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反思
王之涣简介-陕西理工学院分数线
基于“自主互助”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教科书66-69页。
学习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
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习重难点:
1、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面积单位直接计量物体表面或平
面图形的面积。不
过,如果让你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
你会有什么想法?那么,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怎
么解决像测量操场面积这样的一
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家看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
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
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
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
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
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
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
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1
基于“自主互助”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我们来猜一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
样想的?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全班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老师想知道这幅图的面积,你打算怎么做?每人
各自在作业纸上测
量,如果有困难,请小组内相互帮助。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量
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
单位
,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
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想象一下,在这个长方
形中沿着长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着宽呢?这个长方形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米?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
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
什么有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
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
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
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
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
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刚刚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
等时,长方形
就变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长、宽也就分别变成了正方形的什么?想一想,可
以
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 小组合作讨论。
2
基于“自主互助”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
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S=a×a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
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
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
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
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
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
长方形
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从而导入新课,提出问
3
基于“自主互助”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题。教
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时,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
手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发现长方形的计算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舞台,学生交流了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
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发现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最好方法,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
了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
者、参与者。教
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
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
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
空间观念。最后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通过估估、
量量、算算的
方法,并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
用
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主动
获取知识,领悟学
习方法。”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尝试、实践,发现规律,亲身体验了长方
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从
“猜想——实验——发现——应用——创新”
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注重思维的训练,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观。当学生意识到用面积单位直接量较大物体的面积很麻烦时,
我适时提出“有没
有更简便的求面积的方法呢?”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望。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地发现到长方形
面积和长、宽的关系。再根据公式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了学生
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公
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
精神,突出了教学重点。利用课件演示手段,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
生从形象
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很有用,并
重视让学生进行体验,感觉数学就
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使课堂气氛轻松
活泼。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怎样计算篮球场游泳池的面积
,是对学生灵活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