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

绝世美人儿
918次浏览
2020年10月11日 18: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双薪-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020年10月11日发(作者:娄康后)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
下面是有关于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为你提供了三篇历史数学人物
的故事,供你参考。
一、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故事韩信点兵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 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
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
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
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 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
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 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
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 ,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
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 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
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二、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中国组合数学家陆家羲
陆家羲是中国组合数学家,生于上海一 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是个收
入低微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


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
和麦伦中学读 书。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
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因父亲 去世家境困窘而中
断学业,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
读书自学 ,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
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短期学习后,于1 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
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
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1957
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接受高等教育。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
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XX市教 育系统,
先后在XX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24中以及包
头9中等校担任 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期间,一次,他阅读了一本名为《数学方法趣引》
的 书——这是对他一生道路有决定意义的一件事。这本书是我国老一辈
数学家孙泽瀛编写的数学普及读物。 书中所介绍的两个问题——“柯克
曼女生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产生了跃跃 欲
试的愿望。此后,对这两个组合设计问题的追求再也没有同他的生活
分离。
他的本 行专业不是数学。尽管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课,但对从事数学
研究工作是远远不够的。50年代末期的中 国也还没有开始对组合数学
的系统研究,没有中文的参考书。他也难以找到向这方面求教的行家。


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而闯入组合设计领域。
对于一个外行 来说、起步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女学生问题”如果对
于较小酌阶数,还可以作为一种数字游戏,以 拼拼凑凑的方式去寻求
答案。但随着阶数的增大,设计问题的成功已远非碰运气所能奏效的
了。 在众多的(甚至近乎天文数字的)可能排列组合中去搜寻少得可怜的
正确组态真犹如大海捞针,即使是现 代高速计算机也难以完全胜任。
这里的关键是要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的方法和工具。意识到这一点,他感到首先必须去艰苦地学习,才能尽快地进入前沿而想方设法地学习。
笔者曾经有幸在他生前于19 83年大连会议上听他讲过这样一段话:“我
从一名数学外行最终得以入门进到组合设计的前沿,一要感 谢孙泽瀛
先生的小册子,它确实对我是一个有趣的向导;二要感谢那些可供不
同层次读者学习的 专业书籍。我没有时间也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读大部
头的专论。我是带着问题学,实用主义式的。我当然还 要感谢国内外
数学界前辈和同行的工作,他们的文章为我打好了基础,也使我从中
借鉴了不少好 的方法。”这就是他所选择的学习道路和研究方式。
这既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进入大学 后,他借阅有关的
书籍,逐一学习自己不懂的数学概念、术语、方法,学习组合设计理
论的方法 。他边学边实践,搞懂了就去联想、构思,从实用中尝到甜
头,提高信心,再进一步学习。这个期间,他 先后学习了近世代数、
初等数论、0—1矩阵理论、有限几何、差集理论以至正交拉丁方理论
等 多个数学分支。热切地追求真理的愿望和顽强执着地向既定目标迈


进的精神,使图书馆、 资料室、走廊灯下、校园僻静处都成了他的数
学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他的辛劳勤奋不仅使他以优异成绩 取得物理
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完成了他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在攻克“柯克
曼女生问题”的 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工作以后,他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
同 时再在自己心心思念的两个数学问题上投入力量,他投入了自己所
有的业余时间:不分日夜、没有节假、 理发周期一再增长、简单的饮
食乃至婚姻大事也一直被忽略到37岁的年纪。人
们都知道居里 夫妇的实验室,既类似马厩,又宛若马铃薯窖。但是谁
又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难程度 相比呢?陆家羲一
家4口挤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这既是卧室,又是厨房和写
字间。 室内仅有一些陈旧的家俱和寒酸的衣物。唯一的一张可写字的
桌面要让给上学的女儿用。他是趴在多处贴 补了旧报纸的破土炕上演
算着世纪性难题!包头地处边睡,信息闭塞,资料缺乏。为了查阅文献,
他除了通过各方面关系与一些高校的图书资料部门取得联系外,还不
时要千里迢迢自费进京。他唯一的 业余爱好是欣赏京剧唱段,但是为
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的京剧唱片换成了英语唱片。他的一切:< br>家庭生活、时间、精力和有限的金钱都完完全全地付给了唯一的目标
——攻克尖端、他逝世后,他 的女儿在“悼念爸爸”的短文中遗憾地写道:
“爸爸,您走得这样匆忙,……您前几年提出要照一张全家 福,可一直没
抽出时间。如今,我们只有把这张全家福印在心上了。”他的妻子曾说:

< br>“……是祖国和人民将他培养起来的。……他所以不分昼夜地拼,更重要
的还是要干出成绩来报效 国家,报效人民。”
三、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 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 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
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
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
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 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
工作。他对 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
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 ,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 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
明”是宋孝武帝 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
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 只有五十秒;测定
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
确程度了 。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 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
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 回驳了戴法


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
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
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 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
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 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
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 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
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 精确的圆周
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 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
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 (在今
XX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
磨,舂米碾谷子, 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仓库管理员工作内容-以寻找为话题的作文


圣诞节的英语作文-解读中国梦


小数点的移动-工厂标语


公司年会活动流程-优美的句子大全


江西高考作文-天津外国语研究生院


海门中学-新年短信祝福语大全


简历内容-嘉宾邀请函


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宁波财税会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