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教材分析
吉林医药学院-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 全册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共六个单元,其中穿插了3个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如图:(知
识树)
在
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紧
密,分数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
础,分数加减法和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
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空间与图形安排的是长方体、正
方体;统计与概率安排
的是折线统计图;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册安排了3个综合应用,分别是
:
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和发豆芽。
二、教学目标:
全册
的教学目标见教学参考书8—9页。单元教学目标见教学参考书各单元
前面的介绍。在这里不再一一提示
,但是各位教师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
握教学目标,教学才能不偏离方。
三、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突出所学知识的价值取向。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二部分
各单元教学内容说明及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分数
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由于分数比整数更抽象,它的意义、
读写方法、计数单位及计算法则上都与整数有较大的差距,是数概念
教学的一个
难点。因此教科书在编写时把分数的认识分成两个学段设计,第一学段安排在三
年级
上册,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和直观图形,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认
读简单的分数,本册教科书是
在进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一次系统地
认识分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分数
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突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重视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
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效地利用学生原有认知
基础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
让学生经历对分数的探究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分散难点,突出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把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安排在约分之
前,把公倍数的最小公倍数安排在通分之前,这样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沟通知
识的相互联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以下
几个问题:
1.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活动,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2.注意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3.紧紧抓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4.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各小节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部分内容,这些内容
都是认识分数的最基本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的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为认知起
点,研究把许多物体看
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问题,也就是进一步认识了单位“1”
及分数单位,并且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从而获得对分数意义的深层次的认
识。
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分数的数学情境,为单元教学启动学习动力。
3个例题的作用分别
是:例1教学分数的意义,例2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3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1从分月饼的“分”字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教科书把分一个
月饼和分一盒月饼对
比安排,通过这样的对比应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的学
习。
这里分1个月饼是学生原有认
知基础,通过分1个月饼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
因此本册教科书的重点不是放在平均分上面,而重点引导
学生理解前一个问题是
把1个月饼看作一个整体,而后一个问题是把8个月饼看作一个整
体,从而初步
认识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的现象。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分月饼的过程,联系前
面
平均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应该怎样分,把8个月饼
平均分成4份又该怎样分。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比较两次分月饼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接着教科书用分熊猫这个素材,让学
生体会同样是6只熊猫,由
于分的份数不一样,每份的熊猫只数也不一样,使学生理解分的份数与每份数
的
关系,感受每份数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科书还通过后面的“试一试”的活动,
让学生理解
由于拿的小棒的数量不一样,因此分出来的每份的数量也不相同,如
都平均分成5份,拿5根小棒的学生
分出的15是1根,拿10根小棒的学生分
出的15是2根,拿15根小棒的学生分出的15是3根……
同样是15,15的
15就比5的15多一些。
这样揭示单位“1”在分数中的作用,能使学
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
刻。在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教科书以定义的方式归纳分数的
意义,
并教学分数单位,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关注试一试后面关于分数意义的介绍;
分数单位的介绍,对于分数单位的理
解和掌握比较重要,为后面分数大小的比较作准备。
例2
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
对这个关系的探讨,使学生对分数
的意义认识得更加深刻。
教科书从舞台的情境图入手,让学生发现同一个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
br>解决,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直观地让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教
科书用“议一议”
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才对分数和除法的
关系进行归纳。
.在教学时,要突出学生对分数和除法关系的探讨过程,尽可能地启动学生原
来掌握除法和分数的意义来思考两者间的关系。在探讨过程中要突出一些关键性
问题的引导,比如“用除
法怎样表示”,“用分数又该怎样表示”,“从‘1÷3’
和‘把1 kg平均分成3份’,都可以表示
13这个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通
过这些关键性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3是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解决
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
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渗透了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要注意的是这道题都是把许多动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并且传递了丰富的信
息。学生还可以 用鸭的只数与兔的只数比,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23与
32的联系与区别,还为后面的学习内容— —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学习做了一定的
准备。
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大小比较”是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对分数的进
