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小学五年级期中测试阅读题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期中测试阅读题《美啊,滩涂的竹林》试题分析及解
题指导
一、
阅读题样:
美啊,滩涂的竹林!
早就听说在黄海之滨的滩涂有个射阳林
场,种植千亩竹林,
像嵌在黄海滩涂的绿色翡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美丽的
滩涂竹林。
汽车朝海边开了一个多小时,便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
抹浓浓的绿色。近
了,近了,绿色越来越多,啊,那就是竹林!
它绿得多么鲜艳,多么悦目 ,多么令人喜爱!竹林此起彼
伏,
如绿色的波涛汹涌,竹林发出阵阵呼啸,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绿
色的海洋。
这里的竹林不仅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听一位林场的叔
叔介绍说,那娟秀挺立的叫钢竹,丛丛兀立的
是细竹,伸枝挺拔
的是佛竹,节节鼓圆的是大肚竹,叶子如芦苇叶子般粗壮的是胖
竹,左扭右曲
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
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
叶片宽大
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真可谓“圆扁
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
般般异”,实在令我流连忘返,大饱眼福。
在竹林里漫步,看着修竹的身影,听着
清脆的鸟鸣,我突
然想起了大熊猫。去年我国号召拯救国宝大熊猫,不就是因为竹
子大量死亡,
熊猫没有食物吗?如今黄海滩涂这个素来不长竹子
的地方也竹林如海,竹叶如云,恐怕这
里的竹子就够熊猫吃十年
八年了!
徘徊于竹林中,我不禁联想起了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著名诗句。苏北黄海之滨土地贫瘠,但竹子不嫌土碱,不厌地
薄,在这里安
家落户了。竹子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这美德不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2分)
美丽( ) 鲜艳 ( )
悦目( ) 呼啸(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 流连忘返
(2): 徘徊
3、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
4、
我不禁联想起了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著名诗句。 表达
自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5、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写竹子的文章和诗句吗?(9分)
二、试题分析:
1、用找
近义词的方法,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能
更好的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从而深入理解文章
内容,同时,巩固用
反义词理解词意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
很好的理解词意的方法,有利于对
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很好的评价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3、找画比喻句很简单,重在积累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4、用提炼的短语归纳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理解
能力。
5、拓展延
伸,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课外语言积累,把短文学习和
平时的生活积累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短文的理解
,又考察了学生的
课外阅读情况。
三、解题指导:
语文新课标语指出:阅读是一种
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
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要出色地完成阅读作业,尤其是课外阅读,需要学生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有自己的
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那么,如何答好这类具有开放性特
点的阅读题呢?
( 一)、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目前就五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缺乏的是一
种严肃认真严谨的阅读习惯。
在平时阅读中,态度浮躁,不能静心阅
读,随意而答。语文新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理
解主要内容。”相当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一点,匆匆浏览一遍后就开始
回答有关
问题,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所以我一直强调静心阅读,
要求学生认真读文本,从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讲究方法。
1、浏览,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
文字资料。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
印象。
2、细读,即
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检测题细细阅读选文,
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等,在充分理解
全文的基础上,再去回答有关问题。这样视野宽阔,整体感强,答题
才不会有失
偏颇,对选文中有些问题才能归纳到位,做到重点明确、
胸有全局。
3、 品读,就是要求
学生带着对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点品
读检测题的题目,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
选文,
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三)、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要
求教师讲清
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
值观念,同时掌
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