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日本亚马逊网-长城的诗歌
2016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叶 斌
一、教材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简易方
程(二)、几何小实践、问题解决、总复习。
二、教材分析:
1、复习与提高
先对第九册的主要内容——小数的乘除法进行复习;再给出方程“a
(x+b)÷
2=c”的解法,在复习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基础上同时为第十册所要用到的方程做
好准备;新学内容——面积的估测:将图形近似地看作可求面积的多边形,从而
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
最后介绍了自然数的概念,给出了自然数的两个基本性
质并总结了自然数概念的多种含义。
2、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分为“正数和负数”、“数轴”两个部分。
“正数和负数”:先从气温和海拔两个例子出发,介绍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其后引入正数和负数
的概念;再从海拔、收入支出、向东向西行走等多种角度给
出“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的具体应用。练习册中也给出了大
量实例,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数轴”:从数射线出发
,通过对数
射线的延长得出数轴,给出数轴的画法;并将关于数射线“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
总是
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的结论推广到数轴,以便使学生能够“借助数轴
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简易方程(二)
本章内容是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延续,主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
相
关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行程问题”
等最基
本问题的方程解法,特别强调了在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等量关
系”的关键作用,并要求学生能
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
题。本章仅涉及两步方程的内容,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
代数方法来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
4、几何小实践
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长
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关于体积的概念,教材
按照学生学习体积的认知结构,用国际上普遍采用
的、较为先进的方法进行教材
的设计。此外,本章给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长方体
、正
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探究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安排了初步的
组合体的体
积与表面积计算的内容。
5、问题解决
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实<
br>践、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主要包括“行程问题”、关于表面积的问
题、可能性等内容
。其中“行程问题”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推广,着
重体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想方法;关于表
面积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有关包装的问题,利用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关于可能性的学
习,给出了
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
的结
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时是不一样的。”
6、整理与提高
本册教材是
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本教材,因此有必要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
进行回顾与整理。将所学内容分为数与运
算、代数与方程、图形与几何、统计初
步四个方面,从而对小学数学内容进行梳理。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
便
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能解ax÷2= b a(x+b) ÷2= c 类型的方程
。
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初步掌握“通过将图形近似地看作可
求面积的多边
形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估测”的方法。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的有
关知识、了解自然数的六种含义。 <
br>2、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知道正、负数
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
意义的量。0在正负数中的特定含义。
会识别正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海
拔高度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数轴,知道数轴与数射线之间
的关系,会画数
轴。
3、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从不同角度探
究解题的
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
关系,
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
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在理
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
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知道相遇问题的特征,
并理解相遇问题中数量
之间的关系。会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并会检验。知道<
br>追击问题的特征,并理解追击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追击问题中的等量
关系列出方程解应
用题,并会检验。知道盈亏问题的特征,并理解盈亏问题中数
量之间的关系,会抓住题目中不变量,以不
变量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并会检验。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正
确寻找“和
倍”、“差倍”、“和差”应用题的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
单实际问题。
4、知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通过学生动手建立量的守恒,即
体积守恒性的经验。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通过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积
木来认识立方厘米。初步
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米,掌握立方厘米、立
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关系及进率.
会
进行体积单位的改写。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通过长方体和正
方体面、棱、顶点的对比教
学,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过程,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
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将组合体切割成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会计算简单
组
合体的体积。会求正方体的表面积。使学生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升、毫升,学会
容积的计算。
使学生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认识容积单位和体积单
位间的关系。会让学生求物体的容积。
会用量具测量体积。
5、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高用方程、算术法解决实际问<
br>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使学生探索并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动手动
脑,培养学生合理归纳、分析的能力,进
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利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知道单位体积
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探究
事物的规律。通过游戏,借助树状图或表格等辅助工具,有条理地分析,无遗漏、
无重复地 枚举出简单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6、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和减法 ,除法运算性质及商不
变性质.熟练运用所学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理解等式、方程、方程的解及< br>解方程式的含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文字题。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意义。
知道垂线和平 行线的意义,能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角和角的分类,
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知道所学的三 角形、四边形的特征。知道各种三角形之
间的关系和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的含义。
2、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含义。
3、数轴的三要素。
4、熟练掌握用公式变形或方程解的二种方法。
5、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未知数。
6、理解相遇问题、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并会列方程解答。确定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7、 理解盈亏问题中的以不变量 为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确定盈亏问题中
的等量关系。会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8、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比较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9、探索长方体 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公式的推导。
10、将组合体切割成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并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合理切割,
找准尺寸。熟练的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将组合体合理地补成一个基本形体,
分别计算补成的形体 的体积和补进形体繁荣体积,然后再相减”的方法求组合体
的体积。
11、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
12、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13、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理解容积的含
义和升、毫升的实 际大小。会求物体的容积。
14、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15、线和角的含义。画垂线,平行线。
五、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 4)班,五(5)班的数学教学。五(4)班的学生人数为
36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也较强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
也有个别学生的思维能力则相对弱些,他们不求上进,作业拖拉情况严 重。五(5)
班大部分学生情况比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
个 特点,本学期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所偏重,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
学期要继续着眼于学生学习 乐趣的培养,继续做好辅导差生工作。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进行有条理地教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及时反馈学习困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辅导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
5、不断汲取各类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日期
2.16~2.18
2.19~2.25
2.26~3.4
3.5~3.11
3.12~3.18
3.19~3.25
3.26~4.1
4.2~4.8
4.9~4.15
4.
16~4.22
4.23~4.29
4.30~5.6
5.7~5.13
5.14~5.20
5.21~5.27
5.28~6.3
6.4~6.10
6.11~6.17
6.18~6.24
6.25~6.30
教 学 内 容
一、复习与提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⑴;方程⑴
⑵ ;面积的估测⑵ ⑴ ;自然数⑴
二、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⑴⑵
⑶⑷ ;数轴⑴⑵⑶
三、简易方程(二):列方程解决问题(三)⑴⑵⑶⑷⑸
⑹⑺⑻⑼⑽
小总结⑴
;列方程解决问题(四)⑴⑵⑶⑷
⑸⑹ ;机动⑴;
四、几何小实践:体积⑴⑵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⑴⑵⑶ ;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⑴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⑴⑵⑶ ; 组合体的体积⑴⑵
期中复习⑴⑵⑶; 期中练习⑴⑵
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⑴⑵;
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⑴⑵ 小练习⑴
表面积的变化⑴⑵⑶;体积与容积⑴
⑵⑶ ;体积与重量⑴ ;机动⑴
五、可能性: 可能性⑴
可能性的大小⑴⑵⑶ 可能情况的个数⑴⑵
机动⑴;
六、总复习:数与运算 练习一⑴⑵⑶⑷
方程与代数 练习二⑴⑵⑶ ;
图形与几何 练习三⑴⑵⑶⑷; 机动⑴
统计初步 练习四⑴⑵⑶;机动⑴⑵
期末复习、练习
学期结束
备注
开学
清明
五一
六一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