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大全(10篇)

温柔似野鬼°
997次浏览
2020年10月06日 20: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延期付款-学习焦裕禄精神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魏夫人)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大全(10篇)
以下10篇小学语文论文是由为您精心,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
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 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
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 形式学
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正文部分: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填鸭式
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 过程,
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


学实 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
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 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
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
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 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
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 绘性公式:
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 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
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 的兴趣
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
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
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 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
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


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
谁能说出五彩 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
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 自觉、主动。这
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
然。开端引 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
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 如同在
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 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
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 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
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
而能调 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
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 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
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
得 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
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 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
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
等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 同心理,好奇
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
文课每次是作 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
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 内容采取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
有点新东 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
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 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
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
交替 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
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 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
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
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
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 意。讲戏剧未尝不可以演一演;
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有一次,我刚要讲
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
看到大 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
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 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
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
上妙语 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


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 文课。这样即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
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
力集中 ,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
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 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
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
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 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 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 对教育模式的一
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
己发展自已 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
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 建立起把服务祖国
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
学生的主 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


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 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
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 育者
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
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

__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 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
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 习内容
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
学习活动中的一员, 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
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 自己应积极
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
克服种种障碍和 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
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
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


的框框里不敢出来。 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
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 讲,是在做
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
该静的时候控制 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
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 更是一个动手动
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
来、画出来 、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
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 质世界,使之在实
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
见解让学生 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
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可取的。

第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
情感 、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
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 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
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
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
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 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
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
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
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 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
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 /p>


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
发学习热情。竞 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
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 可以暗中选某一
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
班与班、组 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
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次,妙用情感因素,
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学 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
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 发展性教学论》)。因此,
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
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
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第四,教师运用策略,学生实现目标。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
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
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 环境,
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它是促使 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
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 与的学习环
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
种形式的课堂教 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
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 而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
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三、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 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 强
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 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
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教
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
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
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
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
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 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
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 题、
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
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 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
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 鼓劲还不


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
法 。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
的体现。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明人陈献章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 也。凡是学生都善于提问
题,而学习差的同学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对学习不精心,囫囵
吞 枣,即使发问也不愿深入的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当然好问也
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 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
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
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
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 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
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 br>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
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
到新问 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
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 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
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
寻 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
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 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


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 加突出。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展开合作学习。不 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 流一下自己
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
展。对于实践性 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
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 教师要投入到小
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
习的过程中 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
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 设计一题多想,同
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
辨别、交 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 共
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现在列举几种例子:

例一,发现别人,互相学习。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
同学们 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同学们下位子互相参观试卷,
然后写出你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的名 字。由于优势原则被同学们
理解了,发生了可喜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写了优生的名字;学习优


的学生竟写了差生的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
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 互相学习。

例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
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因为学生不仅要
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与 其他组员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
的组。比如同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先解决,解决的方法多,找到 了最
佳解决办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效率。

例三,互改作业,重新认识。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
生的参与性不够。其实我 们应重视动员学生之间作业批改,发挥学生
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 ,要求
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
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 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
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 批改,内容
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
逐步提高批改 要求。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


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
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
学生学习 的质量。

__: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xx年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3, __出版社出版的《 __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汇编》
总主编 刘芳

4,嘉兴市小学教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教学改革与创新》主编
阮望兴、朱建人

5,《人民教师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主编 刘凤梧

1.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
学生心理 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
开这把锁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
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 。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
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 的课堂
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
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 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
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

一、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 阶段,抽象思
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
观、形象、色 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
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

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和兴趣 。每当打出幻灯,播放录相,录音机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


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画面 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
入境。

例如:《桂林山水 》是一篇很优秀的描写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
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学生没有到过桂林,就文章 中的语言
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
如果一放录音相片 ,优美画面展现在面前,再加上录音机深情的配乐,
学生回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真会有“舟 行碧波上,人在
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
点难点,轻 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再如在低年级教学识字时,传统的教学 手段,一般一节课可教6
—8个生字,而利用了电教手段,则可达到12—14个生字,效率提
高了,因为电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课时间缩短,练习时间大增,练习形
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时幻灯出现的象形子的
“象形”,能帮助记忆,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利于他们识记。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
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
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千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
场景很 难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本课的教学任
务,就是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 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紧紧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我用低
沉 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
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 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
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
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
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 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
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 老师
情感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敬,爱戴之情。这六准确地感
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 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
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

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例如:教古诗《幕江吟》,
诗 中描写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 特点,先展示蔚蓝天空,水平
如静,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再画上日落的太


阳,水面一半红一半绿,在荷叶上画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
色兼备的风景图。 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脑海里浮现一幅
美丽的图画,进入了诗人描绘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从而完成了
教学任务,

