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卡尔加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
第四单元 阅读策略
年幼的我们,好奇地陪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
斩妖除魔,疑惑地跟随长鼻子木
偶匹诺曹经历百般奇遇,欣喜地追随凡尔纳在两万里海底尽情遨游。在那
散发着
墨香的书籍的陪伴下,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
走进本单元,
让我们边读故事边预测:老屋是怎样不厌其烦地为小动物提供
帮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大家提供了哪
些便利与帮助;不会叫的小狗在嘲笑
声中坚持不懈地跟随哪些动物学叫。多么美好的阅读体验呀!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
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套
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在
教学方法上应有别于常规单元。具
体在教学时,一是不要求预习,二是更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三是
要有单元整
组教学的意识,按序分解教学梯度,层层推进。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唤醒学生的预测
意
识,提升他们的预测能力,使他们了解预测的角度,明白预测的价值和意义,并
能在实践中积极运用。
分类 内容
总也倒不了
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
课文
的长胡子
课时
2~3
教学要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预测,明白预测要
有一定的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预测故事的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及时修
正自己的想法;尝试根据题目预测故事内容。
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原文进行比较,体
小狗学叫 1~2
会预测的多样性;能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
书。
口语
交际
习作
名字里的故
事
续写故事
1
能把了解的信息说清楚;认真倾听,有礼
貌地回应;能向家人转述同学名字的故事。
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
整;巩固修改符号的用法。
1~2
2
1
交流平台
语
文
园
地
词句段运用
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
的好处
;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阅读策略。
识字加油站
2
回忆查字典的方法;重点掌握运
用部首查字
法自主认识生字。结合语境辨读多音字的读
音;能通过观察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并拓
展
类似的词语;了解引用人物说话的3种方式
及标点的用法,仿写句子。朗读、背诵、积累日积月累
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反
复的手法推动情节的发展,每一个片段都是老屋准备倒下,然后小猫、老母鸡和小
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
下,接着是它们陈述老屋不要倒下的理由,以及老屋无一例
外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最后是小猫、老母鸡
和小蜘蛛都得到了老屋的帮助,实现
了各自的心愿。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特别符合小学
生爱想象的心理特点,小学生特别
爱听、特别爱读童话故事。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预测”,课文选用故
事性强的
童话,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教学设计时,要以“听”激情,以“读”促悟,以“思”
促学,以“讲”内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想象,在听、读、品、猜的学习中想象
故事情节的发展,感
受到不同角色的精神品质,并懂得一些人生道理。此外,课文
旁批、插图及课后题等,也都是围绕预测这
一教学重点展开的,在教学时要善加利
用,让学生有预测的意识,学到一些预测的经验,初步掌握预测故
事情节的阅读策
略,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
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会写“变成、
门板”等13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
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
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
好处和乐趣。
2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点: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善良、富有同
情心的美好品质。
2.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会写“变成、
门板
”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初步理解并作出“预
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老屋的图片,师生描述交流,引出“预测”。
导
语:同学们,你们见过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张
图片。(出示图片:摇摇欲坠的
老屋)说说这座老屋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老旧、破败……)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窗户破
了,结蜘蛛网了;墙壁
都开裂了;墙角杂草丛生……)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一座没有人居住的、<
br>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那你们觉得这座老房子接下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被风
吹雨打、日晒雨淋
,会更破,会塌掉;有人会来修好它,变成一座有人居住的新房
子……)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呀!大