一步研究,主要从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子相 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两
个方面进行研究。
例1是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教科书提 示了两种比较大小的方
法,即画图比较和用分数单位比较。
这两种比较方法中,前一种方法直 观,后一种方法要用到数学推理。这两
种方法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可以用画图 法直观地理解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的现象;而基础好的学生,通过
“ 1个14小于3个14,所以14比34小”的推理过程,不仅能理解这种比
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还能通 过逻辑推理,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教科书这样编排,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 ,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生 动的、
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教学时,不要强求用画图法或是用分数单位的比较来理解分数大 小的比较方
法,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学生探究前,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比如复
习分 数的画图方法,复习分数单位的相关知识,用这些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
基础,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方 法的选择提个醒,让学生意识到能把这些方法应用
到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这样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 体作用,也发挥了教师的
引导作用,通过两种作用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2 是比较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体现的是取相同的份数分的份数
越少取的那部分越多这个道理。学生 理解这个道理显然比较难,所以教科书在编
排时采用了画图比较的方式,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直观的线段图 中,帮助学生理解
并掌握这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画图比较时,要强调两条线段的长度是一样
长的,只是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份数的长度也不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
地掌握比较分子相同的 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两个例题的教学中,都要强调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比
较两个分数的
大小,尤其是例2,如果是用封闭图形来表示单位“1”,要强调两个封闭图形
要
完全一样,如果是用线段来比较,要强调两条线段的长度一样,在这样的基础
上才能够探索出科学的比较
分数大小的方法。
为了突破例2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可以用一些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思考,
比
如同样是一块月饼,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一些呢?还是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
一些?从中让学生理解总数
同样多的情况下,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少这个道
理。
练习二,1题发现数轴上述的大小规律;2题不要只满足比较出大小,要引
导说出理由。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也是分数的认识的一个内容,主要是对所学的分数进行分类。教科书用“操作——观察——分析——填表”的编排方式,让学生经历分数
分类的全过程,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来主动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例1时,要强调题中的分数都是以1个圆为单位“1
”,这样学生才能
直观地认识有些分数比单位“1”大,有些分数比单位“1”小这个现象。
在例1的教学中,“涂色——观察——分析——填表”的过程应该设计在一
个教学流程中完成,但是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涂色操作进
行思考,从涂的色不满一个圆、一个圆和超过一个圆的
操作中抽象出比1小、和
1相等和比1大的数学现象,并且分析这些分数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活
动中要求学生把操作活动与思维结合起来,边操作边思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
学习效果。注意
:教材处理分类填表时就关注了真分数、假分数与于1的大小关
系。
练习三的4题完成填空后应及时拓展成如果分子用x表示,分母用y表示
(x、y是不为0的自然数),讨论:当x>y时、x=y时和x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对分数的规律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性质也是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主要依据,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整个
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
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包括两个例题,作用分别是:例1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例2是
分数的基本
性质的简单应用并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联系。
例1从办数学小报
这个情境入手来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选择办小报这个
题材,一方面是学生有办数学小报的生活经验,另
一方面是因为小报的形状是长
方形,与下面折长方形的纸的情境吻合,能把整个活动情境连接在一起,有
利于
教师组织教学。
.教学时,可以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分子、分母不相同,但分数的大
小
相同的一些事例,激发起学生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欲望。比如“丁丁分1个月
饼的14给爸
爸,分1个月饼的28给妈妈,丁丁分给爸爸妈妈的月饼是同样多
的吗?”这些事例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前提下,再
来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探究分数
的基本性质的过
程中,操作、观察、思考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把操
作、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动用多种感官来主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总结分
数的基本性质时,要引导
学生理解为什么要“0除外”。让学生理解分子、分母
同乘0时,分母就变成0了,违反了分母不能为0
的这个规定,所以在分数的基
本性质里,特别强调“0除外”。
例2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简单应
用,通过这样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和
约分、通分的联系,
为下一节学习做准备。
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特
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想“要把
分母4变成8,分母应该扩大多少倍?那么分子应该扩大多少
倍,分数的大小才
不变呢?”使学生明白另一个数扩大多少倍是受前一个数扩大多少倍制约的,只
有把前一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决定后一步怎样办。学生的这种逻辑思维顺序是
学生应用好分数的基本
性质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练习四中的练习题不要只满足学生怎么解答,要引导学生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
么解答。7题趣味性和实用性,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满足两个条件(每人分的
同样多和猪八戒要三块),从而找出答案。
约分
约分和通分是紧接着分数的基本性质安排
的,这些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的应用,同时这些内容的学习又直接为后面分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约分包
括2个例题,作用分别是:例1教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为约分的学<
br>习做准备;例2教学约分。
例1是以第一单元学生掌握的因数概念为认知基础,要求学生找12
和30
的因数,重点放在“你发现了什么”的教学中。
