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秦兵马俑-苏教版知识讲解
幼儿园教师格言-我的同桌作文600字
教学
要求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
.借助课文中的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
发民族自豪感。 <
br>1.结合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借助课
文中的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2.掌握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生字卡片,秦兵马俑的资料片。
来源学科网ZXXK]
一 揭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秦始
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
制作精巧、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
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
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
一篇佳作。(出示课文题目,齐读)
二 看录像,创设情景
1.仔细观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同桌听。
3.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纠正读音。
拱形 队伍 军吏 铜戈 擎着 马靴
或立或跪 模拟
3.理解词义,可结合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转战南北。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4.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
指名朗读课文,说出每自然段的段意
1.写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章的过渡段)
4.写将军俑姿态。
5.写武士俑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俑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有自己的形态。
11.写秦兵马俑的现实意义。
五
给课文分段,归纳各部分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出土于西安临潼。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秦兵马俑气势恢宏。
第三部分(第3~10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秦兵马俑是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
向我们介绍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
众多,个性鲜明,赞扬了中国悠久灿烂
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秦 兵 马 俑
秦兵马俑(西安临潼)
各种兵马俑的形象和姿态 绝无仅有
1.教学本课,可以直奔中心段落,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
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展开教学,迅速理清全文脉络,采用多种方式对“神态自若
、惟妙惟肖”等词语进行斟
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生动与准确。
2.要在朗读指
导上下足工夫,确保有效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始终随读书的全过
程,与文中的秦兵马俑们进行
一番零距离的接触,让书声琅琅的课堂显得情趣浓郁。教学时,
还应在点拨、过渡的语言上作好推敲,让
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3.播放秦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图像,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从整体上
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有关语句,以小导游的
形式来
体会、介绍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1.看拼音,写词语。
gǒng xíng(拱形) duì wu(队伍) jūn lì(军吏) zhàn
xuē(战靴)
tóng gē(铜戈) qíng zhe(擎着) xià guì(下跪)
mó nǐ(模拟)
2.查字典填空。
要查
再查
给加点的字选
部 首
音 节
的字
几画
择正确的解释
鸟瞰
.
目
11
7
kàn
yù
从高处向下看。②窥;视。
想要;希望。
②需要。③将要。
跃跃欲试
欠
.
3.给下面的字换一个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磨(磨合)
靡(所向披靡)
魅(魅力) 魁(魁梧)
俊(俊俏) 峻(严峻)
祥(吉祥)
详(端详)
憧(憧憬) 潼(临潼)
挚(真挚) 热(热情)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气势(恢宏)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昂首(挺胸) 目光(炯炯)
张(弓)搭(箭)
来源学科网
(跃跃)欲试 神态(各异)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古今(中外) (绝)无(仅)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了解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从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一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
的总数量;一号坑的长、宽、
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部分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投影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①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
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
服。②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来源学科网
三
学习第三部分中的过渡段(第3自然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句子前半部分
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
型众多,个性鲜明。)
(2)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
学习第三部分其余段落(第4~10自然段)
1.提出要求。
这一部分具体叙述了
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
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
4.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
在队伍前列”和“神态自若”等
词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
“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及对穿着、武器的描写中,体会
武士俑威武
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勇猛善战的特点。
(4
)其他兵马俑特点: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
壮,肌肉丰满
,跃跃欲试。
5.在充分交流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注意句式:有的……好像…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
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造句。
7.有感情地朗读第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来源学科网
五 学习最后一部分(第11自然段)
1.这一部分写了什么?与第一部分是怎样呼应的?画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绝无仅有的”相
呼应。)
2.找出这两句中的一对同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为我国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而感到自豪。
六
总结全文
1.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出我国
古代
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秦 兵 马 俑
1.创造看的机
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
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
绍,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
有关兵马俑的录像……这一切,都
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视觉材料,让学生在
看的同时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2.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
问。”有问题是思维活动积极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所以应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
来,学
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
文共介绍了哪几
种类型的兵马俑,并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教
学完第十自然段,让学生模仿
“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这些都能锻炼学生口语能力与总
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创造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
作,浏览拓展阅读中的文字及图片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
们的特点。
这个过程意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把自
己的探究结果,与语文课
上所学的知识整合,并动手制作成演示文稿,然后在向同学们汇报时,
用演示文稿展示学习收获,这样可
以使同学们用眼、用耳分享其学习成果。
1.按原文填空。
(1)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
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
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2)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①金华城和罗甸相距大约5千米。
②出金华城大约5千米到罗甸。
③从罗甸到金华城大约5千米。
(1)从东直门到燕莎商场大约2千米。
出东直门大约2千米到燕莎商场。
从燕莎商场到东直门大约2千米。
例:①小明说:“这期《少年导报》上有两篇文章很好,我特别爱看!”