学生不用死记古诗,硬背诗意及中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
了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可抓关键的情节,故事的梗概,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
激发兴趣。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 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根
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如讲《奴
隶英雄》一课,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剧本,文章情节感人,所以可让
学生表演,加深对 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
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再比如讲《镜泊 湖奇观》时,
让学生“我是导游”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幻灯
上或录相中的 美丽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
课文,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
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
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
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 ,猜
谜语,找朋友,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
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 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
及课外进行,让学生走出 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
际操作呀,观察实物呀,听别人讲解呀,兴趣就更浓了。尤其 在作文
教学中如描写一景物,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
他们自己想象好多了 。再如指导学生写《国旗在我心中》时,如果组
织学生去 __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就会把他们对国旗 的崇敬之情写
出来。如写《参观×××》,带领学生参观一下,经过实地考查,别
人的讲解,就 不难写出这篇作文。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
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 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
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 _ _。我们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


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我们必须激发学 生的兴趣,因为它是
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浅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

摘要:作为奠定语文基础、塑成语文素养的关 键阶段,小学生语
文能力的好坏对其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识字认字能力及
朗读能力 等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普遍存在的若干理由,并藉此提出了优化语文 读写教学的相关策略,
以期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训练 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

读写训练自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也是语文教学阶段的
重要组成。新课改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应走出传统“灌输模式”,要以
学生全 面发展为主旨,以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和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得
以开拓眼界,真正掌握语文学习实质上的策 略与技能。

1 小学语文教学普遍目前状况

1.1学生乏于独立深思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忽略理了课 堂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花费
过多时间来剖析文章,或是为了赶拼教学进度而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
对学生“满堂灌”,使得整堂课下来都是教师独讲、学生盲听,期间
虽有穿插提问,但也没有空出充分 时间让学生仔细深思,显与新课标
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指导理念相悖,同时亦有碍学生学习兴趣的< br>激发,教学质量难有提升。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因教学经验薄浅,从
而难以有效把握课堂秩序,加 之小学生年龄具有好动、注意力难集中
等特性,通常使得教师教学进度突然被迫打乱,教学收效甚微。

1.2教师讲授倚重形式

目前小学语文教 材入选文章多数篇幅较短,所以很多教师都直接
要求学生通读,后再对生词及段意略作提及,至于文章内 容的解读与
蕴含的情感则“一笔带过”。即便是较长的文章,都只作简要概括,
又或是将文章拆 解分成若干小结分述,使得文感顿失,难以激起情感
共鸣,也与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知与分析能力 等语文学科根本
目标背道而驰。

1.3课堂忽略语言训练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就语文学习提出“思想是一方面,表
达思想 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即意味对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


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明 白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一言蔽之,即要
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又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实践
中,部分教师过度倚重对文章段落的拆解,脱离了课程内容和文本语
境,导致阅读教学和语 言表达训练两相脱节,促成了阅读和写作分离
等现象,全然忽视了语言表达方式策略的训练。此情景,可 借用崔峦
先生的话说,就是“得意而忘言”了。

2 优化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策略研究

2.1巧设理由,放飞思维

置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预先精
心设计理由引导学生展开 深思,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灵
活把握理由的深度和广度,再按照课程教材的特点巧妙编排主 理由、
细理由和拓展性理由,以充分激发其想象力,点燃求知欲。此外,巧
妙设疑还能加深学生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从中体现出教育教学
中对话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学等先进的教 学理念。例
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先行发出质疑:“同学们是
否知道‘鸟的天 堂’指的是什么?”“它真的存在吗?在哪里?”“为
什么作者称此为‘鸟的天堂’?”通过一系列的理 由铺设激发出学生
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能够围绕课文内容来积极深思,实现思维的拓展,


从而把握住课文脉络,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有益于学生读写水平的
提升。

2.2创设情境,根植兴趣

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时 ,教师可藉“父母的爱”为题目
创设教学情境,选取表达父母亲恩的诗词与舒缓、感人的音乐相结合,< br>再配以多媒体演示感人插图,以此将学生步步引入学习之中,为其深
度领悟课文主旨完成情感铺垫 ,一面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章,提高阅
读能力;另一面辅助学生情感塑成,为写作积蓄素材。

2.3深究文本,拆解补白

如何准确导读 文章、剖析文字,需要教师对文章深度剖析,探索
文字之间流露的每一“意犹未尽”,籍此引导学生根植 文本,让这一
抹“白”呼之欲出,倘徉于书外,从而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擢升教学实效 。就如新课标向语文教学提出学生应按照学习需求来采
取各种形式搜集资料,充分了解教材文章的写作背 景、文章由来或是
创作意图所在,以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把握住人物情感,激发学习兴
趣,强化 自主学习之余,也深化了文章解读的程度,扩大了语文知识
的存量。


2.4多维诵读,情感共生

诵读的形式不应 拘泥于单一或片面,诸如单人诵读、集体诵读、
分角色诵读都能够推动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 ,组织诵读
的时间也能够自主选择,有如早读时段、课前导读、课堂齐读等。通
过诵读可以增进 对文章情感渗入,能够将文中那份或悲、或喜,或激
扬、或低沉的心声“读”出来,还能够将文中深埋着 的情感尽情地再
现与释放,使语文课堂真正“灵活”起来。

2.5生活写作,写作生活

有了现实生活作为庞大素材基础,教师可让学生 直接将生活见闻、
心得感受写进作品,基于真实之下产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走
出“假” 、“大”、“空”的传统诟病,使学生爱上写作。利用生活
这一每日俱新的“活”源泉,将现实生活并入 写作学习中,引导学生
更多的关心身边事物,定期举办有如“时事小讲台”这类活动让学生
自由 发表看法,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与之深思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
藉此使得学生学会了对生活的观察,继而 为此后的作文写作积累了丰
富的素材与不绝的灵感。

综上所述,小 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读写训练结合、适度,还要注重
学生整体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改 善教学理念、


优化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教学质量的全
面提升。

__

[1]拾景玉.小学 阅读教学中“主理由设计”研究[J].江苏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1).