对于公因数的概念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材是结合两个具体的数来描述的,
教师可以总结给出也可以不总结,因为这两个概念重在应用。注意:
引导学生学
会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试一试下面的互质数的概念不能忽略。她是在最简分数的
基础上。组成互质
数的三种特殊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①两个相邻的非零自然数组成互质数。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组成互质数。③1与其他任何非零自然数组成互质数)。
例2教学约分,这个例题
的内容又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部分主要引导学生
理解什么叫约分,后部分主要教学约分的方法。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怎样用分数的基本
性质把分数化成同它相等
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来完成对约分过程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了约分的
原理以后,再教学具体的约分
的方法。
关注下面最简分数的概念和化最简分数的方法。 练习五的5题出得比较精要,关注了一些易混点:一是没有除到两数互质为
止;二是两个不同的质数
组成互质数;三是最简分数概念等这些知识点。
通分
通分包括2个例题,作用分别是:例1
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为通分的
学习做准备;例2教学通分。
本节知识的编排方式与约分相似,有利于学生借鉴学习约分的方法来学习通
分。
例1
是以上学期学生学习的倍数概念为基础,要求学生找4和6的倍数的
方式展开教学的。在这部分内容的教
学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为什么要
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二是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找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生一定要掌握。
教师们注意,可以补充找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加
碱混合运算打基础。
例2是把分数大小的比较和通分结合起来教学,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作为
通分
的认知需要,为通分的学习作动力方面的准备;同时通过通分的学习,让学
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注意,这里就介绍了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注意:练习六2题中“隔三天”是什么意思?不能理解的可以在教材上圈一
圈,再找出答案。
分数与小数
“分数与小数” 相对来说要简单些。包括分数化小数和小数化分数。分数
化小数,基本依据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化分数,主要依据学生前面掌握的
“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
几,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等等”这方面的知识。分数与
小数的学习沟通了两部分知识的联系,通过这样
的沟通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主要有3个例题,作用分别是:例1教学分数化小数;例2教学小数化
分数;
例3是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1教学分数化小数,基本依据是分
数与除法的关系。由于学生有这方面
的学习基础,教科书直接呈现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计算出结果
的分数化小
数的过程,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例2是小数化分数,主要依据
学生前面掌握的“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两
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教科书一开
始就出现了在数轴同
一个点上填小数和分数,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这方面的知识和前面掌握的约分的知识来探讨小数化分
数的方法。
例3是小数和分数互化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具体事例,通过小树高度比较的
情境图,引导学生把小数化
成分数或是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教科书同时呈现
了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这两种比较方式,这样一
方面全面应用了前两个例题
掌握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同时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这里,分数化小数的分母不要太大,小数化分数时的小数一般也控制在两
位小数的范围内(教科书
中只出现了1个3位小数),这样有利于学生把主要精
力集中在化法的探讨上。减小计算难度是为了使教
学的重点更集中。
特别注意:课堂活动的2题,计算完后要引导学生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
征。在练习其中的1题可以及时运用,让学生先判断再化成小数。
整理与复习
(略)
对于整理与复习,要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通过整理
复
习要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二单元 长方体 正方体
《标准》在“空间与图形”
的编排体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立体实物——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因此,从学生关于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上
看,已经在一年级通过立体实物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能够对长<
br>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并在三、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
分别学习了一些常
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科书是在此基础上
教学的,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
由二维空间转化到三维空间的一次较深刻地认识,也是学生空间想象
能力和空间
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是进一步学习
其他
立体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同时在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与获得计算
方法的过程中,能有利于培养
学生终身受用的思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认识、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你知道吗、整理与复习以及综合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教学,加强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3、重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
活动经验;
4、重视渗透“等积变换”的思想来测量不规则实物的体积
单元教学建议:
根据《
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和本单元教科书编排的
特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
几点:
1.重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要
注意为学
生进行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提供直观、形象的表象支持,让学生在对具
体实物或模型的认
识和描述中,丰富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实际观察、剪拼、测
量和比较中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
几何体积的计算方法。
2.本单元需要大量不同形状与规格的教具和学具,要善于从身边寻找和发现<
br>教具和学具,教师示范并启发、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品和材料,加工改造成教具和
学具,为本单元的
教学做好教具和学具的充分准备,并通过学具的准备来初步感
知所学图形的特征
3.要重视比
划与估计在本单元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学生的用手比划面、
棱、顶点,体会“平行”、“相对”和“
相邻”的位置关系与特征,通过比划帮助
学生建立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的观念。在具体计算之前,对形状
、表面积大小、
体积大小、结果可能是高一些还是矮一些,预先做一些估计后再进行测量或计算,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发展学生空间想象
能力和空间观念。 <
br>4.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重视探索过程,一定要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让他
们亲自折一折、量一
