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公共场所标语-2016高考分数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总
的指导思想上,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
新的理念、新的精神。为了让教师们更好了解、准确把握这册教材的
编辑意图,现从以
下几个方面做些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教材的特点;三、学习目标;四、教
材的编辑意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
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六大部分
组成,并附有两个生字表和。
第一部分是入学教育。
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13课、四个复习)
第三部分是识字。(识字8课,分为两组)
第四部分是课文。(课文20篇,分为四组)
第五部分是语文园地。每组识字和课文之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第六部分是口语交际。每个语文园地后面安排一次口语交际。
最后一部分是两个生字表和一
个汉字笔画名称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
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有100个;汉字笔画名称表列举了20
种基本笔画。
二、教材的特点
1.
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
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
习惯等方面做好
奠基。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
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
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
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
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
了语文能力的整
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2.科学性
内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
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
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也是与孩子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的。像“爸、妈、我”等。;要
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我们应该实行认字分开
,多认少写。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如《我多想去看看》
表现了爱国的主题;
《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
的
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
4. 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
拼音、认识汉
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
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
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
“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5. 适用性
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学习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
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
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1
2、识字与写字: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⑷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⑴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⑷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⑴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⑶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
四、教材的编辑意图及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共四幅图,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和“良好的读写习惯”
为主题。
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几幅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
可以引导
学生观察画面,讲述自己的感受。另外,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把观察
画面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认识校园,初步明确学校常规,如:课堂上怎么坐、
怎么举手发言、怎么读书,都要指导学生模
仿图画练一练。尤其是读书、写字姿势,在
之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训练,一直到学生养成良好学
习的习惯为止。有的老师
从一年级起,每到写字,就和孩子们一道念歌诀:身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
,手离
笔尖一寸。每当有学生看书姿势不正确的时候,老师也总是温馨地提醒和指导:身体坐
正
,书本端好。这种持之以恒地培养,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终身受益的,老师们不要
因为赶进度就淡化了
。
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展示了开学之际校园内外欢乐、有序的场景,通过
观察
画面,讲述图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
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老师提示浇花、扫地的孩子,借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一些常
规,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为学校和班级做
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
习内容和形
式,养成专心听课、积极发言的习惯,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
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把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并注意讲述与模仿相结合,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特别强调:养成教育要常常提醒、
不断督促检查,特别应注意幼、小过渡,在培养学生
良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
第二部分:关于汉语拼音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仍然把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在前面。这样编排,
一是考虑汉语拼音
能帮助识字,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识字的工具,就可以独立识字,这样便为学生自主学
习创造了条件,二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学生正音,进而推广普通话,所
以仍然把
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在本册教材之首。
2
这部分教材把学习的内
容(拼音、短语、句子、儿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每课都有一
幅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借此图学拼音,培
养观察能力,发展儿童语言,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拼音,其次是识字,再次是儿歌。
1—2课学习6个单韵母及2个声母(Y W),通过观察,先让学生说出相关的音节,
掌握
发音的方法,读准四声,借助儿歌和图形识记字形,了解yi wu yu 整体认读。
3—4课
学习8个声母,认识8个生字,会读儿歌,掌握拼读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
音两连猛一撞),学习生
字,只要求认识,结合语言环境和情景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
书写,不作字形分析,整体识记。儿歌主要
是巩固拼音,只要求熟读,为了激发兴趣,
加强记忆,可配上动作表演读。学习情景图中的词语时,可以
让学生观察想象,用上这
些词语编1—2句话的短故事,这样可以把巩固拼音,识记生字,发展语言综合
起来学
习。
5—8课学习13个声母,认识22个汉字,9首儿歌,学习方法大致相同,但要
解决好四
大难点:第一是三拼音节怎样读怎样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 q
x”与“ü”的拼写训练;第四是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重点要加强拼读音节练习。
9—13
课学习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6个整体认读音节,认识40个生字,5首儿歌,
一些句子。要加强分
类复习。
学拼音,要求读准声音、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
母,韵母和音节,根据具体情况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同学能过好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
只有在课后的学
习中不断巩固。
第三部分: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方面: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400个
。本册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
