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练习
美国大学地图-上海二本大学分数线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第 1 页 共 15 页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
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
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
理的意思,那么
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
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
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
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
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
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
情等的关键词摘
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
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第 2 页 共 15 页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
① 解释说明; ② 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2、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第 3 页 共 15 页
4、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
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
说,是落笔点题,点
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
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
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
某句的作
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
赞美、热爱、喜爱、感
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
br>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
般作者的情感可以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
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
关
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揭示
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
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
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
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
的感染
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
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
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其中考得最
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
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
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
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
不仅对所表
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
喜爱
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
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
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
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
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
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
环节。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 5 页 共 15
页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
么作用?”,这种题
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
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
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
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
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
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
的理解准
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
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
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
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说明方
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
方法及其
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
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
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br>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
第 6
页 共 15 页
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
比是类似的,
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
事
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
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
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
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练习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1:(8分)
漫话地沟油
[材料一]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
,如回收的食用油、反
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致使“人民群<
br>众在相对富裕的同时,对食品的疑虑越来越大,从‘吃什么好’已发展到‘什么
能吃’;从原来
‘吃不起’变成了现在‘不敢吃’。”
[材料二]漫画《地沟油上餐桌》
[材料三]为了进
一步规范食用油市场秩序,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2011年8月下
旬以来,国务院食
品安全办、公安部等联合开展
了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
从2011年9月
初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地沟
油”会战。3个多月,侦破利用“地沟油
”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查实涉
第 7 页 共 15 页
案油品6万多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
发、销售等多环节于体
的制售“地沟油”犯罪网络60个。
[材料四]“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美国、英国、阿联酋等
国家用“地
沟油”来生产生物柴油,该产品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传统柴油少
60%
—80%;荷兰对废油进行脱氧处理,经过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后,提炼成
“可再生飞行燃料”。对此,
我国不少网民呼吁,要让地沟油“变废为宝”,给它
找一条出路。
1.阅读材料二,想一想经营者们为什么会让地沟油上餐桌?(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一说开展打击“地沟油”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写
出两点即可)
(2分)
3.“人民群众在相对富裕的同时,对食品的疑虑越来越大,从‘吃什么好’
已发展到‘什么能
吃’;从原来‘吃不起’变成了现在‘不敢吃’。”这反映了什
么问题?(2分)
4.阅读材料四带给你什么启发?请简要说一说(2分)
第 8 页 共 15 页
短文2:(17分)
母狼的智慧
“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
br>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的黏稠的篝火旁,
对我说。猎人是个渐渐消亡
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
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
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
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
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
蒂处,
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
全家过
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我和狼的距
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
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
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
( )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
)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
狼就再也跑不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
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
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
狼不见了。当时
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
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
我几乎吐了血。
第 9 页 共 15 页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
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
了,我决定再回
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
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
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
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
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
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
br>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
个老猎人的眼睛。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
的时间;然后从容
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最后以
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结合文章题目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3.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本文中的狼与平常人们印象中的狼有何不同。
(2分)
4.文中母狼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第 10 页 共 15 页
5.文章最后写母狼“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你认为母狼这样做值吗?你
怎样看待母狼的行为
?(3分)
6.你觉得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3分)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 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
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
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
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
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
的手:“没事,只是
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
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以
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
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
常,而小女
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
是那
样忧伤。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
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
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
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
第 11 页 共 15 页
女儿一
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
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
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
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
: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
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
,
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
迹。医学会议
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
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
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
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
个奇迹的名字,
叫父亲。”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
思。
(1)“这是
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
样说?
第
12 页 共 15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我们
学过许多赞美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而赞美父亲的却很少。如果让你<
br>为文中的父亲写首歌的话,你会写下怎样的歌词?试着写几句。(不少于4
句。)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阅读理解 4、 从一个微笑开始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
,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
慌慌,真想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
人在自己的屋里,不妨对镜沉
思,从现在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
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凝惑,更多的烦恼,
更多的
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事实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
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开认识
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地微笑构筑和平,他人
的微笑达成理
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
微
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
第 13 页 共 15 页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
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
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
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
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
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以
笑颜,微笑战斗,强以哀兵必胜,那
微笑是给与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
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每一个人完
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它应该像
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
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
最淡的微笑开始,
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
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件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
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第⑤段“
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2分)“世事的云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
请分条概述。(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3、(1)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
子,
请分别找出来。(4分)
第 14 页 共 15 页
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下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第③
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___ 。(2分)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
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
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
宁静的内
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
感。
D
.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
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
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深
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