量、算一算、比一比,在充分的交流、分享甚至争辩中,理
解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特征和计算公式
,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各小节教材分析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从实物抽象到直观立
体图形,再到透视立体图形,通
过多种操作活动感知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
体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等等)。 主题图既让学生感受一些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现实问题,有助于作好学习
这部分知识的心理适应性
准备,同时,该情景还有利于在后面的学习中,作为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资源。
例1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数一数,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长方
体或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针对
教科书上“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各
有多少个”,可以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教
师可进一步提出:怎
样能数得又对又快?在学生交流中,注意手中的物品不动,抓住有顺序的数这个关键,进行评议和自主选择。在学生的多次交流体验中,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
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
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交流
正确且有序的计数方法。
例2通过两个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并类比认识
正方体的特征。第一个活动是研究长方体棱长的特征,第二个活动是认识长方体
的面的特征。在教学时,
都采用实际测量与交流的方式,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特点及它们的异同。
例3是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教科书呈现学生观察物体的情境,是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即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所以在教学时可像
赵爱丽老师讲授的《观察物体》那样,组织学生站在不同的方
向观察物体,然后画出观察到的形状图。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认识表面积”时,教科书提供了长方体的展开图,帮助学
生理解表面
积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去体会平面与立体的转化与对应,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当学
生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之后,就能借助观察和已有的表象,
自己探索出计算长方体、正方
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教科书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的设计思路是:从感知“表面”到理解表面积,
先感知一般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再到长方体、正方体这种特殊物体表面积的认
识,即长方体(正方体)
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
例1探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总结长方体的
表面积的计算
公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例2是利用例1所学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需要学生对计算方
法灵活运
用。(五个面、四个面)
此外,教科书在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中,增加了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br>计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素材。如要给数学书做一个书皮,至少要用多少书皮
纸,只需算3个面
的面积;而要求一个电冰箱的包装箱(无底)要用多少纸板,
就要算5个面的面积。
《体积与体积单位》
“体积”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
br>是本单元的又一个教学的重点,它既是认识体积(或容积)度量单位的基础,
也是探索并掌握正方
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积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的
一个难点。教科书在例题、课堂活动以及练习中,
通过丰富的观察、猜测、
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感知并建立对体积与体积单位的认识。
例1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任何一个物体都是要占有空间
的,并且体验到
由于物体的大小不同,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也就不同。从而来
建立体积的概念。
教学时我们可以
像教科书上那样做一个实验,在投放土豆前,先让学生依
据生活经验猜一猜,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再向杯中放入土豆,验证前面
的猜测。重点要对产生这种现象(水位发生变化)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
使学生
初步认识到:是由于土豆占据了水原来的一些空间位置。在这里,还可以组织学
生自主列
举一些像这样物体会占据空间的生活中的现象,并简单解释原因。
例2和例3是认识体积单位。例2重
点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与棱长有关。从
而借助学生原来掌握的长度单位建立起体积单位的概念。教科书呈
现了1 cm、1
cm2,再出现1 cm3,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1 cm3与前面所学的1
cm、1 cm2
一样都是计量单位,是计量体积大小的单位。同时,学生可以直观地辨析这三个
计量单位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
位计量体的体积的认识
。
例3是帮助学生认识1 m3。因为1 m3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体积,
教学时可借助学生身体、书包的堆积,通过学生多种亲身体验活动,感知物体的
体积大小,估计物体的
体积,充分地感知1 m3的实际意义。
例4是体积单位进率的探讨,教材通过模型直观与逻辑推理的
方法,让学生
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1dm
等于多少立方厘米?为例,通过模型的操作
与演示,使学生直观理解1 dm3 =1000 cm
3,接着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1
m3=1000 dm3,并对1 m3,1 dm3,1
cm3的进率关系进行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
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例5是在
学生对体积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容积。通过倒牛奶的情境,让学生充
分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关系,然后才给出
了容积的定义。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较
明显的区分一个容器的体积和容积,教师尽可能找一些比较厚的
容器(盒子、罐
子、瓶子等),通过对容器的体积与容器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的比较,来体会一个
容器的容积的含义。
例6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里只呈现了容积单位,教学时,教师可以
把
常用体积单位的换算呈现出来,让学生加以认识与解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例1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公式。然后把正方体计算公式探讨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既体现了教材的引导作用,又突出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
例2是计算公式的应用,通过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掌握水平。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
独立解决计算电脑包装箱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完成后,应当让他们交
流一下自己的算法和思路,以巩固对
计算公式的基本应用。在此要注意学生中间
不同的思路:即长×宽×高或底面积×高。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让学生在开放自主的数学活动中,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
