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余年寄山水
791次浏览
2020年10月08日 03: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十一月有什么节日-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2020年10月8日发(作者:齐文俭)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

作者:蒋凌龙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1期

摘 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学习可以说是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不仅考查了语
文学习的基础知 识,更是考查了综合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
文,乃至是高中语文等学习的 重要考查板块。故而从小就抓紧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
习惯和阅读技巧十分必要。从如何结合小 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的角度来简单谈一谈。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阅读整合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对于阅读条目的要求是: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要达到145
万字。这个阅读量在小学阶段应该来说是比 较大的,因此如何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如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 惯,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并研究的问
题。那么,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呢?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阅 读的学习中受益呢?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无论是课 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阅读始终都是一个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结合过程,尤其
是学生自悟这个阶段还占 据主导地位。因此,保证阅读质量,提升阅读效率的根本要求就在
于:要培育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学期初或者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可以首先着手培养一些简单的阅读习惯。比如说,在 阅
读时间里进行个人比赛,看一看在阅读的时候,哪位学生的姿势最端正,哪位学生的阅读习惯
最好。这样的小竞赛能够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姿势,保护学生。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
的阅读材料 读出声,比一比看看谁朗读得最流利,不缺字漏字,甚至是还赋予感情?这样的方
式能够让学生根据不同 的材料掌握文字的意群,并且更利于学生体会文章当中蕴藏的情感。这
个过程在实际操作的阶段可能会非 常长,这不仅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更因为阅
读习惯的养成本身就非常困难。但是身为教师 的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引导学生一直坚持
下去。只要教师能够坚持下去,让学生在良好阅读习惯的 指引下进行阅读,就一定会取得非常
显著的成效。
而涉及高年级,语文教师 就应当适当加大阅读的难度。在进行课内的阅读篇目教学的时
候,教师就可以采取目标引导式,给学生先 出示一些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教学目标
自主进行阅读理解,将自己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提出来。 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不仅要说明这些
目标问题的答案,还要让学生自主分享自己找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 的问题,利用集体讨论的形
式解决困难。与此同时,高年级学生应当大量涉足课外的读物,充实自己的语 文思维。这就要
求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摘抄和记诵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结合课内外阅读 ,为
学生的语文学习锦上添花。

励志诗歌朗诵稿-拒绝平庸作文


钱是万恶之源-反腐心得


回顾党的历史-师德工作总结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高贵的施舍读后感


安徽二级建造师报名-简单的道理


该死的英文-协议格式


2011年高考分数-关于劳动的古诗


福布斯排行-护照照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