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5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不动产登记是什么意思-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
主要由《太
阳》和《松鼠》两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
绍清楚。
2.本单元重点
(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两篇文章都
是说明文,
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都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太阳》这篇文章,就运用了列数
字、
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松鼠》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性的语言
介绍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说明方法。
15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
握
“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
认识人类与太阳
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
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摄、殖
”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
“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
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
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
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1)
1.出示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大晴天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可是你知道关于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
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习生字生词:
(1)齐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易错字:殖 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段意。(出示课件4)
生总结,汇报
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特点
第二部分(4—8):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我们来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哪些特点?(出示课件5)
生总结、汇报
板书:特点:远 大 热
3.
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知道介绍传说的作用吗?(出示课件6)
生总结、汇报
师:介绍神话传说,增加文章的神秘感,引起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句,说说过渡句的作用(出示课件7)
生总结,汇报
生:“虽然……但是……”用这个关联词结束上文,引起下文“关系密切”
的介绍。所以,这是
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关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8)
生总结、汇报
第二部分是总分
总的结构,文章先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紧接
着就分段告诉我们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
太阳,雨雪的形成、风的形成、太
阳的杀菌能力和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
们这个美
丽可爱的世界”来结束。前后呼应。
四、作业超市(出示课件9)
1.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两遍。
2.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上网查找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出示课件12)
二、学习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2)
1.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呢?在前三个
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
句子。
生交流、汇报
师出示句子
(太阳离我们……也要飞二十几年。)
思考: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B.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句子,读出“远”,读出感情。
师总结: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
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了“远”的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太阳“大”的特点呢?生找句子,并汇报
出示句子
(我们看到太阳……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A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B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作比较。
3.体会描写“热”的句子:
A找出描写“热”的句子,说说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
出示句子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板书:列数字。
B读一读,读出“热”的特点
4.小结说明方法。
师:在介绍太阳的特点的时候,
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于理解。
三、学习4---8自然段,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出示课件18)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读5---
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A.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关资料图片。
B.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并做出评价。
板书: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形成风 杀菌
C.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的其他知识。
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天体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远 列数字 作比较
特点
大 列数字
太阳 热 列数字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关系密切 形成风
杀菌
16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
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
句的意思,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
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
生字。掌握“乖巧、
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
特点。
2.(出示课件1)(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2)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课件4)
(1)读词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你怎么理解?
(2)识记生字,掌握多音字。(出示课件5)
晃 huǎng( )huàng(
)
组完词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出示课件6)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
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再分别从面容、眼睛、
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
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
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
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出示课件8)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
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详
细描写了松鼠 ____、____ 、_____
、
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板书:外形特征
面容
----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出示课件9)
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
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
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
美丽可爱。这种写
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
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
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
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
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
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0)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
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
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出示课件13)
动作迅速而灵敏。 (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 (遮蔽)
游戏、玩耍。 (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出示课件14)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
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出示课件15)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 搭窝 (聪明 警觉 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
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 换毛 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
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8)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
面容---清秀
外形特征 身体---矫健
松鼠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胆小 活动时间 活动范围
性格特征
行动 储存粮食 搭窝(聪明 警觉 乖巧)
繁殖
生活习性 换毛
爱干净
准确生动的语言 合理清晰的结构 鲜明的事物特征 恰当的说明方法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目的,了解说明文。
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3.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会用说明性的语言说明身边的事物,正确运用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太
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谁来
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太阳、松鼠的什么特点?
生讨论并总结:
板书:说明事物的特点
太阳------远 大 热
松鼠------漂亮 乖巧 驯良
作者为了把说明对象交代清楚,就使用了说明文这种体裁。(出示课件2)
二、整体感知。
师:结合我们学过的这两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出示课件3)
师总结: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通俗易懂。
师: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会采取哪些
方法?
