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课例蒋花
孝敬老人-初三语文教学计划
————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经典课例》征稿
——14课时的教学目标与流程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难忘的历史画面
甘肃省庆阳市庆化学校 蒋花
一、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难忘的历史画面”,“一主两翼” 教材共23篇课文,
其中人
教版教材4篇课文,《新语文主题阅读》10篇文章,《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9
篇。这些文章中所涉
及到的英雄人物虽然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是他
们“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为
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组教材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有多篇是回忆录
,均采用倒叙的写法;有的首
尾呼应,结构紧凑;有的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编者选编这组教材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
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英雄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二是引导学生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设计理念:
我校实施“新语文单元主题阅读”实验近一年时间。根据我班学生的学情和现状,
按照“不求知识同一,
力求自主创新”的教学原则,分析本单元文章的异同点,采用“大
单元教学法”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重组
,以“感悟人物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精神品
质”为主线,以批注式阅读、情感诵读为学法,完成23
篇文章的学习。努力在解决阅
读“量”的同时保证阅读的“质”。学生在阅读、交流、分享这些文章后,
受到情感上
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对别人有益的理想。运用阅读中感悟到的写作方法,愉悦创作《我
的理想》。
三、 学情分析:
1
通过对
单元主题阅读方法的运用,我班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较强:98%的学生已基本
养成了边读边悟边批注的
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愿意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记忆力
强、积累丰富,语言表达较通畅、准确,学
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心态积极乐观,善于质
疑解疑。但随着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学生品析语言、领
悟文章的水平也应在老师
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得到提升。
四、教学内容:
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
民服务》《一夜的
工作》
2.《新语文主题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九个炊事员》
《周总理,你在哪里》《最后一壶水》《在大海中永生》《1945年的通信》《彭德怀和他的
大黑骡
子》《芦沟桥烽火》《大江保卫战》
3.《主题式·经典诵读》:《就义诗》《口占一绝》《游击队歌
》《保卫黄河》《他起来
了》《狱中题壁》《南京书所见》《梅岭三章》《回延安》
五、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能正确读写“抽屉、恐怖、皮靴、宪兵、军阀
、乱蓬蓬、苦刑残暴、匪徒、严
峻、舅舅、姥爷、围歼、千钧一发、璀璨、憧憬、漆黑、轻于鸿毛、炊事
员、重于泰山、
蒙眬”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3.把握文
章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感悟前后照应、以小见大、对比描
写等写作方法。
“两翼”目标: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10篇诗文,《主题式·经典诵读》文章9篇,积累背诵
2
好词、佳句及经典诗文。
2.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远大理想,了解文章的叙
述顺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六、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6年级的学生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感悟文章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在引导学生阅读批注的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为此本单元设计以下“批注感
悟要点”:
(一)整体感悟(旨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及概括能力)
1. 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2. 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赏析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
1.
划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2. 写写自己的感受
3. 用情感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背诵积累好词、佳句、段落
(三)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四)质疑、解疑(尝试探究性阅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自己的判断)
学生将围绕这些重点学习本组课文。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积累、情感体验中树立
对别人有益的理想,用体
会到的恰当的方法创作《我的理想》。
教学原则:
自读自悟 合作交流 突出重点
以读代讲
3
读写结合
背诵积累 全员参与
14课时的教学目标与流程(其中第六课时为详案):
第一课时
课型: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2.读背单元导读、《口占一绝》一诗;
3.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李大钊的感人事
迹,感悟他的大义凛然、坚贞不
屈,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课前搜集查阅李大钊的相关资料,自渎《十六年前的回忆》,学习本课
生字、新词。
单元导入:
1.师: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的时候;当我们在宽阔的操场嬉戏玩耍的
时候;当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
第三组
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让我们读读课本上这一单元的导
读、口语交际及习作要求
,看看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完成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针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自立目标,开
始的“查缺”为以后学习中的“补漏”明确方向)
2.学生简单汇报。
3.师:接下来我们来读背《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这一单元的导读。
首先,教师引读(设计意图: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老师的引读无意中给
学生
的情感朗读做了示范,老师虽不做要求,学生自然而然用情去朗读,这样教师“先
4
扶”)。
其次,男女生配合读,个人读。(设计意图:这样做到“后放”)
最后,全班齐背单元导读。
(设计意图:在不断变化中引领学生背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
1.今天让我们首先走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共
产党人都应该铭记的英雄—
—李大钊。提到李大钊,你都想到了什么?