家根据已知的一些线索,结合自己的生
活经验和常识,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做出了大胆的猜想和推测。这
就是“预测”。
刚刚听同学们说,这座老房子要是没有人来修,没有人居住,总有一天会塌掉的。
3
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名字叫作“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这是为什么呢?让
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明确“倒”在这里读第三声,还有“dào”的读音,
如“倒车”。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老屋活了多少年?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
?会不会有人一直帮助它?这
是一座魔法小屋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破洞
准
dònɡzhǔnbèibào
撞
备 暴风雨
墙
qiánɡbìkǎn
壁 砍伐 蜘蛛 漂亮
喵 孵小鸡
zhīzhūpiào
zhuànɡ
到 吃饱 晒太阳 往前凑
喵
bǎoshàicòumiāomiāofū
jījīǒuěr
叽叽 偶尔
(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日:晒(晾晒) 明(明天)
昨(昨天) 晴(晴天) 晚(晚上)
时(时间)
◆拟声词归类:
喵喵
叽叽 唧唧 呼呼 汪汪 哞哞 呜呜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暴]中间部分撇、捺伸展,盖住下部。最下部不能写成“水”字。
[壁]“辟”笔画紧凑,“土”下横较长。
[饱]左窄右宽,右边的横折钩不宜过长。
4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交流思考:(1)老屋活了多少年?(2)为什么它总也倒不了?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老屋的句子,圈画出表现老屋“老”的词
语。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已经、黑窟窿、破了洞、很久很久”等词语体会老屋
的老、破旧。
3.师生交流: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
预设:联系课文内容回答,每次老屋要倒下的时候,都会有人打扰它,想寻求
它的帮助。
4.出示课件填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填空: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正准备倒
下去的时候,(小猫)、(老
母鸡)、(小蜘蛛)叫停了它的行动,请求它(再站一会儿)。最后,老屋
(到现
在还站在那儿)。
5.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桌合
作读。
6.思考:在读故事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有没有猜到这
样的结局?再次默读课文,
在你猜对的地方或猜得有点儿不一样的地方做上记
号。
7.学生交流汇报,初步体会“预测”的乐趣。
示例:
(1)小猫求助的时候,我
猜老屋应该会同意。因为我觉得助人为乐嘛!(看
得出来,平常你也是一位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2)老屋虽然同意帮助别人,但他太老了,太破旧了,我真担心它会中途倒
下。但最后都没有
。(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它,一直没有倒下去呢?)可能它还
没有老到倒的程度。也可能它觉得,既然同
意帮助别人,就要尽力做到,尽力做好。
它是一座很有爱心、说话算话的老屋。
(3)老屋每
次要倒的时候,总有人来打扰它。要是我想休息,有人一直打扰
我的话,我会很不耐烦的。(是呀!总是
被人打扰,那种感觉可真不好啊!老屋为
5
什么不觉得烦呢?它很慈祥,很有爱心……)
(4)我以为小蜘蛛吃完虫子就走掉了,但是它
给老屋讲起了故事。(是的,
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不单要在言语上表示感谢,还可以力所能及地给以报
答。)
(5)老屋听着小蜘蛛的故事,估计最后不会倒了。(为什么你这么猜测呢?)
老屋又
有事情做,又有故事听,就舍不得倒下了。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读了一个
有趣的故事,交了一些生字朋友,还根据自己的
朗读体会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一番预测。下节课我们将
继续品读课文,学习更
多的预测技巧。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复习生字,抄写词语。
(2)合作表演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
—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1.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
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
乐趣。
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1.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学习并了解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
事。
6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破洞 准备 暴风雨
墙壁 饿肚子 蜘蛛 漂亮 撞到 吃饱
晒太阳 往前凑 喵喵 孵小鸡 叽叽
偶尔
2.指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教师过渡,出示课本上的老屋插图,导入新课。
过渡:你们瞧,这就是那座老屋,古老、
破旧,已经摇摇欲坠了——(出示第1
自然段,齐读)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
,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1)自由交流: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有什么心理感受?(孤独、寂寞。)
(2)师生交流:你感觉到老屋接下来会怎么样?模仿老屋的口吻,说一说。
示例:唉,我都这么老了,也没人愿意来我这破屋子里住了。算啦,我也累了,
倒下算了。
(3)指名学生在把握老屋的心理感受的基础上,读一读第2自然段。
2.品读收留小猫的部分,学习根据插图进行预测。
过渡:就在老屋无比落寞地想要倒下的时候,它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
(1)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老屋会
不会答应?