生讨论,并回答。(出示课件4)
师总结:
板书: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出相应的例子。
生总结并回答:(出示课件5)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出示课件6)
《太阳》一文就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
特点。
三、比较鉴别
师:同样是说明文,《太阳》和《松鼠》相比较,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生总结并发言(出示课件7)
同样是说明文,和《太阳》相比,《
松鼠》一文的语言更加生动。(出示课
件8)
师: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白,说
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性
的,《太阳》一文语言较为平实,《松鼠一文的语言更生动,描述更细致。
板书: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四、初试身手
我们明白了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也知道
了怎样写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试
着写一写身边的事物吧。
要求:选择身边的事物,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生自由选择,组织语言
师请
同学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提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及时做
出评价。
五、作业布置(出示课件9)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把《白鹭》这篇散文的2-5自然段改成说
明文。要改成
说明文,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白鹭的特点。然后选择恰当的说明
方
法进行介绍。
板书设计:
选材
说明事物的特点
写作方法-----
突出特点
习作例文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
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
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2.学习写说明文。
教学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1)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生自由答。
2.对,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
板书:鲸
展示鲸的图片
3.关于鲸,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出示课件2)
生自由回答, 畅所欲言。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读文章。(出示课件3)
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
1.为了让人们对鲸有很好的认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鲸进行了介绍:(出
示课件4)
板书:形体特点 种类 生活习性
2.理解句子,把握说明方法。
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
是鲸。(出示课件5)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鲸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总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鲸大的特点。
板书:作比较
作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6)“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
国捕
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十六万吨、两千吨、四万吨、十七米、十几头。”
数字、数字,还是数字,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 板书:列数字
)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说
明方法的
使用,使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突出,让人了解得更清楚。
为了说明事物,还有很多种方式,现在我们就学习另一种。
3.请同学们读《风向袋的制作》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8)
①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的制作的?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课件9)总
结: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作者采用
分条的方法进行介绍。这样条理更加分明,能让
读者很清楚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
过程。在介绍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板书:分条论述 列数字
三、整合
我们读了这两篇文章,也明白了每篇文章的
侧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
问题:(出示课件10)
①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两篇说明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出示课件11)师
明确:《鲸》侧重于介绍事物的特点,让人了解这种事物;
《风向袋的制作》侧重于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这两篇说明文,我们要
明白,不同的说明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明。
四、学以致用(出示课件12)
师:我们学习了这两篇课文,了解了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请
同学们仿照这
两篇文章的写法,写一个小动物。
生当堂写习作,并交流。(出示课件13)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文章,看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动物
什么特点。
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及时做出评价。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4)
1.
介绍一种事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突出事物的特点。
2.制作一个万花筒,并把制作过程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 种类 生活习性----作比较
列数字
鲸
分条介绍 --------列数字
习 作: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
简单的说明文。
2.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
趣。
教学重点: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
2.在介绍事物特征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在实
践中提升学生的
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出示课件1)香甜
可口的水
果、营养丰富的蔬菜、美观实用的电器、漂漂亮亮的玩具……
多美呀!你最喜欢什么?你了解它吗?想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板书:介绍一种物品
师:要把你喜欢的物品介绍清楚啊,就要用到前面我们前面学过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
大家还记得吗?
二、方法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学过的说明文——《太阳》《松鼠
》等,总结学过的说明方法及
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出示课件2)
2、出
示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物品,选材方面: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
文具或电器等。(出示课件3) <
br>提示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来写。运
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
方法。语言要准确、生动。写完后认真修改。(出示课件
4)
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
三、师生讨论归纳(出示课件5)
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介绍商品呢?让我们一起读读习作
要求,看看文中
给我们提示了些什么?
第一步:确定好要写的物品。
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的特点。
1、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
还可以介绍种类、产
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等方面的情况;
2、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
过程中应
注意的问题等等。
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出示课件7)
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点。
2、同桌间交流: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绍。
3、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绍物品时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
4、打算介绍同一物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点。
板书:突出特点
五、确定写作对象,为作文拟提纲并练习写作。(出示课件8)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提纲,包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出示课件9)
1、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纲,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写作,请同桌或写同一物品的
同学提建议。
2、用笔试着介绍你手中物品,注意,(出示课件10)
一、要有内容,二、要有顺序,三、要有说明方法。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展示优秀习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说明文。
板书设计:
选材
介绍一种物品
写作方法-----突出特点
五年级语文(上)
(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1.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sāi sè)到老树空(kōng kòng)心的缝(féng
f
...
èng)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2.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qiáng qiǎng)可以进出。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三、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氏(
) 殖( ) 拾( ) 歇(
)
抵( ) 值( ) 抬( )
竭( )
2.连一连,搭配词语。(8分)
吸收 溪流
密切的 身体
捕捉 疾病
清秀的 面容
治疗 热量
轻快的 四肢
横渡 鸟雀
矫健的 关系
3.在括号里写出与加点词意思相反的词语。(5分)
(
1)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
....