2.按照老师给出的批注重点自读自悟。
批注感悟要点
(一)整体感悟
(1)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2)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赏析重点词、句、段
(1)划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2)写写自己的感受
(3)用情感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4)背诵积累好词、佳句、段落
(三)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质疑、解疑
3.自学完成后,由组长负责,小组内按“批注要点”的顺序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交流分享的语言:
①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主要写了
,我感受到(或我想到
5
了)
。
②在这篇文章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文章中第 页、第 段
的
,我的理解是 。
③我体会到的写作方法有
,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④我积累的好词、句段是
。
⑤我仍然不理解的问题是
。
4.班内汇报交流
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悟李大钊的视死如归(如“乱蓬蓬
的头发、平静
而慈祥的脸、坚决地说”“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体会本文前后照应的写<
br>作方法及这样写的好处。
链接学习李大钊的《口占一绝》。
1.师:同学们,李大钊
因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名垂青史,不是偶然,
在他的《口占一绝》这首诗中就能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把《主题式·经典诵读》书翻到
118页,读一读,结合“赏析”理解,并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
时间背会。
2.生读、背。教师检查背诵。
3.师生情感朗诵。
师:李大
钊的这首诗立意深邃,感情激越,气势雄浑,让我们慷慨激越地读出他为
重建神州而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
吧!
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灯光》,《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及《
主题式·经
典诵读》中的《南京书所见》,自学《灯光》中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型:以文带文
6
教学目标:
1.学习《灯光》一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感悟他的献身精神,了
解文章的表达
顺序及详略结合的作用。
2.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及《主题式·经
典诵
读》中的《南京书所见》,了解彭德怀、李少石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的崇高品质,背
诵积
累诗文。
教学流程:
1.导语:《灯光》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
故事。这节课
我们仍然按照这一单元的学习批注重点自读自悟这篇文章。
老师出示批注重点(同第一课时),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2.阅读分享:
(交流分享的语言:
①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主要写了
,我感受到(或我想
到) 。
②在这篇文章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文章中第 页、第 段的
,我的理解
是 。
③我体会到的写作方法有
,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④我积累的好词、句段是
。
⑤我仍然不理解的问题是 。
3.班内汇报交流
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如“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
们都能
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
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
7
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感悟的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品质。了解本
文采用倒
叙叙述的方法,理解前后照应、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和作用。
4.链接阅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师: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和品质都是相同的,但是他
们感人的事迹却是不同的,下
面让我们走进《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看又是什么拨动了你的心弦。同
学们自读、
自悟,围绕下面的话题交流:
(交流分享的语言:
在这篇文章中,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文章中第 页、第 段的
,我的理解是
(或我想到了) 。
5.背诵《南京书所见》
①学生自己理解背诵;
②老师检查;
③师:为了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多少
仁人志士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为了革命的成功,李少石年仅29岁时就不幸遇难,让我们读出他宁
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6.布置作业:
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最后一壶水》《194
5年的通信》《卢沟桥烽火》《九个炊
事员》,《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就义诗》《狱中题壁》《梅
岭三章》
第三、四课时
课型:自主阅读课
教学目标:
1.积累背诵好词佳句及诗文《就义诗》《狱中题壁》《梅岭三章》。
2.不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
8
1.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最后一壶水》《1945年的通信》《卢
沟桥烽火》
《九个炊事员》,《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就义诗》《狱中题壁》《梅岭三章》
