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爱情谜语-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2019秋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
计划(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019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期(第五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
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
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
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
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
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
余数的除法
。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
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
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
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
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
度,并会进行
测量。
第1页共6页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
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吨=1000千
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
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
br>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
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
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
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
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
源上的内容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
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
算表
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
第2页共6页
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
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
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
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
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
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
动。
6、加强集体教研,
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
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
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
教学实录等媒
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 7
课时
第3页共6页
千米的认识……………………………………… 4 课时
吨的认识3课时 ………………………………… 3 课时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9 课
时
加法……………………………………………… 3 课时
减法……………………………………………… 3 课时
法和减法的验算………………………………… 2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3、四边形…………………………………………………… 6
课时
4、有余数的除……………………………………………… 3
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 1 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 13
课时
口算乘法………………………………………… 3 课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5 课时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 4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 5
课时
8、可能性…………………………………………………… 4
第4页共6页
课时
9、数学广角………………………………………………… 3
课时
掷一掷…………………………………………… 1 课时
唐宋或更早之前,
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
已经相去甚
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
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
西晋武帝时代
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
,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
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
-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
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
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第5页共6页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
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
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0、总复
习…………………………………
……………… 4 课时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
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
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
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
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
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
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