预设:“会”与“不会”都可,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应及时给予鼓励。
(2)再次出示老屋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预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屋的神情,让学
生说说自己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
老屋,再猜测它会不会答应。学生可能说是“慈祥、和善”,也可能说是
“疲惫、
冷淡”,不做统一标准。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结果。
预设:老
屋答应了。相机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使劲往前凑”,体会老屋的古
老。联系之前学生所说的“疲惫、冷
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苍老的生命状
7
态。而老
屋答应小猫的请求,可能是很痛快的,也可能是为助人勉力支持的,都体
现了老屋的一份爱心。
(4)教师小结预测的方法——根据插图进行猜想。
小结:看来,根据文中的插图,尤其是插
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等,来对故事情
节进行猜想,这也是阅读童话故事的一个好办法。谁来配合读一读
小猫和老屋的
对话?(第2~5自然段)
(5)讨论朗读的语气,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猫:请求,真诚地感谢。
老屋:“自言自语”时要落寞一点;答应小猫时要温和。
3.品读收留老母鸡的部分,学习联系生活进行预测。
过渡:送走了小猫,老屋又说了句——
(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再见!好了,
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教师紧接着学生,范
读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第一次读到这儿
的时候,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
预设:①
会答应,因为看到图片上面的老屋很慈祥,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了小猫,
是一个好心人,应该也会答应老母
鸡的请求。②不会答应,老屋太老了,它本来想
倒下休息休息,一再被打扰的话,可能会很不耐烦;也有
可能它即便是想答应,但
是站不了二十一天那么久。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体会。 <
br>预设:假设你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同学过来问你借铅笔,你会怎么办?过了一
会儿,他又来借橡皮
,你又会怎么想?再过一会儿,他又来问你借尺子,你又会怎
么想?(头一次被打扰可能没什么,第二次
可能会有点儿不耐烦,第三次就会很不
耐烦了。)
(3)教师小结预测的方法——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小结:同学们刚刚有的根据插图
进行了猜想,觉得老屋会帮忙;有的呢,根据
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了猜想,觉得老屋可能会不耐烦。联系
实际生活进行预测,
也是阅读童话故事的一种好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帮助我们感受得更深刻。那么,老屋到底答没答应老母鸡的请求呢?
(4)指名读第8自然段,说说结果。
8
预设:老屋又答应了。引导学生从“墙壁吱吱呀呀”体会老屋的破旧。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情节发展可能不尽相同。
小结:我们的预测
可能与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这并不是说预
测得一样就是好,不一样就不好。我们只要预
测得有根据、有道理,不管跟作者的
想法是不是一样的,都说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都是值得肯定的
。说不定,按
照你自己的预测去编造故事情节,又会有另一种精彩呢!那同学们,当你发现,故
事的内容和你的预测并不太一样时,比如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而你猜想的
是没有,这时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想法呢?
(6)学生自由讨论。
示例:老屋真善良、真有耐心啊,愿意一次次地帮
助别人。接下来会不会有更
多的动物前来呢,老屋会不会都答应了呢?
(7)指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7~9自然段。
4.品读收留小蜘蛛的部分,学习联系上下文进行预测。
过渡:残破的老屋挺过了风雨交加的
夜晚,让小花猫睡了一个安稳觉。熬过了
二十一天,让母鸡安全地孵化出了小鸡。这时候,老屋又说了句
——(学生齐读第
10自然段)“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教师引导学生
思考:这是老屋第几次说这句话?(第三次。)听到这句
话,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肯定又有动物需要老
屋帮忙了。)为什么这么想?(在
上面的故事中,老屋两次说了同样的话,都有小动物前来。第三次肯定
也是一样
的。)
(2)教师小结预测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进行预测。
小结:很好
,你们从前面的故事情节,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做了推测。预测故
事,就是要学会联系上下文。那下面的
故事情节,跟你们预测的是一样的吗?老师
来读一读——
(3)教师范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真的有小动物前来寻求帮助了!这次来
的是谁?(小蜘蛛。)那你们
觉得老屋会答应吗?为什么?(可能会,因为老屋答应了小猫,又答应了老
母鸡,
十分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应该会愿意继续帮助别人。所以老屋一
定还会答
应帮助小蜘蛛的。也可能不会,老屋实在是太累了……)
9
<
br>(4)指名分角色读第12~16自然段,说说结果。(老屋答应帮助小蜘蛛了,
还听小蜘蛛讲起
了故事。)
(5)师生交流。思考:在读这部分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猜想?