②小明说这期《少年导报》上有两篇文章很好,他特别爱看。
(2)同学们问:“范叔叔,你画画儿有什么窍门儿吗?”
同学们问范叔叔,他画画儿有什么窍门。
例:①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②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3)这里的风景这么美,真叫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3.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一般的“看”的:见、瞧、视、睹等。
(2)表示已“看”到的:看见、见到、看到等。
(3)表示向远处“看”的:眺望、瞭望等。
(4)表示向上“看”的:仰望、仰视等。
(5)表示向下“看”的:鸟瞰、俯视等。
(6)表示向周围“看”的:环顾、环视、巡视等。
(7)表示“看”全身的:打量等。
(8)表示偷“看”的: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9)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10)表示集中精力“看”的: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11)表示斜着眼“看”的:瞟、斜视等。
(12)表示愤怒地“看”的:瞪、怒视、怒目等。
(13)表示略微“看”的:一瞥、浏览等。
(14)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15)表示恭敬地“看”的:瞻仰等。
1.秦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陪葬陶兵马俑的
埋葬坑。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安塞西杨村南,秦始皇陵园东垣
外1225米。建于秦统一前后。公元前2
06年项羽入关时陵园被焚毁。1974年以来试掘了
四个坑,面积共25392平方米。除4号坑是空
坑外,余三坑均是坑道式土木结构地下建筑。陶
俑、马、战车的样貌、大小皆仿照真物制作。俑通高1.
75~2米。均为武士俑,披铠甲或着战
袍。俑、马原都有彩绘。战车木质已朽,可辨是单辕、双轮。陶
马、俑、战车组成了坐西向
东、排列有序的威严军阵,可能象征守卫陵园的宿卫军,或者是送葬军阵的模
拟。
2.秦始皇陵有那么多兵马俑的原因
这得从俑的作用说起。中国古代社会有用活人陪葬
的习俗,即主人死了,他的奴隶必须随
主人一起入葬。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活人殉葬的制度被废除
了。于是就出现了用陶土或
木头做成人形,当作替身,随葬地下,这些替身就称作俑。
俑能充
分反映主人生前的地位、权势和威严。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在
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他的陵墓也要反映出他生前的业
绩。那么多的兵马俑作陪葬,展现了
秦军的编制、装备和战争阵法,向人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
壮阔的军容阵势,为人们研究那一时期的军事史
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学生带
入意境,是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2.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抓紧语
言文字,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习表达,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3.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
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
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2.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
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秦
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
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
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
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
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
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
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
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
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一 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是哪八大奇迹?(生讲述世界八大奇迹)
2.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生齐读课题)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去了解
一下秦兵马俑吧!(学生一起浏览秦兵马
俑及有关背景资料)
4.点击视频观赏秦兵马俑录像。 学生看录像后谈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世界八大奇
迹的介绍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初步了
解秦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对秦兵马俑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
础。)
二 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根据学习要求,初步感知,了解梗概。
学生点击“课文内容”浏览课文,结合相关资源进
行自主学习。
2.交流。
3.通过自主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学收获。
(设计意图: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
,让学生广泛浏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初步了解
秦兵马俑恢宏的气势和精巧的工艺以及相关的背
景资料信息。)
三 再读课文,大胆质疑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针对课文
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的问题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整理
质疑内容。
2.学生在初学文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的问题进行质
疑。
3.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发表于BBS。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培
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类问题,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有明确的目标。)
四 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及秦兵马俑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质疑,下节
课我们就要通过数字化教学
平台进行阅读、交流来解决它们。
一
回首秦俑,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走近了秦兵马俑,你知道了什么?
