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搭石》教学设计(完)
美容导师-3分钟演讲稿
5.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
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
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
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
献的精神
,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
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
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
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
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
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
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
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
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
)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
(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
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
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
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
的紧跟上
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
br>(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
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
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
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
“绰”又是
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
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
丽极了。)
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也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
出示画面:杨柳( )白雪(
)明月( )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
人们的欢笑的声
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5、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
画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
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
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
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
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
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
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
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
样的
情感?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
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
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
才相背而行。
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
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
学生站起身做
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
(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
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
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
不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
事。
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
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
美……这样的美还
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
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
中想象画面
”,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让学生抓住重
点字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和“让”搭石的一幅幅画面中,
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们纯
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
和快乐,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
特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