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辽宁高考状元-寒假作业答案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
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
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
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目标解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课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
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
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
手中有什么礼物?
1
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
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
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
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
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
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
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
出示问题。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引导审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
这个问题的过程。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全班交流。
2
预设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2: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3: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数 学 语 文
品德与生活
小 红 × √ ×
小 丽
× × √
小 刚 √ × ×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
(四)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
文书”开始?(
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
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
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
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
分析,
最终推导出结论。)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
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
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
。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
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