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语文
标准论文格式-合同书范文
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打开三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由
自主地被“同学们,知识在于不断地学习,知识在于平时的
积累,知识在于掌握与运用。相信今天的考
试你一定会获取
成功的喜悦。”这段极富人情味的亲切话语感动。可以说考
生因为这几句话,可
以尽快消减心里压力,可以尽快以较轻
松的心情投入到考试中,可以尽快激起学生兴趣,可以尽快
消除考试紧张情绪,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人们天
天在念着新课程的理念,但一旦付诸实施时
,一切又都是旧
思维,老面孔。这份试卷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
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修
定大纲为依据,力求适
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
文的渠道,检
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
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广泛地
涉猎课外读物,积累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检测的内容
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
外阅读情况。命题人员
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
而教书,而应
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
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
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
第 1 页
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
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设计的亮点部分。
如第七题:“小灵通:写一条你家乡或学校的新闻告诉大
家。”就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观注身边的人和事,观注身
边的重大变化,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
注生活,观注
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八题:“操作题”,要
求学生画出“年轮图,
并添上树冠”。在语文试卷中用简笔
画画图,在过去的试卷中从未出现过,这对教师也是一个不
小的考验。教师的简笔画功夫如何,能否快速准确地画出,
平时使用的频率如何,对学生的训练如何,将
是一看便知。
再如第十一题作文:“学了《神笔马良》一课,你一定希望
自己也有这样一支神笔
,用这支神笔要做什么事,请写出来
告诉大家吧!”这个作文题既做到了紧扣教材,又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想像,既要求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又
要求教师除了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外,还特别
需要对文本进
行再深入、再拓宽的思索、探究,并进行延展性教学,让学
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的自己的想像。这样既使
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三年
第 2 页
级学生初学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
又克服
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
的作文。
三、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 <
br>我所教学的三年级语文,此次考试:参考人数:76人,总分:
5333分,平均分70.17分
,及格率67.1%,优秀率27.6%,
最高分:89.5分,最低分:9分,80分以上:21人,
不及
格:15人。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
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
识题,(1)“字”部分:如“给带点字
选择正确读音”、“改正错别字”、“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笔画‘√’”、“拼音写汉字”、(2)
“词”部分:如
“组词”、“连线”、“给带点的词写出反
义词”、“选词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3)“句
子部分”:如第3、4、5小题等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学
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各题可达到
75%.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
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
的情况
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1)“字”部分:“给
字加不同偏旁
”得分率只有55%,(2)“词”部分:“填表
第 3 页
示声音的词”得
分率只有50%,“查字典”得分率只有45%,
“课文内容知多少”得分率只有65%,(3)“句子
部分”:
“改病句”得分率只有60%,“把下面这个句子改成拟人
句”得分率只有50%,第
九题:“排列顺序”得分率只有45%,
第十题:“阅读并回答问题”得分率只有55%,“作文题”<
br>得分率只有60%.
对于灵活性强,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新型尝试题,如第八
题:“
操作题”得分率只有:40%.学生在画图时,是想到了,
但没有画正确。如“画出7年的年轮图”,加
上树芯一共应
画八圈,但很多学生误画为七圈。又如:“看得出第四年温
暖多雨”,学生知道第
四圈年轮应画宽些,但学生却将年轮
稀疏的画在北面,年轮密集的画在南面。“添上树冠”则是
分不清哪一个方向的枝叶多。“标出南北,为什么这样标”,
学生大都可以写出原因,但却忘记了标出南
北方向。这个题
既是对教师教学观念、行为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知
识方法的考验。视野
不开阔、知识面不广、平时得到锻炼机
会较少的学生,对这类新题感到相当棘手。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
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学习”
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 4 页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
文教
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
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
,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
的处理,故
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
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
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
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
知
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
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
能力,失分较多。由于才接手一学年,加之学生基础相对较
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
以至于学生审
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
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
度。
(3)想象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为想象性的读写作文,从完卷情况来看,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就事论事、
套话、俗话接二连三,能反映创新思维
、儿童童心、童趣的
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
的教学中我更应
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4)书写不规范。
第 5 页
<
br>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
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第九题:“排列顺序”)无所适
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
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
地填写序号。由此我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
老师捧着教科
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
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
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
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
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
“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
读与习作的
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
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
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
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
第
6 页
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
其独立思考,不要一
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
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
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
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
学生就不至于考
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
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
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
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
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
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
充实的阅读素
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
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必须靠广大语文
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不断提
高自身素质,不断适
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