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教材分析

别妄想泡我
780次浏览
2020年10月08日 07: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刘天佐-动漫画

2020年10月8日发(作者:常宝华)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教材分析
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邓永军
苏教版第三学 段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与第二学段一脉相承,仍是
“两根柱子(阅读与写作)一条龙(语文实践活动 )”。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两根柱子”,即:阅读与写作。
第一部分:阅读教学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分别为“园丁之< br>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
“百折不挠”、“走进名 著”等7个单元。
进入五年级,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
联系上 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等。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 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这为我
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
但是,如何进一步 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
的基础,这就是我们本册阅读教学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明白高年段阅读教学要提升的学生的三个能力
第一,读书技能的提升:
一是提高朗读和诵读的能力;二是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第二,阅读智能的提升: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
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

1


法;
——提高对记叙性、说明性、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能力。
第三,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
——继续增加
学生的有效积累,加强学生课外阅 读的组织和评价,进一步培养、提高学
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其次,根据课标高年段的要求,要清楚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学段的四
个重点学习项目: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一、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一)这是高年段阅读考评的重点。
【出示;课后练习截图:6《变色龙》、14《高尔基和 他的儿子》、15《艾滋病小斗士》、
16《黄山奇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3《林冲棒打 洪教头》】
五年级上册教材作了6处安排。
第二学段对默读的要求,是初读学会,第三学段提高了,要求逐步提
高速度和质量。
(二)引导教师看问题,分析训练目的。
如《变色龙》的“默读课文,说说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是善于把握文章重点段落的内容。
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是善于积累文章的重点词句。
如《艾滋病小斗士》的“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称恩科西是 “艾滋病小斗士”。”
——是善于把握课文的主旨内容。

2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默读课文,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是善于把 握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默读课文,说说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到
在地”。
——是善于把握文章的细节描述。

默读的要求应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速度、习惯和思维三个方面。
思维方面的提高表现在:
——是善于把握文章重点段落的内容
——是善于积累文章的重点词句。
——是善于把握课文的主旨内容。
——是善于把握文章的表达方法。
——是善于把握文章的细节描述。

这 些默读要求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潜心
会文”、“瞻前顾后”、 “思考发现”、“细心探究”等良好默读习惯的形成。
这些默读方面的训练不仅仅是安排了这些课后练 习的课文要求训练,而是贯穿整个
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使之成为一种阅读习惯和能力。
(三)建议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有 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重视朗读、
诵读外,默读同样不可忽视。 < br>《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默读予以了必要的重视,也对默读速度提出
了具体要求:“默读有一定的 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如何“抓好 默读训练,培
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呢?我觉得要注意几个方面:

3


1、强化默读意识。
从本学期起,学生进入高年级段,默读要由第二学段的 “初步学会”
变为“有一定的速度”,要求明显提高。既然默读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
掌握离不 开训练,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去除那些可有可无的
环节,舍得时间、多给机会让学生默读, 每篇课文、每堂阅读课都让学生
受到默读训练。
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就一般情况而言,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
往往决定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 读书时间的多少。《语文课程标准》明
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默读 的过程,
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 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
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 程,没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是不行
的。默读训练,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
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
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
3、训练默读技能,掌握不同的默读方式
实际上默读包括略读、浏览、精读等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不断加
强这些方式的训练。
结合课文的课时需要、品读需要来安排,来训练。

4


有 人说,一个人只有精读,而没有略读和浏览,就会影响思维的流畅和
敏捷;如果长期只有浏览和略读,而 没有精读,就会影响思维的严密和深
刻。可见精读、略读、浏览是不可或缺的。
4. 丰富读书活动,形成默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也要经过不断
地练习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五六年级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100万字。”可以说大量的课
外阅读主要采用的形式是默读,因此应激发学生读书欲望,经常开 展语文
实践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从而在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默
读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好习惯。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要逐步养成“三到”的好习惯: “眼
到”──字字入目,词词过心,能够敏锐地扑捉到关键词句;“心到”──
瞻前顾后,潜心 会文,深入思考,探究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手
到”──圈画截取,标记批注等。
任 何一种技能,必须通过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正是基于
此,在学生刚刚学习默读的低学年段 ,就提出了必须养成“不出声,不指
读”的习惯。到了高学年段,要提高默读速度,只有在继续保持这种 习惯
的基础上,在一次又一次的默读实践中,学会快速捕捉文本信息,最终形
成技能和习惯。还 有,提高默读效率。如果默读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