一些基本策略,发展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的
可以直接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
知识来解决,而更多的现实问题却
需要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步骤。
例1粉刷教室
。学生必须结合实际思考,粉刷的面有哪些,其中哪些地方不
刷。因此,就不能机械地套用长方体表面积
的一般公式。
例2是依据体积求物体质量的现实问题。即:已知单位体积(容积)的质量,<
br>可通过计算物体体积(容积)来算物体的质量。
例3是依据“等积变换”的思想来解
决实际问题。可推广到求不规则物体
的体积。通过求水的体积的变化来求土豆的体积。另外,通过这个问
题的解决,
还要让学生明白已知物体的体积、长和宽(或底面积),怎样求高。要让学生理解,
正方体钢坯与长方体钢材的形状虽然不同,但体积不变。即:形变体积不变。这
是解决这类现实问题的关
键。
教学时,可让学生用橡皮泥捏一捏,通过实例感知。可设置一个讨论,橡皮
泥形状变了,
但从数学角度去分析,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达成这样的共识:不
管形状怎样变,橡皮泥的体积都不变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出示例3,学生就容
易理解了。解决例3时,最好是分步解决,先求出体积,再去
求长方体的高。知
道了体积,如何去求长方体的高,这又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新问题。教师要加以
引导。如果用算术方法算,这是逆用体积公式,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式的意义。
当然,也可在教学这个
例题前,补充一个“已知物体的体积、长与宽,求长方体
的高”的练习,这样分散难点,学生更能接受。
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通过“设想与摆放”、“记录与
计算”、“交流与比较”以及“发现与思考”
等系列活动,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四则运算以及探索
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解
决问题。
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
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
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简
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的,并且三年级上册虽然学习了简<
br>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加减法,但当时学习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积累一些感性知识。从本单元开始,
才系统地学习分数加减法。
本单
元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
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利用加法运算律
进行分数简便计算(一两步为主,不超过三
步)。本单元教科书重点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教科书在内容编写上具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知识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分
数加减法都只有同分母分数、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方法上具有共性,因此把分数加减法
结合
起来安排例题和习题。
2、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3、内容贴近生活,现实性、趣味性强。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
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
则),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探索、
归纳、理解、运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课标要求,不随意增加难度。
1、要淡化数学概念的抽象定义,注重对分数加减
法意义、运算法则及混合
运算顺序的知识内容实质的理解、掌握和具体运用,淡化文字表述,减轻学生机
械记忆的负担。这部分内容的研究重点一是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
化成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二是用约分的方法把不是最简分数的计算结果化成最简
分数。2、要突出通分方法,对学生不要
求一定都用算式中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
数作公分母。这与以往的教科书不同,以往教科书
通常要求通分要用算式中所有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这样要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题目中出现的数据
较
大,为了避免出现过大的数据运算,以减轻学生计算的繁杂性,而作出的要求。
而现在《课标
》在本学段关于数的认识中,只要求学生在1——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10以内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倍
数,因此,教科书关于分数运算所涉及的数
据都较小,没有这样要求的必要,而且,例题直接用分母的公
倍数通分再计算,
显然比先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通分计算简便的多,所以,通分采用什么方
法,要因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和题目数据的具体特征而定,不强求一致,只要学
生能灵活解决就行了,
那么,我们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人为地加大练
习题的难度,一定要注意数据不要过大,计算步
数通常控制在3步以内。
(2)抓住知识的联系,促进学习迁移。
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
减法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算理与计算形
式上具有本质上的同一
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br>为认识基础,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沟通新
旧知识间的联系,
主动同化新学知识,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顺利实现认知结构
的完善与扩展。
(3)注重法则的概括过程,发展归纳概括能力。
学生掌握运算方法通常是要经过由个体、抽
象、概括,再到具体的发展过程,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现实情境,以具体的计算为起点,让学
生在充分
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自己的体验,经过同伴间的交流,发现带有规
律性的
计算方法或程序,再启发他们,让他们用较为简短明了的语言归纳概括出
来,形成便于他们理解记忆的方
法(法则),之后再启发他们用自己概括出来的
方法(法则)指导计算。在学生探索、发现、归纳、概括
运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给学生留足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
考,观察发现、归纳,再交流、总结,进行自我修正完善。以达到发展学生归纳
概括表述能力的
目的。
本单元教科书教学内容安排了5个例题。
例1、例2着重教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法则)。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
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只是所要计算的数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所以教
科书为了
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淡化处理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概念。如例题1只有分
数加减法意义的现实情境,而未出现分数加减法意义规范的文字概念。
例1是以工人为广场铺
地砖准备收工时,几个工人讨论这几天为广场铺地砖
进度的现实生活情节为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生活情
境图来呈现数学信息,并在
情境图之后,呈现多个不同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收集数学信息
,
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
意义,探索分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例1(1)着重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
迁移归纳能力。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如在三年级
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直观的学过一些简单同分母分数(分母不超
过1
0)的加减法,只是没有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法则);在本册教科书第一单
元中,学生又系统的学习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通分、约分的方法,已建立起
了分数以及分数单位的概念。所以本例首先结合具体
