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六上丁香结(教案)

玛丽莲梦兔
661次浏览
2020年10月07日 22: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注会机考-收件箱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陶焘)



2 丁香结

1.会写“缀、幽、雅”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9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 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
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重难点
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1.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11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的书写按结 构进
行归类,在写“缀、雅、拙、糊、襟、恍”这6个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窄右宽;“案、
薄、蕾、怨”这4个上下结构的字中,要注意“薄”字笔画较多;强调半包围结构“幽”
字的笔顺。
2.阅读理解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幅
丁香图,唯美有深意。学生通过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借景抒情
的手法,深切地感受到丁香花的美,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3.表达运用
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丁香花的美,体会了作者的感受。此时,老师挖掘读写结 合点,
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预习提纲
(1)搜集宗璞的相关介绍和作品。
(2)搜集有关文学作品中赋予花草树木某种品格的材料等。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课件出示: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列举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如落花生、白杨等 ),
为本课的学习预埋伏笔;通过看丁香花,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看似无心,实
则 有意。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缀 幽 雅 案 拙 薄 糊 蕾 襟 恍 怨



(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
课件出示: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提示:这个词 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1)学生初读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
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
提到了“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
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的第1~3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4~6自然段写
的是丁香 结。前3个自然段“赏花”,后3个自然段“悟花”。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巧妙地用 问题导向,让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
路。言简意赅,单刀直入。学生通过找写“ 丁香结”的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水到渠成地
理清课文脉络。
三、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悟丁香花的特点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街旁的丁香花②城外校园的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可结合课本练习“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进行讲解。
4.赏析描写优美的语句。



课件出示:
最好的是图书 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
紫的朦胧。
最好的是 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紫
的丁香花都好看。

学生对比读,了解表达上的不同;把描写丁香的词语做上记号,谈谈表达效果,并试
着读出这种 效果。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作者描写的角度,在读中懂得能从所读到的内容想 开去,想象画
面,读懂画意,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老师带领学生准确解读,帮< br>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写丁香花的部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2.联系自身 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
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 语言。

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1.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2.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出示: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 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
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 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二、朗读课文,感悟丁香结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可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 课件出示:

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
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
课件出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结合“阅读链接”, 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闺
怨、愁思的诗境中。思考:文章引用诗句 的作用?
课件出示: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3)朗读,理 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
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 怨。丁香一般开在暮春时节,诗人面对美丽易谢的丁香,
便易伤春,说丁香是愁思,而丁香花的花苞便 成了诗人眼中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以



“丁香结”喻愁思固结不解是一 种惯常用法,而本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认为:“结,是
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体现了作者超
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结合实际,感悟人生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 问题也是解不完
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这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结
合自身经历,自然能读懂作者,读懂作品,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回顾写法,学表达
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设计意图】
读写 结合。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此时学生领略了作者写作的精髓,心
中的情感喷薄欲出,抓住 身边的事物引起“我对人生的思考”这个读写结合点,表达训练
就水到渠成了。



1.出示图片,初识丁香。丁香花常见又普通,开课之初,出示丁香花的图片,让学生
对丁香花有所了解,让学生知道丁香花的特点,为后文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2.找出描写 ,再识丁香。老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
子,并提取四幅丁香图。这一环 节,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作者描写的角度。通过画面理清
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消除学生 的阅读障碍。
3.结合实际,再谈丁香。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在入情入境的与文本对话后,让学生结< br>合实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谈丁香。学生自然能读懂作者,读懂作品,领会写作意
图,从而 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晋中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英雄人物读后感


我的新同学-高中政治教案


地狱的第十九层-世界大学排名2014排行


山东大学专业排名-关怀短信


入伏时间-中考零分作文


做自己的主人-普通话推广周


委托书的写法-阅兵观后感


仓木麻衣图片-期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