[2]邹佳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前状况及改善策略[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

[3]中国知识写作网。

低年级识字方法教学心得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
学语 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
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
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 多样
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 系生活实际进行识
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
有很大的 帮助。例如: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
“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 时,我适时引导“在生
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
个说 :“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那个说:“我也
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 。……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
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
帮助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
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我觉 得识字教学也可以联系课文进行
识字。在识记“宽”这个字,学生运用了拆字法,把“宽”拆分为“宀”
“艹”“见”,虽然这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识记方
法过分生硬牵强,也脱离了 汉字的本身含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引
导学生把“宽”所在的此“宽阔”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 词的
意思来理解“宽”这个字,从而记住了“宽”。在识字教学中,把学
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 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
课文来帮助时记,同时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 识字效果
是十分有用的。

二、归类识字


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
都有一定 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
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 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
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的“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
形声 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
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的出结 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
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
‘木’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
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 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要认识
的字中,我把“灯、厅、打”这三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
从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
字都带有‘丁’,带‘火’ 的是‘灯’,带‘厂’的是‘厅’,带‘扌’
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点‘灯’ ,用手才
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
提高识记的效果 ,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
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 形成一定的识字
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三、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 识
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识字的效果也会降低。


因此,在 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 言而喻的。开火车的游戏
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
范 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
通常,在识字一开始,我会运用开火 车的形式,了解一下学生对这些
声字的熟悉程度,这样教学时就可以侧重地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环节,我也会使用开火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
行巩固和及时的补强。在游戏方 法上我也进行了“改良”,一开始,
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火车往这
儿开!”,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单轨火车、双轨火车,还有环城火
车、翻山火车等等。形式多 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
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欢乐 对对
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
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 :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
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 游戏,在
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
乐对对碰,我来 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
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 ‘亻’和‘门’
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
培养了学生 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在识
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 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
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 课程标准》的“实
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
创设丰 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课文中,配合课文内容,我
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在课件中,一只可爱的 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
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在学生正
被 吸引时,我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
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 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
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最好的方法记
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
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 着因为自己的帮助青蛙一步一步的
跳过河,学生脸上的喜悦不喻言表,当我代替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 br>时,班级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
的情绪始终很高,这主要得益 于教学情境的营造。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 识字教学
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
能使学生掌握多样 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


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 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
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三步曲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 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
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 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
学生的“自能”呢?

学生是教 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
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基于以 上认识,根据学生独立
学习获取知识的一般规律,我们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
般指 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分成设疑、解答、
测试三个基本步骤,为阅读教学设计了“ 自我质疑──自我解答──
自我测试”的“三自”教学法。“三自”教学法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和
完成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既以发挥、利用其自学能力
为依靠,又以发展、强化其自学能力 为目的。当然,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也同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自学“入门”介绍必要的知识,对每一个步骤中的自学活动作精心的组织和切实的指导,交给学
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 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
发现不了问题,质疑又从何谈起?发现问题,表明学 生的思维已进入
了课文内容的深层。至于通过阅读、钻研,吸收大量的以语言文字为
载体的知识 信息,则自不待言。一般的教法都要在课堂上讨论解决一
系列课文中的问题,但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的 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
由学生完成,而是为教师所包办。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
际, 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提出的问题却未提出。更
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 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
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
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
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 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
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 __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 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
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阅读课文。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
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 ,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 文字,如


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
于 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
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要求并指 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运用圈点
勾画在课文上做读书笔记,自觉的学习、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主
要是字、词方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有的须摘
录在笔记本上。

2、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 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
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 激励学生
深入地钻进去。与此同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探赜索隐的方法和技
巧,使学生逐步学 会领略课文中常有的“看似寻常最奇崛”,表面平
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的妙趣。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课文 既深且广,可
能使学生疑窦丛生,反而不能一下子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
求教师预料在 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
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 集中“攻坚”,为
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3、表述问题。为了征 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
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 件事,
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花大气力,可以通过
说、写、纠、改等方 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对自我质疑中的“疑”须作三点补充说明:

1.这里的“疑”大多是课文的闪光点,讨论明确之,学生自当受
益不浅。

2.偶然某文章会有“微瑕”之笔,对此一议,辨明是非,亦不无
裨益。

3.这里的“疑”未必是所有学生真有,课文中有些地方特别重要
或特别精彩而可能为某 些学生所觉察,大部分学生却未发现,先觉者
把自己首先领悟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独到发现,就可以用“ 设疑”的
方式“发表”出来,与大家共受裨益。