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
分数知识估算今天能否将这个广场铺完。教科书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对
分数的数感和估算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例1(2)是接着例
1第(1)个问题估算完成之后,安排的是让学生用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科书这样安
排,目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
实用价值,同时让学生迁移、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
教科
书为了巩固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养成边计算边观察数据特点、简
化计算的习惯,又用对话框提
示说明:要注意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这一要求。
例1(3)、(4)是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
算。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和图形
辅助思考,主动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
例2是以纯计算题的形式呈现的,并且是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过程。
它展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的通
分方法,目的在于引起老师们的注意:用通分的方
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不一定要用算式中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而
是要因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标准》在本学段第七条中,关于数的认识只要求学
生“能找出10以内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所以本单元异分母分
数加减法中涉
及的分母数据均不大,而且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都要求在100以内,
而且通分计算时可以不一定找题目中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练习十五的“思考题”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班上的优秀学生去探
索发现,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发展空间。
例3、例4注重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教学完例1、
例2之后,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里主要是
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推广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通过运算提高分数加
减
法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掌握得比较牢固,
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为什么可以推广运用于分数,因受学生已有知识
的限定无法说明,所以教科书就通过现实情境来让学
生理解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的顺序来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例3的教学内
容是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本例以操作与计
算(计算又含两种算法,一是一次通分,再
计算,二是分步通分再计算)两种策
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按整数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进
行运算的合理性,同时巧妙的设置了体现带分数含义的背景,让学生在具体事例
中认
识带分数,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带分数的实际意义、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如果学生先算出的是假分数,
可讨论如何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例4的教学内容是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科书通过两种不同
策略、
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自然的展示出了不含括号和含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
运算,以
及结合实际进行运算的顺序,便于学生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有括号的分数
加减混合运算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
的道理。同时教科书还呈现了“我把全班同学
看成单位1”和“算式中的1可以看成……”这样的对话框
,利于学生结合具体
事例理解为什么可以把1看成一个分子分母相同,并且分母与所减分数的分母相同的假分数的原因。还要注意,此题中体现了减法的性质。
例5着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
分数加法。学生除了会推广加法的运
算定律到分数以外,还要训练试一试中的题型。
练习十六
安排了11个练习题和一个思考题。题目呈现形式多样,题材丰富,
贴近生活。素材涉及地形面积、生活
时间安排、文体活动等内容。第1~5题主要
是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6,7题
是巩固运用加法运算
律使一些分数运算简便。安排这样的练习题,目的是使学生灵活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简便运算的技巧。第8~11题是综合性练习题。安排这些题
目的目的是让学生
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这部分知识与生
活的联系。其中第8题的素
材涉及恐龙,第10题的素材涉及人一天的睡眠时间
等知识。目的是拓展知识、扩大知识面,同时让学生
感受生活中随处可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思考题是一道规律性
较
强的题目,放在这里主要是活跃学生思维,孕伏代换思想。如:12+14可以这样
算12+
14=2+14=34,也可以这样算,12+14=(1-12)+(12-14)=1-14=34;同样,
12+14+18=4+2+18=78或12+14+18=(1-12)+(12-14)+(14
-18)=1-18=78;同
理,12+14+18+116=1516。其结果均为n-1n(n为
自然数),所以12+14+…
+1256=255256,因此本思考题不仅计算的结果有规律,而且
解题思路独特。
综合应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本课是以节约和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
动,采用程序式设计,首先测量具
体的筷子的体积;然后要求学生汇报从网络、书报及其他途径调查、收
集的相关
资料,进行信息汇总;第三进行讨论分析,得出13亿人如果每年用一双松木筷
子,大
约要耗费掉多少森林;最后,要求学生对这些结论进行反思,获得对环保
和节约的深层次认识。
第四单元 方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
和数量关系、等式及其性质、方程及其
解法、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
方程、解方程、
解决问题和整理与复习六个小节。
本教科书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考
虑到二三学段学生学习衔接的需
要,我们着重从下面加以设计
1、突破方程的传统设计。用方程核心思想--等量来构建数学模型。
2、 用方程核心思想
--构建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组合要素
就是生成事件的基本要素。
3、突现方程的应用地位。
单元教学建议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式对小学生来讲基本上是
陌生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推广。
数学模型的构建,
不只是在黑板上,也不只是在少数优秀学生的口头上,
而是要形成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里。因此,教师要
非常重视每一个学生对所学习
的数学模型知识的认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叙述形成以后,教师要视其情况
给予
归纳和小结,强调其关键意思和关键文辞。问题解决,与过去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比,从量
上和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删减,只是呈现了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
—构建等量,列出等式(方程)。对
于类型方面是无法一一顾及的,只要方法上
能够运用就行了。训练中突出抓等量,列方程。
4
方程的学习与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一定会遇到两极分化或发展不平衡的现
象。特别是在探究等
式的性质时,教师要非常细心地观察各组学生的表现和他们
获得的结论,只要他们基本获得需要的数学思
想和结论,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提出不同的方案,包括错误的方案
。教师应本