你的
猜想跟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示例:按照前文的情节,小动物们满足了要求后都道谢离开了。我的预测是
小
蜘蛛吃饱了就离开了,但是课文中小蜘蛛并没有马上走掉,它还给老屋讲起了故
事。
(6)教师相机点拨“偶尔”的意思。
预设:“偶尔”表明小蜘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吃饱”的,所以它才会一直待
在老屋里。 (7)师生交流。思考:小蜘蛛为什么会给老屋讲故事?(得到别人的帮助,
要力所能及地回报别人
。)
5.品读最后1个自然段,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预测。
(1)教师范读第17自然段。
(2)出示最后两个旁批,思考:这些预测是根据什么做出的?
①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
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因为相同的故事情节
出现了三次,这是根据前文做出的推测。)
②旁
批:估计老屋不会倒了。(因为“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这是根据
文中的词句信息进行的推测。)
(3)教师小结预测的方法——关注文中的重点词句。
小结:你注意到了“故事一直没讲完”
这句话,很好!是的,小蜘蛛一直陪伴
着老屋,一边补网捉虫,一边给老屋讲故事。故事一直没讲完,老
屋就一直不会倒
下。这给了我们又一个启示——预测故事情节还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
(4)
出示最后一句话和第1自然段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老屋的心态发生
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
化?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孤独、寂
寞。)
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满足、快乐。)
明确: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老屋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别人的感谢
10
和陪伴,它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而且,这种为别人付出的经历还会让它感
受到
自己的生命还有价值和意义,因为还有很多小动物需要它的帮助。所以,就算是小
蜘蛛的故
事讲完了,小蜘蛛离开了,老屋估计都不会倒了,因为它付出的爱心和收
获的爱心,让它的生命重新焕发
了光彩。
三、合作表演,总结方法
1.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有趣的故事。
2.集体回顾,总结方法。
过渡:阅读童话故事,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
猜想。通过
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哪些预测的好办法?
明确:(1)注意文章的题
目;(2)观察插图;(3)联系实际生活;(4)
联系上下文;(5)抓住关键词语。
3.
交流讨论,完成课后题第二题。思考: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
面会发生什么呢?仿照课文的
样式,写一写你自己的旁批。
提示:我读到 ,就猜到
,因为 。
四、拓展延伸,续写故事
过渡:通过文章的题目、插图、
文章的内容我们都可以进行合理的预测。想
想看,如果给故事换个结尾,老屋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呢,它
们需要什么帮助,老
屋又会怎么做呢?
1.和同桌交流讨论。
2.出示课件,学生根据文段内容续写故事。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蜘蛛的故事也
讲完了,它决定去找它的小伙伴去了。老
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示例:“等等,老屋!
”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冬天,行吗?外
面有凶恶的猎人,拿着猎枪,想拿我的皮围在他
的脖子上,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
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屋顶的灰哗啦啦地往下掉:“哦,哦,是熊宝宝啊。好吧,我就
11
再站一个冬天。”
嫩嫩的小草在老屋跟前发芽的时候,熊宝宝摇摇晃晃地出来了:“吼吼,谢
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五、丰富积累,作业设计
1.自
己找一篇小童话故事读一读,试着预测故事情节,并把自己一边读一边
预测的内容写一写。
2.把课文中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学会联系生活预测,懂得预测阅读的好处。
师:小猫高兴
地跟老屋告别了。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
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
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
方。”
师:同学们,当你们第一次读到这儿的时候,你们觉得老屋会不会答应?为什
么?
生:我觉得老屋会答应。因为课文中的插图告诉我们老屋很慈祥,应该是个好
人。
师:你很会读书,而且结合了课文插图。还有其他同学想说说吗?
生:我觉得老屋会答应。因为它已经答应过一次,可能还会答应第二次。
师:你也很会读书,根据前面的故事情节猜想后面的情节。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12
吗?
生1:我觉得老屋可能不会答应了,因为它要再站二十一天,时间太长了,它
可能坚持不下去。
生2:我也觉得老屋可能不会答应了,因为它正想倒下去,又一次被打扰,烦
死了。
生3:我也觉得老屋可能不会答应了,因为一次被打扰,不要紧,再次被打扰,
可能要不高兴了。 师:这样的猜想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你正在认真
地写作业,旁边的小明问
你借铅笔,你怎么办?
