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

温柔似野鬼°
996次浏览
2020年10月08日 07: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秋节对联-证券投资分析重点

2020年10月8日发(作者:费以群)



25 黄鹤楼送别

教学目标:能联系课文说说《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意思;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
体悟浓浓的“情”。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人物间的深厚情谊。
播放、欣赏《送别》
一、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多情自古伤离别,再读。谁送谁?
(板书)这是两个在唐诗的天空里熠熠生辉的名字。地点?暮春三月,李白在
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望着孟 浩然远去的船只,望着一江春水,李白随即吟出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初步感知诗
1.指名读
2.齐读。
3.这首诗什么意思呢?让我们 轻轻打开书,课文它文中包诗,能帮助我们读懂
这首名诗。请你在文中找出与古诗意思相对应的句子,用 波浪线划出来。指读。
4.理解有关字、词语。(图说明“西、下”)
5.过渡:同学们已 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但要想真正读懂这首诗,还得走近
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情怀。那这首诗中又 包含着怎样的情,包含着多少情。
三、体悟情。
(一)藏
1.快速浏览课文,看 看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他们分别时的心情?找到一个词,
最能表达他们分别时心情的词语。(板书:依 依惜别)学习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
眼睛
2. “依依惜别” 就是说他们(难舍难分,谁也不 愿意离开谁)?词也是有感情
的,谁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词的意思。
3.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份依依惜别的情意吧。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幻灯)
4.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个词耐人寻味,藏什么?怎么藏?
为什么藏?一个“藏”字包含 了多么深厚的情意啊,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
却有情。谁来读出这一份情意?



齐读: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读出这份不舍,读出这份离情?
(二)话别
1.过渡: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出示:李白的话(指名读)
2.离别之言,情真意切。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从李白的 话中你读出了
哪些情感?用心触摸每个字、词,细细品味,请在你有所体会的词下面点上着
重号 。(生自由读)
交流:敬仰
1)你从哪儿读出了敬仰?
A六个您、 孟夫子(道德高尚的人)
B “兄长、老师”: (幻灯)是的,孟浩然比李白年长12岁,在送别这 天的5
年之前,也就是公元725年,李白乘船来到襄阳,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
浩然。孟 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并留他住了10多日,热情款待,两人一起
饮酒吟诗,游山玩水,结下了深厚 的情谊。因此在李白的心中,孟浩然就是他
的——兄长!就是他的——
谁来读李白的话,读出李白对孟浩然“兄长、老师”这份尊敬仰慕。
2)李白敬仰孟浩然的什么?
A(诗篇——)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写了不 少好诗,其中
有一首,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吟诵,《春晓》,谁来
背 一背?
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诗还有很多,诗圣杜甫称赞他的作品——出示:清诗句
句尽堪传。就 是说孟浩然的诗清新优美,每一句都可以千古流传。所以李白说,
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B(人品——)李白不仅敬仰孟浩然的诗篇,还敬仰他的——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赞美孟浩然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出示:赠孟浩然)。
自由读一读,结合注释,想一想,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人品?
其实,李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风 流潇洒,不羡权贵?因此,他们不仅是朋
友,用王勃诗里的一个词,他们更是一对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 ——知己!
现在,你就是李白,面对着即将离你而去的兄长、老师、知己,真诚地表
白出你的敬仰之情吧。
不舍:



我们从李白的话中除了读出他对孟浩然深深的敬仰,还能读出什么?
两位都是寄情山水,四处 游历之人,在交通落后通讯又不发达的古代,这一别
也许意味着——是啊,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 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面啊!谁再来读一读李白说的最后一句话。
现在我们来看看李白的这 杯酒里,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一切的
一切,都在这酒中。同学们,轻轻地站起来,举起你的酒 杯,(动作指导:一只
手不够尊敬,举起)面对着你深深敬仰的兄长、老师、知己,你会饱含深情地说——(生举杯齐读)
3.孟浩然的话。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师诵 。请坐。(出示:王勃说得好,)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什么意思?引用这句诗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在 安慰李
白)孟浩然又何尝忍心与好友分别。但作为兄长,此时更多的是在——生:安
慰李白。
你就是孟浩然,你来宽慰一下你的兄弟。
除了读出安慰,还读出什么?
理解“永世不绝”, “永世不绝”既是说长江之水永不断绝,更是说——生
生世世永不断绝, 千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的课堂里,这份友情依然熠熠生辉,
感人至深。能读好吗?试一试。
好 一个“永世不绝”!同学们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心里,也成了他们的知己,
现在这边的同学,你们就是李白 ,这边的同学,你们就是孟浩然,让我们再一
次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感受这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吧!( 配乐齐诵)
(三)送别
1.师诵第四自然段,感受送别场面。
2.你又从哪里感 受到诗人的深情?可以抓住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
(凝视、依然伫立、只见)
3. 此时此刻,李白凝视着孟浩然远去的船只,凝视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
天边,心里会有哪些话要对你 的好友倾诉呢?
4.出示:李白望着好友的船渐渐离去,心里默默地对孟浩然说———
5.交流:让我们一起听听诗人的心声——
6.滔滔江水,载走了友人,也带走了李白满腔的 思念。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
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学到 这



儿,对于这首诗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7.孤帆什么意思?就一只 船?古时候的长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江面那么宽广,
难道只有孟浩然乘坐的这一只“孤帆”吗? 8.是啊,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一个“孤”字就像整首诗的眼睛,
传达了诗人对好友 的一片深情。谁再来读这首诗?
9.滚滚长江东逝水,黄鹤楼现已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 送别,留
下了一段千古绝唱,吸引着无数游人登楼远眺,浮想联翩。如果你有机会到黄
鹤楼上去 ,面对着浩荡的江水,飞翔的沙鸥,那一刻,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
起两个人——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一首诗——(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道——(去掉文字,生面对长 江画面深情吟诵)
10.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还被著名词作家陈小奇改写成了一首歌曲《烟花三月》,极好地诠释了这首诗的意境,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五、作业
1.积累送别诗,改写成小故事。
板书:
黄鹤楼送别
李白——————孟浩然
依依惜别

点评: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文本,仔细体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物感情。
2、认真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间的深厚情谊。

幸福来敲门剧情介绍-妈妈我想对你说600


年终奖什么时候发-河北工商学院


中文系毕业论文范文-民间传说作文


2020端午节-关于马的俗语


寻人启事格式-采购员职责


化工专业-工程部经理


民事诉讼法论文-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早稻田大学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