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允许不同的想法存在,同时鼓励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寻求
大家都能理解的方法和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既能用自己的方法,
也能用别人都理解的方法,就
达到融会贯通了。
用字母表示数
内容上安排了5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2个练习。 例1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主要通过失物招领来体现用字母表示数的另一个重
要的意义,这就是用字母
表示数具有不确定性。
教科书通过两个小孩的对话和讨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种不确定性以及
在这个生活情境中的作用,并用学生谈生活中用到的字母表示数的事例,加深学
生对这种不确定性的理
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钱数,它的实质是
为
了防止冒领,防止的方式是应用了用字母代表数的不确定性。这样深刻揭示用字
母表示数的意
义,能加深学生对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钱数的理解。
例2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是在
学生已经理解了用字母表示
数具有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把这个意义应用到具体的数学情境中。注意数字与
字
母相乘时乘号的省略方法和省略的原因。
例1和例2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
解有字母表示数后的式子代表的是那个数
量,为练习的8题的突破打下基础。此题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
例3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含有字母的
式子表示的两数
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普遍适用性。其中(2)题求代数式的
值,只方法指导,看起来很简单,学生理
解有困难。练习十六的6题就是这个类
型。
前面的3个例题都是用字母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
而在后面的两个例题中,
则是整个公式或数量关系中的数都用字母表示。这样,不仅展示了用字母表示数
的更为广泛的用途,同时也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同时为
后面方程的学习
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4教学用字母表示面积和周长公式。要告诉学生这里用什么字母代表什么
数没有强行的规定,但是有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习惯,这样使学生对用字母表示
计算公式有较为深刻的了
解,又不至于学得过“死”而妨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例5教学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时不
要仅限于教材所呈现的单
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应及时拓展速度、时间、路程等关系。
等式
本节教科书内容是课改以后增加的内容。包括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一
个练习。
例1呈现等量和等式的意义,建立等量和等式的概念。在学生进一步体会等
量与等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等
式的定义。
例1的教学,必须突出直观的图形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揭示出三个数
量之间
的逻辑关系。从整体到局部,依次引导学生说明“总人数”、“男演员人数”、
“女演员人数”。在例1
里建构等式时,思考“男演员的人数可以怎样表示”时,
先要将“40——男演员人数”和“(55-1
5)——男演员人数”并排写,让全体学
生能够体会到同一个量的两种表示形式,这在数学上叫做同量或
等量。只有学生
明白了这个意思后,才能把左右的等量用等号联结起来。在以下的“试一试”和
“分组关系”的教学中,也要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教与学。
例2探索等式的性质。从天平入手,让学生初
步理解含未知数的等式,为下
一节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同时在天平直观形象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等式
的性
质。先呈现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克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再在
呈现在天平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从而逐步抽象
出等式的性质。注意
教学时不能放弃实验而靠嘴说。
课堂活动主要是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的练习,加深认识。
练习十九的7个练
习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训练学生认识和体会等量
和等式的意义。第1题,利用双鹤小学学生捐书
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
寻找、体会等量和等量关系。第2题,是从形式上判定等式的数学表达式
。其判
断标准就是:用等号联接的,表示两个数或式子相等。第3题,看图直观寻找等
量关系并
写等式。有的明显,有的隐蔽,需要学生能够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第
7题,是对本节知识的综合运算,
对于“西气东输”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由教师
提供,也可以布置学生到网络上查询,让学生对祖国的重大
建设事项有个初步的
了解。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情确定是否对题中的关系进行提示。
方程
本节教科书包括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一个练习。
例1,揭示方程和方程解的意义。
例2,利用藏文化题材“唐卡”价格与数量间的关系构建方
程,推测方程的
解。这里只是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构建方程的方法。
课堂活动,要
求学生把方程与简单的生活实例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
叙述表达,构建简单方程,以便开阔学生的
思路,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解方程
本节教科书内容包括3个例题,1个课堂话动,1个练习。
例1,说明解方程的意义,并学会
利用基本数量关系和等式性质解答一步计
算的方程。如何把握的问题,两种方法都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方
法,但每个学生至少要掌握一种解方程的方法。提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这样
可以和初中知识很好的接轨。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的指导不能忽略,特别是中间的等号对齐。
教科书上没有写答语,建议写上。
例2,学会思考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答方法,
能选择利用基本数量关
系或等式性质求出方程的解。重点让学生选择不同解法求解和验算“解”的真实<
br>性。学会把“3y”看成一个数,把两步解答的方程转化为一步解答的方程来思考
解法。学生往往凭过去的经验,看到3和y相乘算不出结果,就认为这个题解不
出来。因此,这是就是教
学的一个难点。
介绍了方程的验算方法,此方法比以前的方程检验方法简单多了。如此验算,
想来学生愿意多了,练习二十的3题、7题解方程后就要求验算。
例3,巩固求方程解的基本方法,会
解形如“ax±bx=c”的方程。结合例题
情景理解解答方法。在引导处理“8x-5x”时,可以用
乘法的意义“8个x里去
掉5个x,还有3个x”来解释,也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给以解释。
注意:方程中的未知数不只是x了,教材还出现了y、a、t等。
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
考和互动交流中体会列方程和解方程的全过程。
通过讨论不同的列法和解法,使学生的认识深刻,理解到
位。
解决问题
本小节包括4个例题。
例1,学习解决涉及一步计算的简单的问题
。加油站的加油情境,通过工作
人员与司机的对话,利用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呈现数量关系,将未知量巧
妙地蕴
含其中,使学生感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在故事性情节背后,把重点放在读懂题
意、理清
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解方程、验算、写答语等步骤的训练上。同时,
提示学生在找关系、分析等量、书
写格式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形成基本的用
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
试一试后,把28
+x=50、50-x=28和x=50-28进行比较,注意提醒学生尽量
不出现形如x=50-28
的方程,它以等同于算术方法了,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例2,学习解决涉及两步计算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遮挡方式将“木本花卉”
的盆数隐去,营造“问题情境”。通过展板、参观者的对话呈现条件和需要
的解
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题中蕴含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此类题型用方程解答最简