2.交流分享(先组内后班级里)
交流分享的语言:
①最令我感动的是
这篇文章中第 页、第 段的 ,我的理解是(或
我想到了)
。
②我积累的好词佳句是 ;背诵的诗文是 。
3.读写联动:
一段历史就是一段难忘的画面。读了《 卢沟桥烽火
》,让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
中,英勇无畏的中国军民为了保家卫国与敌人展开的浴血奋战;读了《
》,让
我 ;读了《 》,让我 。
4.布置作业:
图书室借阅《青少年丛书——周恩来》
第五课时
课型:自主阅读课
教学目标:
了解周恩来的感人事迹及丰功伟绩,感悟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流程:
1.背诵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名言积累)
2.全班共读《青少年丛书——周恩来》,阅读后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语言:
在《青少年丛书——周恩来》一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地
方)是
,我的感受是 ,我还积累了很多好
词佳句
。
9
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周恩来的相关资
料,自学《一夜的工作》的生字、新词,并自读《一夜的
工作》和《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六课时
课型:一文带文课
教学目标:
1.积累背诵好词佳句及诗文《周总理,你在哪里》;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领悟本课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 导入新课
1. 朗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单元导读。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是本单元的灵魂,是“藤”, 朗读单元导读为“以藤串瓜”做好准
备;反
复朗诵中,学生将优美的语言烂熟于心,便于运用时顺手拈来)
2. 出示周总理图片
3. 师生谈话:看到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你都想到了什么(周恩来的哪些名言或事迹)?
(
设计意图: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积累,输入了相关的语言信息,课堂上给学生
提供输出表达的机
会,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2.课前的温故环节,能有效帮助
学生搭建学习新课文的信息桥,
促其阅读批注时思路开阔,文思敏捷。)
4.让我们和何其芳一起走近周总理,去看看他一夜的工作。
二、明确学法 指导批注
1. 出示批注重点,明确学习方向。
(设计意图: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避轻就重作批注。)
2.
自主阅读批注。
10
3. 组内交流。
4. 各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重点句段,朗读批注,倡导个性解读,同时在
发言倾听中达到相
互交流、情感共鸣的目的。)
三、简介总理,链接下文
1.
师:有同学问:“总理为什么晚上不睡觉还有工作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周
总理的一天》。
2. 师:总理每天都是这么夜以继日地工作的,那总理当时(也就是1974年)的健
康状况
怎么样呢?请看“周总理最后的那段日子的资料”。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设计意图:为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做好情感铺垫)
3.
师:听了她的朗读你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4. 师:巨星陨落,山河为之肃立,江河为之沉凝,草木
俯首、星月不移,全国人民
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悼念周总理,1974年,在总理
一周年之际,
我国女作家柯岩创作了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抒发了诗人对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
四、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
1. 学生自读自悟。
2.
教师按小组分配背诵任务,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共同表演朗诵《周总理,你在哪
里》。
师:同学们!我们怎能忘记总理为国家救亡图存所立下的雄心壮志?我们怎能忘记
他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
少次南征北伐、出生入死?我们怎能忘记他为了人民的安康、国
家的富强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让我们全
体起立,让我们用最深切的呼唤表达对总理深
深的怀念与崇敬吧!
11
(设计意图:1、“分散聚合式”背诵方法既能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又能让
学生体会到
合作学习的魅力;2、在情感诵读中受到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
3.
仿写诗中二三节。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情感喷泄口,引导仿写,学生的表达既轻松顺畅又充满真情,
把语言输入与输出巧妙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学生交流分享。
五、再读单元导语,领悟主题之情
六、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国民党元老于右
任和蔡元培说:“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著名作家冰心老人
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
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
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中国的周恩来”。同学
们,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为什么给我
们的总理如此高的赞誉?在《青少年丛书——周恩来》这本书中就能
找到答案,而且,
只要你读了,你收获到的一定会远远超过你想要得到的。
(设计意图:运用
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阅读,培养学生阅读
兴趣,扩大阅读面,以抵达“多读书,好
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境界)
第七、八课时
课型:自主阅读课
教学目标:
1.