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秦兵
马俑真是太伟大了!这么多的秦兵马俑能做得这么完
美,简直是不可思议。
生2:我知道秦兵马俑的规模很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3: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聪明啊!做出这么精美的兵马俑,我真想现在就去看一看。
师:举
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
总理希拉克说:“不看
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今天我们班学生组成的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
将再次出发,到这神奇的地下
王国去看一看。
二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
1)引导: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自
由读第2自然
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了这些
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联
想到了什么?可随手写下来,读后交流。
(2)点击“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欣赏三维实景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品读语
言,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启发、引导,提供网络资
源,让学生走进意境,构建秦兵马俑的规模
宏大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大量的
图文资料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学习第4~9自然段。
师:是啊!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是不
是单凭这就被称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了呢?(不是的,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还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9自然段,说说文中
列
举了哪些兵马俑类型?( 学生自由读第4~9自然段,交流文中列举的兵马俑类型)(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车兵俑、弓弩俑、马俑。)
师引导:这么多的兵马俑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
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仔细
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老师把课文内容存到了电脑的数字化
平台里,并且
配上了图片,在图片下面还有兵马俑的说明。老师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图片,然后
找出
自己感兴趣的多读一读,最后在全班交流。
(1)学生在平台上看图文。
(2)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兵马俑资料。
生1:我要说的是将军俑。(该生把第4节读了一
遍)我通过看图文资料知道了将军俑威风
凛凛,沉着镇定。
师:请同学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2:我觉得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
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真
是神气啊!
生3:作为一个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这个将军俑真是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师:
大家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名
读课文,并请同学
评价)
师:是啊!秦兵马俑中的将军俑威风凛凛,指挥若定,大将之风一览无余。在他的带领下,军<
br>队所向披靡。在这么多的军俑之中除了将军俑外,课文还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生: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俑、马俑。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用刚才学
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重点学习,看看图,读读
课文,体会体会它们的个性特点。
师: 选择学
习武士俑的举手。谁来说说体会?还有吗?读出体会也可以。现在想介绍武士
俑的起立一起读。(评价:
英勇无畏、整装待发)还有交流其他兵马俑的吗?……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
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
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
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
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
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
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
主的气氛中生
动活泼地学习。)
3.学习第10自然段。
(1)引导过渡:每一
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
异。引读第10自然段,兵马俑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
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走近 ,似乎 。
(2)(读后师引导)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
(3)生点击视频,观看兵马俑的各种神态。
(4)看完后老师深情地描述导入。
这么多的兵马俑,这么多的神态,它们“有的凝视远方,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一句后
有省略号,
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兵俑还有许多不同的神态。
师:谁能用“有的……好像……”的句式来仿写一下?
生1:有的微闭上眼,好像在打瞌睡。
(其他同学大笑)
师:大家笑什么?
生2:秦兵马俑模仿的是秦始皇率领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兵俑怎能打瞌睡
呢?
师:嗯,大家说得有道理,那怎么修改呢?你想好了没有?
生1:有的微闭双目,好像在养精蓄锐,作好下一场战斗的准备。
师:你真棒!
生
3:刚刚我看到一幅画面,上面有两个兵马俑,由此我想到了有的兵马俑围坐一团,好像
在商讨国家大事
。
生4:有的兵马俑头靠头,神态严肃,好像在传递军中重要情报呢!
师:这一段具体介
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加
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
神勇的勇士威武不屈、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
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
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
与辛酸……正是作者独具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
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让我们读出
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了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5)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
学习,人人发表看法。激发
学生学习欲望,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
表达能力,强化了
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创新精神。)
(6
)师引导: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们激情澎湃,满肚子的话正无处可说,
此刻正好有
一个宣泄的途径。)
来源学+科+网Z+X+X+K]
三 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
br>教师引导: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也是心情激动,由衷地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哪!的确,秦兵马
俑惟
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
示了中华民族的
强大力量。
四 课外拓展、学生搜集资料
1.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网络资料解决与秦兵马俑相关的其他问题。
2.组织交流。
(设计
意图:学生围绕问题,发挥网络优势,对网上资源进行搜索、浏览、整合,扩展知识面,
进一步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这样,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全面的了解,课内的知识得到扩展与延
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