是( ),到处是( )。
(2)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 )的,又(
)
....
又( )。
4.选词填空。(4分)
激烈
热烈 猛烈 强烈
(1)松鼠好像很怕(
)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
耍、吃东西。
(2)会场上不时爆发出(
)的掌声。
(3)战士们冒着敌人( )的炮火匍匐前进。
(4)越是竞争(
),越是需要调整心态。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因为……所以……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
到地上来。
(4)(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
躲到树枝底下。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2分)
A.密切——紧密 B.繁殖——繁衍 C.机警——警觉
D.锐利——敏捷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
在
空中,变成云。
(2)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3)松鼠的爪子是那样
,动作是那样 ,一棵很光滑的高树,
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A. 漂浮
玲珑 敏捷 锐利 B.飘浮 玲珑 锐利 敏捷
C.漂浮
美丽 锐利 敏捷 D.飘浮 漂亮 锋利 快速
3.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5分)
A.列数字
B.举例子 C. 作比较 D. 打比方
(1)电视塔的形状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
)
(2)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 )
(3)科学家提出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4)我目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
肥猪那么重。
( )(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
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
..
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
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用加点的
..
词语写一句话)(3分)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用作比较的方式补充下面的
句
子)(2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
。
3.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修改病句)(2
分)
六、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
□长叶□开花□结果□鸟□兽
□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
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本单元的课文均是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句话是
叶圣陶说的。
( )
2.《松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
文
,又叫科学小品。
( )
3.《松鼠》一文从三个方面对松鼠进行了介绍:外形漂亮、性格乖巧、行为
占怪。
( )
4.说明性文章为了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通俗易懂,往往会
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 )
八、语文与生活。(6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动物名片。
1.蜜獾多在半夜外出,白天躲进洞里睡觉,并且居所从不固定。
2.它们长着坚硬而锋利的
爪子,挖“地道”睡觉自然不是难事,一条两米
长的地下走廊在它们的爪下只需十几分钟就能搞定! <
br>3.如果附近有现房就更好了。蜜獾很乐意找个现成的白蚁穴加以改造,如
果它看上的住处已经被
其他动物占领,那也简单——直接轰走对方。
九、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太阳(节选)(14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
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
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
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
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
射得到
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官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
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
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
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
变成气体。 (作者:张姑民)
1.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2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引用了《
》这一神话故事,用“引用传说”
的方法开头有什么好处?(4分)
3.选段分别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运
用了 、 、 、
等说明方法。(7分)
4.文中“盘子”“大火球”指的是 。(1分)
(二)动物的弄虚作假(16分)
佚 名
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
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
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
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们一下,立刻会装死,从
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
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
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①有人做过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
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其实狐狸本身装死的技艺更高。一次,一只狐狸被猎人
击中,它立即原
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不动,猎人以为狐狸已死,就暂放原处,
转到他处行猎。待到归来收拾猎物时,
狐狸早已溜之大吉,猎人上了狐狸的当。
蟹、虾、蛇、壁虎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
们有时会发现
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对
不
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
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
帅”,新的足还未长成原来的大小。
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极圈内的自狐、北欧山区的雪
兔、日本
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②如
雷鸟到
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
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果褐之
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
致的暗棕色羽裳。
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
“。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
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
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
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
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了美味。
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对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
其真面目。
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 ( )
(2)制造假的现象,欺骗别人。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1)“舍车保帅”一词在文中是指
。
(2)椿象、金龟子装死是为了
;蛇和壁虎施用分身术
是为了 ;苍鹭施用“行诈术”则是为了
。
3.文中动物“弄虚作假”的表现方式有 、 、
和
四种。(4分)
4.从全文看,作者对动物“弄虚作假”的方式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
方法。(1分)
5.从局部看,文中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6.全文说明的中心意思是( )。(3分)
A.
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
B.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
务必要注意到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
某一目的时,绝对不是简单地屈从或亳不掩饰其真面目。 <
br>C.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
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
人难以想象。
D.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对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
掩饰其真面目。
十、习作。
模仿本单元课文的写法,选择一处地方、一个物件、一株植物、一只小动物
等,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