便。 例3,学习解决涉及一些典型思路的问题。以青藏铁路通车这一重大事件为
背景,运用“相遇问题”
的基本数量关系为范例,实现对一些常见的典型应用问
题(“追击问题”及练习二十一4题的“和差问题
”、练习二十一5题“行船问题”
等)采用列方程来解决。
例4,学习解决涉及两个未知条件
的问题。用一个量表示另一个量是解决这
类问题一个重要的策略。有一定难度,注意确定设那个量为x很
重要。
课堂活动,提供一个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主要是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二十二的教学,涉及应用
问题比较多。因此,对于中差生要多给予提示
和引导,总结基本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与例1对应的练
习,要尽量考虑逆向
思考的题目,否则就会有无病呻吟的感觉,使学生觉得用方程来解麻烦。
整理与复习
(略)
第五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集中安排了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及生活中运用的实例,
这是《标准》中要求的内容。由于
在前几册中学生对统计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
解,因此本单元教科书的重点是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
感知、认读折线统计
图以及绘制折线统计图。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以及综合应用。
本单元编排特点:
1、本单元教材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上,除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外,还从报
刊、
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关信息,作为学习内容和研究的素材。
2、将结合
生活实例来认读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数据的分析和
判断,以及透过数据信息对实际现象的分
析或预测放在了重要的地位。
3、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来研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作用,增强了学
生对数学的作用与价值的体会
与认识。
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知识的生长点,恰当地引入新知识,使学生体验新知识产生和学习
的必然。
2、注意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反映数量的本质及其规
律。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
4、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发展性领域目标逐步达
成。
各小节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
和例2以及第一个课堂
活动)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例3和第二个课堂活动)。
例1
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它主要包含这样几个内容:(1)折线统计图
与生活的联系;(2)折线统计图
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3)认识折线统计图;(4)
折线统计图传递的信息以及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的
优势。
例2是绘制折线统计图。重点要让学生在理解为什么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
计
气温的基础上明白绘制顺序,关键是要知道怎样找准对应点,再顺次用线段连
接对应点。最后再读取信息
。
例3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中要注意题中告知的男女生分别是用什么
图例来
表示的(颜色、粗细、对应点的形状等)。然后利用学生在单式折线统计
图中获得的经验,来推动学生的
主动学习。复式统计图比单式统计图获取的信息
更加丰富,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综合应用:发豆芽
将发豆芽的过程落实在四个具体的环节中: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
整理与分析——推测与应用。
“调查与收集”是任何一项研究的开始。
“发制与记录”是学生按照发制程序,动手发
豆芽的过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
时间来完成(7—10天),在此过程中要对豆芽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
记录,就
需要用数学的方法设计一张记录表,记录表栏目的设计应包括日期、豆芽高度(含
最高
与最低),死亡棵树,还可以增加浇水次数、浇水时间以及浇水的多少等,
以便日后分析生长原因时可能
有用。
“整理与分析”在豆芽发制结束后,用统计图对豆芽的成活与生长情况进行
分析与反思。
“推测与应用”是让学生深入实际走访市场,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第六单元 总复习
1.这部分内容建议用6课时完成。
2.在指导学生回忆全册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做大的
分类,然后在大类
里进一步细分。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回忆和交流在屏幕上出示各部分知识内容,然
后将这些内容概括成如下知识结构(结构图仅供指导学生复习用,不要求学生掌
握),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结构图见教参218页)。
3.在分数的复习中,
可以把知识结构图中的相关内容截取下来,然后再组
织学生按照这个结构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形成整
体认知结构。另外在复习中不要平均使用力度,应该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复习。
比
如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两个主要的内容,复习时要抓住这两个主要
内容来带动其
他内容的复习。
4.在复习分数加减法时,既要复习计算方法,还要关注分数加减法在现实
生
活中的应用,通过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同时在应用中提高学
生对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
掌握水平。分数加减法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算对,还
要注意学生是怎样算的,按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尽
量鼓励学生口算,尤其是分
数加减法的分子、分母的数都不是很大,比较容易通分的情况下,更要鼓励学
生
口算。能简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简算,并能说出自己简算的理由。这样强调口算和
简算,提高学
生的计算能力。
5.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要重视学生的观察活动,通过对这些物体的进一
步观察强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复习第9题时,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做这个
长方体的粉笔盒至少需要
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表面积还是体积,让学生清晰地
辨别这两个概念以后,再考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
法。
6. 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复习没有直接呈现在教科书上,但是在复习解方
程时要在解
方程之前引导学生复习方程的概念,特别是等式和等式的性质,是解
方程的基础,要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
复习,使学生更熟练地解方程。在用方程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等量关系的分析过程,这是提
高学生用方程解决
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
力。
7.在统计的复习中,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
和分析数
据的过程。复习时要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是能直观的
反映数量变化情况,能利用这个优
势根据统计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各种类型的
统计图。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为什么要选用折线
统计图来统计这些数
据”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数学思考,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由于教科书用选用的折线统计图的素材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强调学生
对统
计结果的分析和理解,特别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对这
些问题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统计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