这三种“疑”的解决既可扩大全体学生知识面,又可使语文学习
生动活泼。

二、自我解答

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 ,共同寻求“自我
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
析、解答 ,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


表达能力,而且还可帮助学生 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
增强他们独立自主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 一个
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
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 。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
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竞互勉、民 主求实的
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
人在发现问题的同 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
所能及的尝试。

因此,一般质疑人自然也是第一解疑人,而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
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 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
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
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
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
谋”,相机诱导。还要当好“裁判”,对讨论的结果要拿出主导意见< br>或作出可供学生参考的结论。有时,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教师还要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提 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的探究中获得
成功的喜悦。

三、自我测试


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学完了,效果如何,需要及时检查,若存在
问题,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补救措施,并调整今后的学习。自我测试就
是在这时进行的,这实际上 是对前面“自我质疑、自我解答”工作的
一个评估。我们在这一评估工作上 __打破了历来考试为教师 所包办
的传统,而采取学生自我测试的方式,题目由学生自己拟,答案由学
生自己做,评分也由 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直接培养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这是“自能”不可缺的一
个方面。

其次,变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作评估的单一功能手段为多功
能手段,即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评 估功能外,还具有巩固和深
化知识、培养迁移能力之功能等。

第三,可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其学习能力
的自信心。

在自我测试中,教师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指导拟题。这一教学行为要通过常识介绍或举例示范,使学生
逐步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定 的训练,使他们能拟出切实可
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试题。



2、组织拟题。组织拟题工作可以这样进行:1.容量大、难度高的
试题的拟设可化整为零,分工到组。 2.教师要对学生的拟题加以选择,
重新组合,必要时做一些修改或补充,以形成一份完整而小型的测试
题,一般适用于五分钟上下的测试。3.有时需要教师订好试题的分值,
以备学生自我评分之用 。

3、组织、指导答题和评估。答题、评估通常采用对照法:教师逐
一公布试题,学生跟着逐一答题,教师随即公布备好的答案和分值,
让学生自我对照打分。其优点是组 织起来井井有条,评估出的结果具
体明确。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也可根据题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如抢答法、论辩法等等,只要不
妨碍学习效果的评估都可。 对学生的答题,教师要及时予以评点。“三
自”教学法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自能”读书,而真正实现学 生的“自
能”,不可寄希望于一日之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反复实践的过程。
必须有一个长远 的规划,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易到
难,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之创新教育“四部曲”

摘要:新课程注重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
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开放教学;质疑;想象;探
究学习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
学过程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发挥语文 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情境,
创造机会,赏识参与,重在实践,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
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人才奠定基础。初中语文作为基
础学科,既承载传统文化,又富有创新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br>主阵地。为此,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更新教学方式。

一、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改 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条条大
路通罗马”,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许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改< br>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都应是第一位的。

开放式教学, 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
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 重学生个性差


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
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

开 放教学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开放,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和
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 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消除学生自卑、胆怯、懒惰和依赖的心理,
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应该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 ,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充分满
足学生的表现欲,灵活、巧妙、适时地用鼓励性的话语或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即使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失之偏颇或偏激,教师也
应该先赞扬他们的创新精神,让 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能够保持积极
的心态继续参加。

教师的思想开放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开放才能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创新总是与自主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自主,学生没有了属于自
己的时间和空间,时时处 处听从教师的吩咐,俨然教师的“傀儡”,
创新也就如大厦失去了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在 探索知
识的方法上对学生持之以“导”,在学生掌握了已学知识和方法的基
础上,再放虎归山, 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扮演“导
演”的角色就够了。



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 故事进行改写。而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
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续写。不过,学生要以写 得灵活多
样、富有新意为目标。在改写、续写训练中.学生不但能初步(版权
声明:本文论文网 在线(.lunwenwang.),所有。)学会对自己已学的
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还能 养成敢于除旧、敢于立新、敢
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

因此,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教师转变观念,践行开放教学,
箭在弦上, __。

二、质疑问难——创新之关键

思维是从疑 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朽名言。北宋
哲学家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 疑。”有疑点,
有问题,才能有思考,也才能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
维、培养自 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贵善疑”,质疑问难
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不 失时机创设氛围创造
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


例如: 教学《陈涉世家》第二段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
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泛,显得 不着边际,不是教材
的重点和内容,笔者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
探讨价 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陈涉为什么要用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来激励其他士卒?”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 有探讨价值,笔者便认真
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
高 质疑问难的质量。

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又使
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和敢问的态度,逐步
形成善问的品质。

三、想象丰富——创新之核心

想象是创新 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无从谈起创新。
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氛围让学
生大胆去想 象,让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
里能够感受生活,能够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 火花。如教学《台阶》
一文后,笔者以《父亲》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满文军的《父
亲 》为蓝本进行填词习作。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
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 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密切相 关。一个人如果只会唯唯诺诺、按
部就班,是形不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 br>该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
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又要善 于挖掘那些具有探索性、解题策略多样
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积极寻找多元化的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 维
中形成创新能力。