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
识字,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
要求认225字。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其共同的新亮点是识字
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
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在教学中,可适当渗
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首选“字理识字”
方法进行识字,它符合汉字构形规律、
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识字教学规律,还可有效减少
学生错别字的产生。因为在汉字中,象形字的数量不多,
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
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符号造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
象形(指事)字的组合,“字理识字”把象形、指事字看成是最基本的字,教好了这些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势如破竹了;在“字理识字”的基础上再借助已有的知识采用
“加一加,减一
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进行识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生活在识字,因为有情境,一次
认记的少,学生往往认得清、记得牢。
集中的8课识字课,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其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在韵文中识字,感受古典的语言美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
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
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优美
的意境带给学
生无穷的美的感受,而朗朗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相类似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2、按造字规律识字,体会古老的汉字美
识字(
一)中《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可谓匠心独运。
一幅小鸟图、一个甲骨文
汉字“鸟”、一个现代汉字“鸟”,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
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
隐隐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老师要充分
利用这些图画,教好这些基本字;后面识字(二)中相似的《
日月明》一课“日月明,
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的教学就容易多了。
3、生活情景中识字,领略真实的汉字美
3
《在家里》
、《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
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与儿童的
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
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更容易
让孩子喜欢识字,愿意运用汉字。
写字方面:
写字教学策略: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
扎扎实实地训练。提倡每节课动笔。写字
指导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以扶为主
a.观察田字格,认识田字格,知道如何观察字的大体位置;
b.认识笔画,了解笔画规则;
c.着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d.教师范写;
e.学生练习;
f.交流反馈。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扶放结合
a.引导观察、发现:一年级上学期要写的100个字都是独
体字,着重要观察字的摆放
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b.强调教师范写,边说边写。如识字(二)第2课,93页“尺、毛”。
c.注重练习、反馈。
第三阶段:互帮互教,以放为主
a.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找规律。
b.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c.学生练写,反馈。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使用。
第四部分:关于阅读教学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要树立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拓展性阅读三种阅读教学观。
低年级阅读
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要
重视朗读指导,每次于朗读都
要有不同的要求,形式要多样,要体现层次性,还要注意
范读,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还可以带着读。 <
br>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已的看法,而且愿意与他人交
流,只要没
有方向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这样可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还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活跃思
维。例如“雪化了是什么?”学了《四季》后,说说你喜
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画一画。
要引
导学生积累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读,背课内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读课外
书中的好词好句,发现
学生说出了比较好的句子特别是本书上没见过的句子应及时表
扬,让他介绍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学习古诗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鼓励学生借助图画
阅读,可
以猜读,跳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别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
语文的成就感。课例:《爷
爷和小树》、《小小竹排画中游》、《影子》。
第五部分:关于语文园地及课后练习
语文园地的特点:自主性,实践性,弹性。
培养学生的能力:认识能力,想象能力,辨析能力。
课文园地中的题目和课后练习的题目,主
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可以合作交流。
遇到难题可以向同学请教或一起讨论,做完之后同桌或小
组交换评价,订正。在学生练
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辅导,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要有的放矢进行
指导。
课后练习:
4
汉语拼音:每课没编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主要体现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
际,适当编写一些练习题。也可以订购《语文练习
》用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识字课和课文:每课都有练习题。练习的内容包括“读、写、认、背、说
、找、连、猜、
填、比、画、看”等形式,而且都是以“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等图标提出练<
br>习的内容,尽量避免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
到十分亲切
。同时“我会”二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他
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有的题
目没有题干,教师教学用书中提示了练习的目的。(如91
页的“我会说”,要求学生学习用合适的量词
说图上的事物。)
如《比尾巴》课后练习“读读画画”,读动物的名称,给动物画尾巴,学生非常感兴
趣,
个个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如《影子》课后练习,“我会说”,“我的前面——我的后面
——
我的左面——的后面——”这样的练习想象空间比较大,答案多种多样,学生能在
快乐学习中掌握方位。
课例:《语文园地一》中的“读读说说”和“我会认”、《语文
园地三》中的“看看读读”、《语文园地
六》中的“我会连”和“读读说说”。
第六部分: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就是在一定的情境
中,人们用口头语言,我说你听,你说我听,交流思想,沟
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助的言语活动。口
语交际的种类有话题式交流、活动式交流、
想象式交流。
本册教材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都在
每个语文园地之后,每一次交际都配有图画,但图
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有趣的游戏》配的三幅图
起到提示性、辅助性的作用,教
学时可参考学生的实际,说说自已做过的游戏,有必要时,可提前安排学
生进行游戏活
动,再现情境。如《这样做好不好》配有两幅图,这两幅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
br>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讨论怎样劝说践踏草坪的小
朋友和不注
意节约用水的阿姨。
口语交际过程中,老师也是参与者,要用自已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对交际
的过
程适时调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
定表
扬,让学生感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语病要及时纠正,尤其要引导
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太好到说得比较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