5


上,那是 远远不够的。只有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圈注,学生
才能在默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实现 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也只有这样,
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阅读效能才能得 到
充分体现。

二、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这是五上教材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一)先来看关于词语的训练
1.词语的训练有:(9处)
① 1《师恩难忘》练习2“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② 8《成语故事》练习5“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的意思
③ 9《推敲》练习4“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④ 10《嫦娥奔月》练习4“说说带点词语有什么特点”
⑤ 12《伊索寓言》》练习3“读一读,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
⑥ 13《在大海中永生》练习4“鲜花伴着骨灰,”还是“鲜花拌着骨灰”。说理由
⑦ 15《艾滋病小斗士》》练习2“带点的词能换成括号里的词吗?”
⑧ 17《黄果树瀑布》练习3“填写准确生动的词语”
⑨ 25《黄鹤楼送别》练习4“练习上下文说说“看”近义词的意思差别”

2.相对应是哪些具体的词句训练?把它们归类:
◆如1《师恩难忘》训练2(略)“结合上下文说说所填词语的意思”,
8《成语故事》训练5“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的意思”
——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推敲》训练4“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 为什么?”,
《艾滋病小斗士》训练2和《黄果树瀑布》训练3。
——体会用词的准确。

6


◆如《嫦娥奔月》训练4“说说带点词语有什么特点”。
——体会用词的特点。
◆如《伊索寓言》训练3“读一读,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
——体会用词的不同情感。
◆如《在大海中永生》训练4(略)和《黄鹤楼送别》训练4。
——体会用词的表达效果。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词句的训练就是要理解词语的意 思,学习用词的准确性,
感知词语的形式特点,体会词语的不同情感,感悟词语的表达效果。
并将这些训练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3.教材的安排,一方面是落实第三学段关于词 句的训练的的需要,另一
方面也是一个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的过程。
看看: 1《师恩难忘》中的词语训练——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8《成语故事》中的词语训练——查字典,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9《推敲》中的词语训练——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
15《艾滋病小斗士》中的词语训练——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5《黄鹤楼送别》中的词语训练——辨析同义词体会表达差别
其实就是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和途径。
这里面包括在语境运用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比
较词语的用法等。

(二)教材中句子训练有:
1、如2《陶校长的演讲》训练4(略)等等。——能善于用词表达。
(“读一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如1《师恩难忘》训练3(略)。——能善于结合文章的过程理解重点句子。

7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3、如7《金蝉脱壳》训练4(略)。——能善于结合文章的表达理解重点句子。
(“在金蝉 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
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阅读感受”)

4、如17《黄果树瀑布》训练4(略)。——能把握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黄果树瀑布咋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黄果树瀑布》 反映水流动作的词比较多,“溅”、“涌”、“泻”、“冒”等等,
课后设计了练习3,要求学生在四句 话中填入表示水流动作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97页),
让学生用上不同的词,知道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 的,要选择一个最贴切的词语。
还有:《少年王冕》中跟妈妈说“我不去学堂了,读书闷得慌”,这里面的思想感情。
比如《 少年王冕》,妈妈告诉他家里很困难,实在供不起你读书了,如今只好让你
到邻居家放牛。王冕说了一句 话:“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
倒快活些……”他是不是厌学了?其实不是不想 读书,懂事,体谅家庭的困难,体谅母
亲的难处,是安慰他的母亲,这种感情应该让学生体会。除了感情 色彩,还有表达效果。

5、如22《滴水穿石的启示》训练3。——能体会不同类型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设问句、反问句)