四、探究学习——创新之途径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
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 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
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涮查、信息搜集与处 理、表达
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
精神,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一种学习素质 的培养要求,一种学
习方式。它常有一定的专题性质,学习过程不仅重探究性、活动性,
而且重 合作化、个性化,尤其是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培养 思维能力为核心,它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最为提倡
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想把探究性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找准
切人点。一般来说,我们 可从以下几点去切入:

1.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和主题 进行讨论。如
《羚羊木雕》,就可以对父母和“我”观点上的矛盾进行讨论。

2.从横向比较、单元学习的角度探究主题、结构、人物、语言……。
如对于《在山的那 边》和《理想》,在学习时就可以在主题上进行横
向的比较。

3. 多侧面地探究课中人物、人物性格或旨意表达。如《孙权劝学》,
在学习时就可以对孙权的形象进行多侧 面的分析,他在劝吕蒙时一方
面待之以诚、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又保持自己的君主身份,不怒自威。

4.多元地探求课文的结构划分。

5.从 求异的角度探究课文中已成定论的看法。如《伤仲永》,从
作者的观点来看,责任在于方仲永的父亲“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


使学”。而我们可以从求异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自身能动性进 行
讨论。

6.从课文出发进行有创意的读法、学法交流,如《春》。

7.针对课文难 点组织合作讨论学习。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闭门造车就难免孤陋寡闻,因此我们可以以课文的重 难点为基,组织
学生合作讨论,经过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8.从发散的角度探究,发现一篇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
如对于《春》中优美语句的寻读,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9 .从纵深的角度探究,发现一篇课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特
别之处。如《爱莲说》,菊、牡丹和莲在 开头和结尾时的排序是不一
样的,说明作者不仅以莲自况,更意在讽刺爱牡丹之世人。

10.就某一教学要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多样化的探究。

11.就某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沟通了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
探 究性学习。如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同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去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 。



12.从课文内容出发向课外延展.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
信息渠道尝试对文化内涵科学内涵进行探究性阅读。如学习《爱莲说》
后结合综合实 践指导学生对“蓬文化”进行探究。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教学 资源包括课本、教师、学生、教学
环境与教学川具。其中以教本内容为重点。对于教本的处理,教师要< br>富于创新。要把握好主体,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2.学生探究的问 题要恰当。一节课问题不可过多、过泛、过浅、
过深。探究问题的确定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 也可由教师
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 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
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
体,让学生感受、理解知 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
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发展。”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去听 ,去思考,去表现,
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 的原动力。要想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
趣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
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 学习。

1、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 br>玩中学,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学到许多知识
和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组 织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复
习课中我让学生玩“闯关”的游戏:森林之王把森林里的许多动物 都
抓住关了起来,我们要去“营救”他们,在“营救”过程中,学生们
只有闯过一道道难关,才 可以“营救”成功。每一道难关都是他们要


复习的知识点,学生们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的 游戏中复习知识,不需
要教师的提示,孩子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变灌输式学习为
主动 快乐的学习。又如猜字游戏、摘苹果游戏等都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的知识,效果比 死记硬背、机械抄写不知要强
多少倍。

2、让学生在实践中兴趣地 学习。“认识实践,实践深化知识”教
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要求出发 ,
用绘画、唱歌、表演、采访等实践活动来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创编
多种多样的课本剧,尽情 让学生“乐”。如果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
的语言信息创编成多种多样的课本剧,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 轻松的
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打消书面
语言的固有束缚,学 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进
行梳理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我 就采用了表
演的形式,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因为
要表演,学生得 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从而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 果。我在语文教学
中还经常用“采访”的方法。在课文结束前,我让学生介绍自己曾做
过哪件事 获得了成功,对介绍的同学进行采访,访问他们取得成功时
的心情,并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质疑。这样学 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提高,思维应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
炼。



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快乐学习近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把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让学生们“动”起来。

生活中的语文更鲜 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
学习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 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
合中开阔视野,提 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老师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 社会,观察生活,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来丰富生活,并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让
同学们展 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个性特长,使他们在自我展
示中,真正“动”起来。例如:

1、 动手画。

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动 手画一画,不仅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
形象思 维和创新能力。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在学生读懂了课
文内容后,让学生动手画图,学生就能更深 入地体会到丹顶鹤的美丽,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动手做。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 学
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支收
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认识 他们,了解他们的形状、颜色等,然后把自
己喜欢的树叶贴在纸上,写上名称或者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描 写树叶
的词语或句子。或者用树叶镶一幅画,再给画取个好听的名字,给画
加上文字说明等,然 后展出、评比。这既是一幅由学生亲自创作的艺
术,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学句,积累语言, 发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让学生亲手做一做,亲身体验一下,有助于
学生直观地理解 课文内容。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乌鸦喝到水的过程,然后自己动 手做一做小实验,
通过动手明白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课文学完了,课文理解也落到实
处。