积累背诵好词佳句及诗文《游击队歌》《人民英雄纪念碑》《他站起来了》《保卫
黄河》。
2.
学习《大江保卫战》《大海中永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感悟他们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
12
1.
全班齐唱《保卫黄河》,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奋起抗日,勇往直前,乐观无
畏的万丈豪情。
2. 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大江保卫战》《大海中永生》,《主题式·经典诵
读》中
的《游击队歌》《人民英雄纪念碑》《他站起来了》
3. 交流分享(先组内后班级里)
交流分享的语言:
①最令我感动的是 这篇文章中第 页、第 段的
,我的理解是
(或我想到了) 。
②我积累的好词佳句是
;背诵的诗文是 。
4. 读写联动:
一段历史就是一段难忘的画面。读了《 大江保卫战》,让我仿佛看到解放军官兵
为了人民的生
命与财产安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肆虐的洪水、汹涌的激流鏖战的惊心
动魄的场面;读了《
》,让我 ;读了《 》,让
我 。
5. 布置作业:
自学《为人民服务》中的生字新词,查阅张思德的相关资料,自读《为人民
服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第九课时
课型:以文带文
教学目标:
1.
背诵课文《为人民服务》,朗读《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2. 理解张思德、雷锋等英雄人物为人民服
务的崇高理想,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13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
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
十分艰苦的阶段,
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
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
、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
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
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1. 学生把课文读熟。
2. 师: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自学提示自学自悟:
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
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
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3. 学生自学
4.
小组交流
5.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①宗旨(中心):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②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③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要正确对待批评
④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要搞好团结、克服困难
三、链接《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1.
师:你了解到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人都有谁?
2.
雷锋就是一个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人,让我们看看魏刚烈是怎么赞美雷锋
14
的?请同学们读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四、布置作业
复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囚歌》
第十、十一课时
课
型:基础训练课
教学目标:
1. 会写“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背诵“日积
月累”中的《囚歌》,完
成“交流平台”中的内容。
2. 课堂单元检测。
教学流程:
1. 学生相互提醒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字词,哪些容易写错。
2.
老师听写,同桌互改。
3. 交流平台: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谁的事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
么?你
在哪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了什么写作方法,想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4.
课堂单元测试(学校配发的语文练习册中的第三单元检测题)
5. 布置作业:
积累背诵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第十二、十三课时
课 型:读写联动
教学目标:
1.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15
教学过程:
一、创设表达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
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
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
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
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
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要说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
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
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三、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以
《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
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
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四、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师生共同修改一篇文章。说一说:
⑴我们修改了什么?
16
⑵我们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
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
结束语: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我们
用笔播种了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
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
生命的每一天。
六、布置作业
回顾本单元背诵内容,搜集积累歌颂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诗歌。
第十四课时
课型:总结分享课
教学目标:
1. 单元整体回顾,积累优美词句;
2. 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17
教学流程:(以竞赛的方式、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
1.齐背本单元导读
2.围绕
主题,交流本单元积累的词(由每组的4号学生参与比赛)、句(由每组的3
号学生参与比赛)、段(由
每组的2号学生参与比赛)、诗文(由每组的1号学生参
与比赛或小组合作全员参与)
3.
学习朗诵《回延安》
① 学生结合文后的“赏析”,自悟自读。
② 教师引导朗读: 1956年,诗人贺敬之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
绕的第二故乡
,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
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同学们,让我们读出诗人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和激动;读出诗人与亲人相见的喜悦;
读出诗人对延安在革命
进程中的重大功绩的赞颂;读出诗人对母亲延安深深的眷恋之
情。
③ 全班齐读。
结束语:
同学们!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br>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
土上。他们
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我们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远不忘他们为党
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
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让我们在春天里播种理想,在秋天里收获辉煌!!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