(三)建议
就词句训练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1、 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找到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出处。
不读书没办法理解。理解词句一定让学生有所感悟,避免教师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
2、 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整体的角度理解关键词句。
汉语言学习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整体把握。“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更需要对课

8


文内容的整体联系和把握。
例如:《师恩难忘》必须在整体把握 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田老师教学的有趣
引人,使“我”对文学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 体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
例 如:《金蝉脱壳》课后练习4“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
人’?先将有关的语句 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首先要让学
生理解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再让学生读 读感兴趣的地方,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体会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最后交流自己阅读感受。 其中“奇特”是句子的关键。
4、善于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例如:《 黄鹤楼送别》课后练习4(略),让学生在体会“看”在文中的差别,引导学
生通过感受、把握、体味、 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的同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一)教材安排的揣摩表达顺序的训练 < br>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是本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训练目标。目前,大家
比较重视文章“表达了些什么 ”而忽视了文章“是怎样表达的”。教材中
多处安排了让学生“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 方法”的训
练设计。
如《陶校长的演讲》练习5: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
《变色龙》练习3: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莫高窟》(101页):练习4 给这篇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天火之谜》(110页)练习4 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等
等。
揣摩表达顺序这一要求在五年级上册中的 具体体现为:根据提供表达顺序给课文分
段;编写段落提纲;按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无疑这是本册阅读训练

9


的重中之重,老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作合理的渗透,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二)建议
就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以课后练习设计为“着眼点”体会文章情感。
课后练习设计(引导问题设计),都是以引 导学生读书为着眼点的,编者在设计这
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 题的提示,引领学生
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 文
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嫦娥奔月》练习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学
生可以围绕 这一问题,精读文本,自己找到相应的语句去体味,当学生有个体思考、感
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交 流。
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入选 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叙事性课文,有一些是文质
兼美、情真意切的美文。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引 导学生扑捉课文中的动情点,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与课文中的
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描写谈迁心里活动的两 段话“20多年的心血……下决心撰
写这部史书”和“面对孤灯……”是这篇课文的动情点,教师如果能 够引导学生从这两
个动情点入手,读书思考,感悟体验,就会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 。

四、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提出:“阅 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主要点,了解说明的基本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 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 诗意,想像诗歌描
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目标,教材的文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0


叙 事性作品,知道故事的梗概,说出印象最深的地方,能够说明自己的一些感受。
这些是基本的要求。
诗歌,这一方面,有这样几个要求,一是能够把握诗歌的诗意,这是初步、大
体上的要 求,二是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三是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这方面,苏教版有一
种尝试,就是文包诗的创造 ,如《黄鹤楼送别》,诗歌的意境、思想感情等包括在文章
里。通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于是进入诗歌的 意境。
还有说明性的文章,有两个要求,一是能够说出文章的要点,二是了解说明的
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说明的。
以上是关于第三学段关于阅读方面的训练重点。这些重点的安排方式 ,有五句话:
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训练重点的 安排是分散的、重复的。一个训练重点,有可能在四个学期、可能
有好多课文涉及到。根据课文的特点安 排训练内容,这就是因课设练。螺旋上升,符合
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语文学习与数理化的学习不是一回 事。数理化是由浅入深,语文
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是一个熏陶的过程,必须需要多次 的重复。


第二部分:习作(第二根柱子――习作)
一、内容简介:
五上教材共安排“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
象作文,做到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其内容分别是:
1.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2.写一种动物,认真观察这种动物,然后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3.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
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写自己的心里话;
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6.看图想象写故事,把连环画补充完整,再写下来;

11


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二、第三学段提升的要求:
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关于习作的要求进行比 较,最为显著的
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的提高。
第一,搜集素材要求的提高。第二 学段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而进入第三学
段以后,则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 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
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两相比较,在搜集和储存习作素 材上,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要从“留心”提高到“养
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 见闻”。用一句话概括,“有意注
意”的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动笔成文要求 的提高。对学生的习作,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
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 感的词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 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进入第
三学段后,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 真实。能根
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习作的 操作层面上,我们要关注从第二学段的“尝试”和“不
拘形式”,走向第三学段的更加清楚、明白、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的过渡问
题。

