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弟子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人事助理的工作内容-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将《弟子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张碧凤
来源:《教师·上》2017年第03期
“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弟子规》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与许多传
统经典相比,
《弟子规》没有蕴藏那样深奥的哲理,它将学会做人放在了第一位,从最基础的
行为规范养成入手,用最
通俗的语言来表述,读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
然可以用来作为教材并引为自豪的原
因。作为国学经典传承的一脉,《弟子规》重视人文素质
的培养,与语文教材的要求是一致的,且具有实
践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如何让《弟子规》真
实有效地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不揣浅陋,杂谈如下。
一、将《弟子规》融入生字教学
从识字教学的角度看,《
弟子规》有三个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字不重复,大大提高
了识字效率;二是把生字放在有意义的语
境中,做到了学字、学句、学知三者兼顾;三是音韵
定位、节奏分明,韵语是一种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在
教学“传”这一生字过程中,许多学生能轻
松地掌握“亻”部首与“专”字。可是,“专”也是一个生字
词,为何学生会认识这个字呢?原来,
“教之道,贵以专”早就烂熟于心,看到“传”字自然也就会很容
易联想到“专”字,并知晓其义。
可见,通过熟读《弟子规》,对字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再稍加训读,学
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的
“自动识字”能力便会凸现出来。
二、将《弟子规》融入阅读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将《弟子规》中的礼仪要
求与课文知识点进行“融合”呢?首
先,利用《弟子现》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穿插《弟子规》中的小
故事,通过故事引路,适
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据文辨义,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其次
,教师要淡化
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中的经典词句,体会其中的思想美、情
感
美、语言美。让学生从内心本能上感受到知识的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积极性,进一步
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孔融让梨》一文的教
学片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引导学生通过三
次读句,并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进行拓展教
学。一读“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的句子,穿插
引入“兄道友”的传统小故事;二读“我应该把大的留给
小弟弟吃”的句子时,适时播放“弟道恭”
的动漫小故事。三读孔融父母感慨地夸奖孔融“好孩子”的句
子,穿插引入《弟子规》中的“兄
弟睦,孝在中”的课本剧。以故事为载体,在故事中晓义。这样,语文
不再是教“教科书”,语
文课堂也不会仅局限于“小语文”,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
课堂”。
三、将《弟子规》融入习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