生:我会借给他,老师说过,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师:你是个乐于
助人的好孩子。那你继续做作业,过了一会儿,小明又来问你
借橡皮,你怎么办?
生1:我会借给他,要帮助他。
生2:我心里可能有点儿不太高兴,但还是会借给他。 师:你有点儿不耐烦了,毕竟你在写作业,又被打扰了,我理解你的心情。又过
了一会儿,小明又问
你借尺子,你怎么办?
生1:烦死了,不借给他了。
生2:他可能是故意的,不借给他了。
师:在自己认真做事的时候,一次次被打扰,大多数人都会不耐烦,所以刚才
同学们猜想老屋会
不耐烦,有没有道理?
生(齐):有!
师:所以读故事时,我们可以借助插图预测后面的故
事情节,也可以联系自己
的实际生活进行预测。两次被打扰,老屋可能会不耐烦,更何况这次老母鸡要老
屋
站多久?
生(齐):二十一天。
师:这么长的时间,老屋更有可能不耐烦了。故
事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请
一位同学给我们读读第8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屋到底有没有答应呢?
(学
生自告奋勇读第8自然段)老屋答应了吗?
生(齐):答应了。
13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老屋说的话。
师:是的,老屋最后答应了。故事的实际和有些同学想的一样,和有些同学想
的不太一样。不管怎样,
刚才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不过,我要来问问猜想与故
事实际不太一样的同学,当你们发现故事的内容
和预测不一样时,你们的心里产
生了怎样的想法?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想继续往下读。
师:对呀,预测让故事越来越有趣了,以后阅读时要多动脑预测。
生:我觉得老屋很了不起,很喜欢帮助人。
师:同学们真爱思考。那接下来,我们男女生分角
色来读一读老屋和老母鸡的
对话。联系刚才上一部分的学习,说一说,老屋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1:温和的。
生2:和蔼的。
师:那老母鸡的话呢?
生1:一开始要着急地、小声地请求老屋。
生2:二十一天后,老母鸡的话要高兴地读。
师:男生当老屋,女生当老母鸡,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赏析:预测,是阅读童话故事的一种方
法,也是阅读时动脑思考的一种乐趣。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预测是一个难点,其实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时将
自己放进去的
一个契机。品读故事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预测,教师不急于
做出评价,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在这部分的
品读中,教师引导学生
抓住“二十一天”,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预测,造成实际情
节与学生认识的冲突,能帮助学生树立个性阅
读的理念。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
上,让预测和实际不一样的学生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再一次体会
到预测的
快乐,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最后在练习朗读时,基于学生学习的基
础,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部分的学习,迁移朗读方法,学以致用,能让学生的学习过
程更为灵动,让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更扎实。
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并不难理解,教学的重难点主
14
要在教学过程中对“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贯彻,以及引导学生认识并探讨老屋
的生命意义。
首先,教学时,我主要通过读故事、猜情节的方法创设故事阅读情境,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让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一边读一边预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在预测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从而总结、
提炼出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经验,为学生后续阅读能力的
发展奠基。
其次,在品读课文时,我带领学生紧扣文本,通过分角色朗读、用自己的语言
交流
表述、小组表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形式,深入故事情境,把握角色情感,在各
种趣味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课
文,掌握方法,学会阅读,并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对故
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讨论交流,
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受到人文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最后,为
丰富课堂活动,同时也为检验学生对课文掌握的情况,我设计了“仿
写旁批”和“续编故事”两个小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充满了趣味性,每个学生理
解的角度也不同,他们的思路是活跃的、
开阔的,因此在师生互动中也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一方面,我
觉得教师对教材的
分析还应更深入,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体会分享、传达给学生,
使教学设计更合理
有效。另一方面,本单元课文因为语文要素是“预测”,因而并
不会提前布置预习,但学生还是会提前读
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他们的想象和推测容易受文本的限制。因而,我还要仔细斟酌
一下,怎样更好地运
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怎样通过语言上的表达技巧,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帮助他<
br>们打开思路,从而更好地体验“预测”的美妙滋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