因为学生喜欢活动,特别是到野外去观光、体验,更让学生心情
愉悦。 通过这些活动,也实现了学生情感体验,把语文学习变成了学
生情感需求。这样,学生心中涌动的是努力 后的快乐和自信。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笑”起来。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改明确指出:要建立促
进学生素 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他
们的特长,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全面 、健康发展。这就要求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欣赏的眼看待每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寻找学
生 的优点,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
肯定和赞扬。可以以激励性的语言、动 作、多样的激励标志、有趣的
图案、有意义的奖赏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产生兴趣,增强
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正如心
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 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 br>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极大兴
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 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
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语言激励。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的自制力差,
上课做小动作是常有 的事,如果老师批评他,其他同学会不以为然,
甚至有的同学会因此而分散了注意力,而教师如果以表扬 某个同学来
提醒那个同学,其他同学会做得更好,这就是语言激励的作用。

2、体态激励。在人的信息交流中,体态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低年级的学生把教师 视为权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我们不难从学生的言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 以,当学生


有了点滴进步,教师不妨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竖起的拇指,
一个赞许的眼神,你会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远远大于你的严厉
批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体态语 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无时
无刻不在关心着他,鼓励着他,这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3、批语激励。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努力使作业的批阅成为师
生情 感联系的桥粱,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
条有效途径,如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我 时常给学生加上一句工整且
带有激励性的批语,如:“你的字进步可真大!”“老师相信你会比
这一次写得更好!”……这样一来,孩子们的作业就会一次比一次认
真,那些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 误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作
业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在自己的 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把课内与
课外有机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 和
谐、愉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
的机会,让他们对语文学 习充满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
量。

话说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 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现代教
学形式、图文并茂和逼真的情景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 置身
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大大地提高了课堂
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改 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
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多媒体实践教学经验来浅析多媒体在 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
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的精妙在于体现课堂教学的“活”。
好的课堂教学能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 情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兴趣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它比智力技能
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特别是 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好奇心、易动、
乐于参与的特点。因此,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 件,
是把电、光、形、声等多种媒体巧妙的组合起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
样而且功能各异的感性 材料。比如: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
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让学生
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多媒体还可以在相
当程度上不受时间 、空间、微观、宏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


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 化,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不
再是一种枯燥和乏味的学习了。

如: 当教师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
方式,凭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书、 一张嘴说或板书“桂林
山水”如何好、如何的甲天下,说起来就算是夸夸其谈,其实,对学
生来 说,那简直就是“空中楼角”“雾里看花”,学生不但不感兴趣,
而且还不能理解,又怎样谈学习兴趣和 教学效率呢?如果教师们结合
多媒体教学,在讲授新课时,边讲授课,边给学生展示“桂林山水”
的山、水风光,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慢慢地欣赏桂林山水的画面,
并通过画面来了解桂林山的特点, 奇、秀、险。漓江水的特点,静、
清、绿。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舟行< br>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 习,加深课堂记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
的一种空洞无物的学习难度。

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 ,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
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 力,使学生显
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景阳冈》一课,课文第
9自然段中有 这样三句话:“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


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
爪搭在地下,把腰一掀”“接着把铁棒似的尾巴倒竖起来一剪”这三< br>个动作。有经验的教师就会要求学生按照定向思维来分析,并让几个
学生反复表演,老虎“一扑、 一掀、一剪”和武松“一闪、一闪、又
一闪”的那种惊险场面,大胆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
在学生表演完后, 教师再采用多媒体把先制好的幻灯片用投影的方
式,让学生观看武松打虎 的具体过程,并体会其惊险的场面,通过看
投影后,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想象和武松打虎的动作联系在一起 进行思
考问题,并与自己的思维做对比,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
感觉,自然学生的思 维就得到培养。因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无穷无尽
的。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
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这种思维会不断的扩散,给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
创造性的种子, 这就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

三、多媒体能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体验和理解。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使 学生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情绪,因为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只注重讲解,逐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学生不能真
正的体会到我国古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更不能让学生体验古
诗词的魅力,这样给学生学 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如果在古诗词教
学中教师合理应用多媒体,就能引导学生闯过难关,收到意想不 到的


教学效果。古诗词学习很讲究意境及其韵味,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着眼
点是创 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真切的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例如:教学《 长征》一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
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
式,先介绍《 长征》的历史背景,然后再帮助学生一句一句地理解,
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多,因为《长征》的历史 背景比较复杂,(如:
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时间的阶段性,地点的变化等)他们只是死记硬
背掌 握一点点知识,并不能活学活用,再说,作为乡村的孩子信息闭
塞,对历史了解甚少,就更难掌握一个情 节复杂的历史背景。但有经
验的教师就会采用多媒体上课,他们把《长征》的历史背景制成幻灯
片,(特别要注意《长征》经过的路线图等),在授课之前,把幻灯
片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看,然后教师 再作讲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
境的感觉。又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也可以把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这种革命气势用投影的方式让
学生观看,学生借助于幻灯片慢 慢地理解当时的情景并掌握其诗句的
意义,最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更好
地体会红军当时的处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了,
而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 句的意思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课堂 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传统的
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等问 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有的甚至产生
厌学 的情绪。其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很多的,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如:改变教学手段。使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让课堂教
学更深动、更形象、更具体地突破重难点。如:就拿《长征》一课来
说吧!如果不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学生很难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的这种革命气势 ,也不能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这种胜利的喜悦心情。又何谈突破重难点呢?< br>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更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
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 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
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
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 用,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更大的提高 教学效
果。因此我们语文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探索、
不断更新,让它在我 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