第三,修改习作要求的提高。第二学 段强调的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而到了第三学段则要求“修
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 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两相比较,从修改习作 的角度来看,第三学段的要求无论是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较第
二学段明显提高。

三、教学建议:

12


(一)关注生活 真情真意
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关键要注重“三多”:
1.多观察。为积累丰富的写作 材料,除我们亲身经历的以外,大家还应用心去看、
去听、去想……搜集更加丰富多彩的材料,在作文时 才会得心应手。我们可以把这些资
料专门整理在一个小本子上或做成卡片,制作成聚珍册,建立写作资料 库,以备随时调
用。
2.多体验。写文章找不着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连自己写这篇文章的 目的都不明确,
怎么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只有真正地将自己融合在某种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 br>流露真情。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才会对生活中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写文章
时,真情实 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为此,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家长的帮助和组织下,
参加一些积极有意义的社会活 动,为自己写作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
3.多练笔。平时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整 理出来,待写作文时,
便可以到这个“百宝箱”里找宝,选择一件合适的“宝贝”作为习作训练的内容, 相信,
那样的作文一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二)结合课文 读写结合
(1)结合课文,续写故事

①1. 师恩难忘
50年后 ,我再次回到家 乡,走进田老师的小园,他安详地坐在藤椅里.微风吹乱了他的苍
苍白发,他已经记不得我这个大作家学 生了.只是对我笑.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做,怎
么说,会怎么想呢?
②8.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齐宣王喜欢合奏,南郭先生装模作样得到了与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湣mǐn王喜欢独奏,
南郭先生无计可施只得溜之大吉。那他的命运如何呢?是故技重施,还是吸取 教训……
请同学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③10.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后,逢páng蒙又怎么样呢?你们知道吗? 可以来故事续写。

(2)结合课文,延伸写作训练

①3.故事两首
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13


②21.诺贝尔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③22.滴水穿石的启示
写一篇读后感。
④26.清平乐 村居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推荐一个人,一本书
一个——人管建刚
基本情况:
管建刚,男教师。经过商,没赚到什么钱 。没读什么书,却成了语
文老师。1998年起用心当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 文
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2005年出 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
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 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4月出版“管建刚
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 革命》和《我的作
文教学故事》。

教学特色:
以作文教学 为语文教学的突破点,以“文心”技巧为作文教学的
第一要务,培育学生写作上的发表意识、读者意思、 真话意识和作品;以
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为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认为写作兴趣是写作的第一
能 力,写作意志是写作的第二能力,让学生有兴趣写、有意志写是写作教
学上的最最重要的事情。以讲评课 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课型,倡导先写后教,

14


以写定教,顺学而教 ,老师应该是学生作文的把脉人、处方人。以作文教
学为突破点,融入整个作文教学活动的大面积阅读: 学生在写作的指引、
指向下的高品质阅读,发动一场指向“写作”的阅读的教学改革。
一本书——《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内容简介:如果你的学生不愿意写,如果你的学生不喜欢写 ,如果你的
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如果你的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如果你的学生把作
文看作一场 奴役……那么,请马上打开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摆
在你眼前的,是一份能让你喜悦的作文教 学成果,一份能将你引入作文教
育幸福的成果。在这里,你将看到全新的作文教学操作方式、感人的作文
教育情怀,你将发现,作文可以教得如此火热与激荡;你将发现,学生竟
会如此地为作文痴、为 作文狂;你将发现,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
学革命,它的可操作、可借鉴、可模仿、可迁移,必将 给你带来全新的作
文教学体验……
值得学习和阅读!









15

假性近视怎么办-成长中的烦恼


庆阳四中-希望杯成绩查询


我爱我班-一岗双责责任书


彭泽二中-孟昭文


普通话小报-租房合同范本


五一劳动节-春季育儿知识


我的书架-钟扬


开原高中-转作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