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线式语文阅读教学

玛丽莲梦兔
683次浏览
2020年10月08日 20: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比利时的首都

2020年10月8日发(作者:尹沅)



浅谈主线式语文阅读教学



有位名师曾说过 :“任何文章都是有主线的,你抓住了主线,也就走进了文
章,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丰富的语文世界。”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他的中心思
想或阐明的一个道理,自然需要一个贯穿全文的思想脊粱来支撑,读一 篇文章的
时候注意咬文嚼字慢慢揣摹作者的思想情感,不知不觉便领略了作者的意境,也
就是所 谓的主线。而凡是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
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必定 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
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 景点,使一堂课显得
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时,要确立教学主线。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文章的这条主线呢?一篇优秀 的文章,总
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
“面 ”,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把握文章主线,多元感悟”,从而
带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 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
丝线。如何来找到这个支点呢?
一、紧扣题眼,寻找主线,教活一课。
1、依据课题进行提问,根据问题展开教学
有时课题是课文内容设置的悬念,只要找出课题中所蕴涵问题的答案,课文
内容也就明朗了 。为此,在教学这一类课文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
我就紧扣“发愤”这一题眼,出示课题 后,先让学生看题目进行提问,自由质疑,
然后我再整理出有价值的四个问题:①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 写《史记》?②他又
是怎样“发愤”写作的?③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④结果怎样?< br>提出了这些问题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由于孩子事先有了目标,那么,朗读
的过程也是一个思 考的过程。这时,对于一目了然的问题,孩子们自然能回答,
这样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展开。但是,对于 孩子们表述不清的问题,也是教师教
学的重点,就有必要让孩子各抒己见,无论孩子的回答是对是错,教 师都要让孩
子再找出句子来读一读。再次朗读的过程,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过程,有时会给
孩子 新的启迪,不需要教师点拨,孩子自己就发现了错误,并改正了。同样,课
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普罗 米修斯盗火》这两篇文章,紧扣题眼“励志”“盗火”
为主线展开教学,设置悬念,引学生入胜。这样的 设计多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就
得到了训练和培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 维学
习目标也得到了整合。
2、 抓住贯穿全文的题眼,巧用主线促教学
文章 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
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 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
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但有 的题眼却需要我们教
师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自己去捕捉,如在学习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除了抓住课题中的“衣袋”一词质疑学文外,我还抓住了“着迷”“迷恋”“痴迷”
这三个关键词,串 成一条主线展开教学,这三个词语由浅入深的教学也体现了法
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程度,从着迷到深深地 迷恋,最后正是对昆虫的这种痴迷,



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学生也感受到了法布尔的执着精神。 这样的教
学设计,使课文 浑然一体,教学过程自然就富有趣味性,学生的独到见解也就多
起来了。当然,教师自己对教材必须十分 熟悉,课堂机智也十分重要。同样,《爱
如茉莉》一文,教师抓住一个“平淡无奇”展开,《青海高原一 株柳》一文抓住
一个“神奇”展开,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抓住句子形成主线,“以枝展叶”式教学
在阅读一些课文时,我们会发现有些课文中 有一句话,它能概括课文的中心,
是课文的灵魂。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如:总起句、总 结句、过
渡句等),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
反映中 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
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 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
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 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
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找到了它们,也就找到了阅 读教学的突破口。如学习课文《安塞腰鼓》时,只要
抓住了重点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然后引导学生理 解:这样的话在课文里出现
了几次?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要反复出现这些句子?这些问题都是由这句 话
发散出去的,一环接一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正是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也就
抓住了课文的 主线。课文的内容就迎刃而解了。如《詹天佑》一文,“詹天佑是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就是 《詹天佑》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教学时仅
仅围绕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展开思路。 在充分阅读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就能充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又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的中心句,则是一个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
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 来的呢?”教学时牢牢抓住这句展开教学,既可帮助学生
理清课文的条理,又可以让学生轻松的了解金字 塔的特点---宏伟与精巧。实践
证明,抓住这些中心句做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 读书,去
发现,效果很好。
三、依据教材特点提炼线索,以点带面促教学。
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文章,比如《最后的姿势》《二泉
映月》《在大海中永生》等。这些 文章的情节有的是妙趣横生,有的是感人至深,
有的则是紧张迭宕„„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这 些课文也是一册书中最
长的文章,学生朗读都很困难。怎么办?我想,以情节线索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 br>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我在开篇教学此类 课文时,一般在学生了解故事大概的基础上从情节的精彩处对
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 最后的姿势》时,篇末“谭千秋,一
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 魂。人们赞
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是对谭千秋老师的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
学 生情感的升华,教学伊始和结束时都可以紧扣此句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平
凡人物的光辉形象,激发学 习英雄的大勇大义精神。同样教学《在大海中永生》
这篇文章时,细读课文要扣住一个“情”字,而“骨 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这
句,看似简短,蕴含却非常丰富的10个字,却动情动人,可引导学生朗读, 抒
发人们的深情,让学生体会到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光辉形
象永远活在人 民心中!
“主线式”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就像一帖灵丹妙药,解决了我过去在语文阅读
教学中存 在的种种难题,实现了我的语文教学之梦——“减负提质、轻负高质”。





写物的作文-一年级手抄报


春天的作文600字-河北导游证考试


语文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上海中考时间


劳动合同法全文-河南中考网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奖学金主要事迹


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


南通大学录取分数线-中考作文开头


浙江财政局-林连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