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温柔似野鬼°
566次浏览
2020年10月08日 02: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前注意事项-安全责任书范本

2020年10月8日发(作者:柯有伦)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
部分
教材继 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
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 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
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 故事、科技
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使这 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 5篇课文组
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
其中 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
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 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 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
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 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
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 语文”“展示台”“成
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
“展示台”安排在进行 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
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 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 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
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 的字,
“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
与“读读记 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第 1 页 共 1 页


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
课 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2、教材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
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 三个
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
目标的依.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 拓宽,除了
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
动物” 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
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
园地的各项内容也 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
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 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
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 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
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的
“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
后,以吐泡 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
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
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 地”中设置了“我
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
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 文
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

第 2 页 共 2 页


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 ,加深对语
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
结合课 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
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 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
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 内外语文学习的
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
用 语文.
3、学习目标:
1、在识字、写字方面,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 认2400字,
会写1800字。
2、在阅读方面,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 读,体现了课程
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
加 强了默读的训练。课程标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学习默读”,中年段要求“初
步学会默读”
3、 关于阅读理解与积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
要是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 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
词语”,到中年段,则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课程标准对中 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
文章大意”。为此,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 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
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5、再从习作来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
趣,使学生乐于书面 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
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 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
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 这
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第 3 页 共 3 页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5、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 ,都安
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而且课文中 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
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 ,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
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 用已有的独
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 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
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 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
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
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 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
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1.练习朗读和默读。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第 4 页 共 4 页


3.领悟表达的方法。
4.积累语言。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教材 中在提出这类口语交际的话
题前,都有几句激趣的话,大多是由课文的学习引导到交流的话题,如“语文
园地四”的口语交际:“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
在作家笔下,一个 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想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吧?那
就来试试。”教师要把这几句话转化为更有感 染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交流的欲
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其他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来激趣。
二是要让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中提
到“要讲清楚景观的奇 特之处”;“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中还提出,“可
以边画边说,边做边说,边演示边说,把自己的奇 思妙想讲清楚。”要引导学
生注意教材中的这个要求,想清楚了再说,把话说清楚。
三是要在 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交流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个挨着说
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 中使交流逐步深入。“语文园地一”
和“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都提到听的同学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还可以
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语文园地四”则提出:“想说同一种动物的
同学组成 一组,分别说说这种动物的特点,然后各组推出代表在班上汇报,看
看哪一组介绍得最好。”这些提示, 强调了在交流中的双向互动,也提供了一
些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的方法。老师可以参考这些提示 ,来设计、安
排具体的教学过程。
四、习作教材与教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 ,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
“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次习作, 有四次与口语交
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习作,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 5 页 共 5 页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 八次习作,应切
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
生 经常练笔。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笔和写日记,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
经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 中的安排毕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师们在用好教材
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的多写多练提供更多的机 会。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与教学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
例如“成长的故事”这个综合 性学习,教材中是这样布置的:“读了周恩
来总理小时候的故事,你一定深有感触。让我们来回忆自己成 长的经历,并通
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 ‘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伟人、
名人的成长故事,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小伙伴的成长故事。然后用讲故事、
写作文、编短剧、办手抄 报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先让学生把任务、要
求,方法弄明白,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活动计划;了解谁的成长
故事,用什么方法了解,怎样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 br>形式开展活动。
2.平时多加关心,并结合课文的学习适时引导、提示。
学生自行开 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
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并 结合有些课文的学习,对综合性实
践活动加以具体引导。如,中外童话单元,在《幸福是什么》一课后有 个泡泡:
“我想和几个同学合作,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也有
个泡泡: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来接着编下去„„”这
些,就是在引导学生演童话、编童话 ,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以演别的童话,
编别的童话,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能比较广泛地开展起来, 也为后面的交流
展示作了铺垫,作了准备。

第 6 页 共 6 页


3.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
提到的还只是举出几个例子,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一定还会有 更多
的创造,例如,“成长的故事”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可能还会有采访的录
音,拍的照片 等。教师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而纪 律并不涣散,这是难得的良好的学习习
惯。但上一学期由于教学侧重点偏向到应试教育,过于看重成绩,
学生的学习兴趣略有所下降。由于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积极主动
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 重要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应调整教学
理念,为孩子终身发展做好铺垫。
本班学生喜欢阅读,这 和长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分不
开的,但是缺乏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
本学期应多组织一些读书交流活动。
由于教学经验以及自身阅历的不足和梳浅,感觉本班学生 的书
面表达能力还是有待提高。本学期应继续加强习作的指导,指导学
生善于发现大千世界的素 材,并能用自己的笔尽量具体的表达自己
的所感所思。当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及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 不
可缺少。


1. 观 潮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
课文分段。

第 7 页 共 7 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
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
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 全长
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
沿海的一条 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
括吗?(„„ )说 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
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 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
听?
课文中 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
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 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 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
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 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
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 潮的形成”、
“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
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â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第 8 页 共 8 页

本科专业目录-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余秋雨散文集


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自考自我鉴定


优秀员工-江苏理工学院分数线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年会节目策划


歌唱祖国曲谱-3分钟英语演讲稿


常德文理学院-山东省财政信息网


gdp是什么-工地测量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