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
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重要标志,可是每当提到写作文时,学生
就感到无从下手,不住的抓 耳挠腮。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
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无从下笔。面对这种情形 ,我反
复思考,阅读大量的作文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悟到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生活离不
开语言,文章更离不开语言,正因为如 此,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
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现实生活。可是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的质量如何,
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 和写作水平。

首先是字、词、句的积累。我有个这样一段的经历,曾记得在 我
读四年级的时候,我一听说要写作文,脑子就翁翁地响,害怕得发抖,
甚至产生一种逃学的情 绪。可后来,我的语文老师找我谈话,他问我,
是不是觉非常难写,我回答说;我总觉得无话可说,什么 东西都写不
出来,这时的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不难,
难的是怕你没有 恒心,你要学会怎样使用字、词、句。



例如。(1)今天赶 集的人真多。(2)花店里摆许多鲜花。这两
句话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呢?比较(1)今 天赶集的
真是络绎不绝。(2)花店里摆着五颜绿色的鲜花。同学:你看,络
绎不绝和五颜绿色 。是不是用得恰如其分呢?你想试一试吗?记住,
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你要理解这样一句话:“ 滴水穿石非一
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
多记忆、多 积累,多思考、多练笔,我相信你在有一天一定能成为写
作的强者。

二、利用学生的慧眼来观察,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素材

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 内容宝库的金钥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 学生
热爱大自然,融入社会,投入生活,把自己的激情融入我们的实际生
活之中,才能产生真挚 的感受。即就是要求:学生要留心观察实际生
活,留心体验实际生活,留心积累实际生活中的素材……。 但观察也
很有讲究,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可写出轮廓;细致观察,能写得
充实具体。观察可 有很多角度,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其结果也不一样。
借李白之言,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是还要
注意:观察还要和思维想象结合起来,写出来的内容才会生动逼真。


如:我们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一p21 习作:
就有这样一幅画,题目是《假文盲》,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认真观察,
仔细思考。

当我在讲这幅画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
画,然 后各自写出一篇文章。可是许多同学拿起笔却无从落笔,即使
有人动笔写,也是胡乱地猜想。此时,我对 同学们说:你们要一步一
步地认真观察,首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得到什么启发?有的说:
我 观察到了几个青年男子正在上车,有的说:我观察到了一个妇女抱
着一个婴儿站在另一边,有的说:我观 察到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
等。这个时候我又对同学们说:你们是粗略地观察,得到的是轮廓,再仔细地观察,大胆地猜想,这时有个同学大声地说:“母子上车处”
为什么是几个青年男子在上车 呢?此时我马上打断他的话说:对,同
学,你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线索,再大胆一点展开想像力,文章就在 里
面。这个办法可真行,接着一个同学就开门见山地说:那几个青年男
子不是抢了那个抱婴儿的 妇女的上车道吗?你们看,他们假装不认识
字,还装着非常镇静、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是吗?此时, 全班同
学都恍然大悟,啊!确实是这样的,这难道不让我们发人深思吗?这
些人的道德在哪里去 了,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这种道德败坏
的事情的人却屡见不鲜,如:假商品,假钞……。同学们 :让我们携
起手来,全力以赴地进行打假活动。让这些道德品质败坏的无处藏身。
同学们,文章 的内容出来没有?大家都说:出来了,我们都知道这篇


文章要从“假”字和“道德”二字 入手,现在就只是要我们自己去进
行语句的了。

三、重视课内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 的阅读习惯就不能为写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写作是阅读学
习的延伸,缺少写作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扩大 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
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所以,小学阶段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
兴趣上,引领他们从此以后,“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育人”的
好习惯。因为文章通过靠语言和辞章表现出来的,而写作文时,不能
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
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 过程。古训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其中就道出一个深刻道理。然而:读书笔记则 是学
生的练笔过程和思维过程、它能积累阅读中的精彩片段、词句、名言
名句……。这样在你写 文章时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否则,就算
你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话语。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和作文的评比。


作文批 改是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但这一点却常被大
家忽略。人们都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工作, 小学生懂什么,先学
会写,将作文写通顺。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不能判断自己作
文的优 缺点,又如何的进步,如何的提高呢?又有哪一个学生会认真
去看老师的评语呢?在现行教材中,学生从 课本上找不到批改的方法
和批改的格式,即使是广大教师也各有千秋。

⑴、作文的评语要有要有人情味,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⑵、要找到 学生写作的闪光点,多鼓励,
少打击。无论是哪一篇作文,在文中总会有一两处用得好的词句,甚
至更多。在每次改作文中,尽量把学生一些用得好的词句圈划出来,
注上批语;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 ,我们只给它们做上小小的记号,
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的字写出来。⑶、学生相互批改。在此过程中,要< br>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换作
品,安排学生同桌互改、优生 互改、学困生互改、优差互改……。因
为小学生都爱挑别人的刺,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多 多
的展现自我,从中得到更深刻的启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微课在小学语文修辞教学中的运用浅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中,“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部分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


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
好地识字、写字、阅 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
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 运用,围绕
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多年来,
众多小学语文 教师对以上建议感到困惑,具体到教学中难以把握。本
文想就这一问题,结合当下“微课“的运用,抛砖 引玉,看能否另辟
蹊径,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点有价值参考。

一、小学修辞教学中面临的尴尬

《建议》既要“指导和点拨”又不能“系统 、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这一看似矛盾的建议,实际上是基于小学学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发展
规 律而定的,完全符合教育规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
多一线教师对课标的以上建议没能正确 理解,甚至出现了极端的两种
修辞教法:一是“遇到才讲,蜻蜓点水”不敢越雷池半步;另一类是
“强化概念,系统训练”。。第一种做法,看似遵守课标要求,实则
是忽视了必要的点拨,使学生似懂 非懂;第二种做法虽然重视了知识
的巩固学习,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知识的系统学习要求,< br>往往事倍功半。

那么,在小学阶段,究竟 __有效的解决这一“既 要学又无需精”
的矛盾呢?近年来,笔者在“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中,

逐步发现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经验,以期能供一线教师参
考。

二、微课在修辞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 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目 前,
微课在教学中多被运用于“翻转课堂”,无论是家校翻还是课内翻,
都体现了当今学习方式 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其次,
由于微课是以一种流媒体形式存在的,且小而精,一节五 六分钟的视
频只说一个问题,完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第三,作为一种流媒体
的存在,它还可 以随时随地的看——预习、复习、补缺均无不可。小
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修辞教学的难题,借助微课的形 式,一定会事半
功倍。

三、 制作小学修辞教学微课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微课制作的具体技术,本文不再赘述。结合个人经验,仅对
制作小学修辞教学微课提几点注意事项:

1、不能拔高要求。修辞教学微课一定是针对某一类修辞或针对某
一类 修辞教学中的一个点而设置的,其面对的学习者要有明确的指向


(年级段)。不能超出学 生的认知水平,更不宜进行所谓系统讲授。
如“认识比喻”,只要学生能基本辨识比喻句就行,其句式联 系也仅
限于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来比喻什么就可以了。不必
解释本体、喻体,明 喻、暗喻之类知识。

2、要科学梳理小学语文教学所涉及到的修辞学习要点 。要认真研
究教材,针对不同学段出现的修辞格加以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寻找
准确教学要点。 尽量以例讲解,举例最好能从课文中选取。如进行对
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的教学, 在微课制作前,首
先要明确只要让学生知道对偶就是对对子就行。视频录制时可采用手
写板(易 划分、擦除),也可以运用文本框(便于拖拽),最后让学
生体会到所谓对偶就是上下两个句子,字词一 一对应(两个——一行,
黄鹂——白鹭,鸣——上,晴天——翠柳)就可以。

3、要以生为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
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 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微课的学习一般要体现一
对一的形式,尤其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讲解。除了课前预习 的功能,
还要兼顾那些在课堂未能掌握(包括因请假未学习)的学生。微课虽
然时间很短(尽量 控制在5——7分钟),但“导入,讲练,小结”
环节也是缺一不可的。这里更要将重点放在“讲练”环 节,“导入”
要简洁,一句即可。如“同学你好,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比喻句”。
小结要依据 微课内容而设,或归纳要点或鼓励练习。“讲练”环节为


微课重点,微课不仅仅是传授知 识的小视频,也要充分利用视频播放
器的“暂停”功能,给学生提供不同时长(由学习者自己控制)的参
与活动。

4、要创造性的创设不同年龄段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微课之
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风靡全球,得到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喜爱,其重
要原因之一便是它 的形式多样,更具人性化。因此,我们在制作修辞
教学微课时,也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在 制作《分辨设
问句和反问句》的微课时,如果设定的学习者是三年级的小学生,那
么借用他们都 熟悉的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童话来进行教学,一定会
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下面,笔者将我校教师制作的 《分辨设问句和反
问句》设计内容简要介绍一下。首先,我们将《小蝌蚪找妈妈》动画
片进行了 剪辑,抹去原配音和字幕,将原文中的个别句子和对话进行
了修改。如,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 食,就迎上去,问:“鲤
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疑问)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
有 四条腿,宽嘴巴。你们瞧,我怎么会是你们的妈妈呢?”(反问,
原句是:“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 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再如,乌龟笑着说:“孩子们,不知道你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吗?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设问)通过以上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反问句是只问不 答(无需答),而设问句是自问自答。


以上,是笔者近两年 来对微课如何有效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的
一点思考和尝试。同任何现代技术一样,微课也绝不可能包治 百病,
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形式。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
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对于微课,我们还有许多,但至少如果运用恰当,
它确实能助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方便的满足学生 和老师自主学
习的兴趣。

__: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芬兰语言-入党心得


爱国影片观后感-党务工作总结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信阳考试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山西省人才考试网


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兵团人事考试网


演讲技巧-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踢毽子作文-法制报告会心得体会


以开端为题的作文-单位收入证明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