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阅读专项测评试题1(有答案)
诸葛亮的名言-读矛盾论有感
阅读专项测评卷
一、[诗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9分)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____,题目中“弄”字的意思是(
)。
(5分)
A.做 B.玩耍 C.炫耀
D.设法取得
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古典名著]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练习。(18分)
文段一:《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
靠近曹军的水
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
一
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
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
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文段二:《空城计》(节选)
却
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
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
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
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
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
br>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
退兵?”懿曰:“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
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1.这两个文段都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形
容
文段中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文段一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分)
1 8
感受两个文段不
同的语言特点。
3.请用“
”在文段二中画出司马懿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2分)
4.下列歇后语与选段有关的是(
)(3分)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5.有人评价诸葛亮“神鬼莫测”,文段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表现在哪些地方
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景]阅读下面《威尼斯的小艇》的选段,完成练习。(18分)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
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
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
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
)定的小艇。簇
.
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
)
.
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
筑
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 )在码头上。
.
静寂笼(
)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4分)
2.第一自然段中写商人、青年妇女、孩子等人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威尼斯怎样的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还会乘着小艇做什么呢?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写一写。(4分)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8分)
钟氏之子
2 8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
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
“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
①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
曰:“战战惶惶
②
,汗出如浆。”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
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 ①敕见:敕命进见。敕:皇帝的诏书或命令。②战战惶惶:畏惧的样
子。同后面的
“战战慄慄”意思相近。
1.根据上下文及释义,猜测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填序号)(4分)
令 ①命令:~各校切实执行。②使:~人兴奋。③酒令:猜拳行~。④古代官
名:县~。⑤
时节:时~。⑥美好:~名。⑦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尊。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_______ 可令二子来:________
..
2.同样面对魏文帝,钟毓和钟会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6分)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钟氏二子的回答妙在哪里?(4分)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文言文,你觉得钟氏二子是怎样的孩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5分)
关于薯片的网络阅读
小涛想了解薯片的营养,网络搜索关键词“薯片”后,意外得知吃薯片易致
癌,下面是他的搜索结果。
薯片含油量高,属高油高盐食物。与其他油炸食品一样,长期食用对健康不
利。同时,富含淀粉
的食品经高温加工处理后可能产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有
人担心这种物质有致癌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
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由于老
人的新陈代谢速度比较缓慢,幼儿的身体尚处于发育之中,解毒能力较
差,这两
种人长期吃含有丙烯酰胺的油炸食品,毒素不易排出,对健康危害很大,患癌的
风险最
高。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禁食薯片等香
脆食品。
下面是小涛在网上提问后的结果。
3 8
1.下面的人中,长期吃薯片致癌风险最高的是( )(4分)
A.上大学的表哥 B.爱吃零食的妈妈
C.2岁的妹妹
D.11岁的小涛
2.看完有关薯片致癌的问答,你觉得王杰、胡伟、洪广平三人中谁的回答最不可<
br>靠?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结合上面的材料,帮助小涛完成网络阅读收获卡。(6分)
知
识收获:薯片是由马铃薯(土豆)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零食。
经验获得:①遇到问题,可以精选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还可以在平台上求助
专业人员。 <
br>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叙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22分)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
孙道荣
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
②暑
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你却故作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
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
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你低下了头。接受
完惩罚,你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
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
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像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4 8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这个秘密,<
br>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
会恰到好处地出现
在你身边。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成长的过程,几乎总是
伴随着错误。你刚学会走路,还不会看脚下,没
走几步,就被地上一块小砖头给绊倒了。你哭了,我将你
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
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从<
br>此就会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
遇到多少这样的石
头啊。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⑤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有一年冬天,小区里
的水池刚结了冰,你
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那么薄的冰,哪能承受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咔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我
冲过去,一把将你拽
了上来。孩子,我一直暗自注视着你,我知道你会好奇地不
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
定会掉进水池里。我当然可以制止
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
有一点好
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⑥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
发生了矛盾,最后,你
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我的孩子,我知道迟
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虽然你从小就非常善
良,通情达理,可是,面对比你
弱小的人,面对诱惑,说不定你也会恃强凌弱,甚至巧取豪夺。今天,你
终于犯
下了这个错误,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你的错误。我要你记住,欺凌、
掠夺别人
,是严重的错误,永远也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你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
断认错、不断纠错的过程。我
在等你犯错,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那样做是错误的。我无力为你指
出人
生中的每一个错误,但我希望,你在年少时多犯几个错误,我们共同来面对它,
纠正它,克
服它,这样,当你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时,就会少犯几个错误,少
跌几个跟头啊。
1.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2分)
那么薄的冰,哪能承受得了你的体重呢?
5 8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文意,将A、B、C选项分别填入文中对应的横线处。(6分)
A.我想鼓励你犯错误 B.我要制止你犯错误 C.我会发现你犯错误
3.照样子,简要概括文中儿子犯下的错误。(6分)
(1)暑假白天在家偷看电视还撒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觉得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父亲?(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 8
参考答案:
一、1.宋
杨万里 B
2.示例:这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二、1.三国演义
神机妙算 胸有成竹(答“气定神闲”也可)
2.环境
既写出了诸葛亮算得准,熟知天文,也为下文写借箭做铺垫,推动故事
情节的发展
3.画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4.D
5.示例:①诸葛亮故弄玄虚,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迷惑曹操。②
大敌当前,诸
葛亮打开城门,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让司马懿看不出虚实,只好退
兵。
三、1.ɡù
huá bó lǒnɡ
2.写人们坐着小艇进行各种活动,表现了小艇对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示例:主
要写了看戏的人们乘坐小艇回家,威尼斯陷入沉寂。我从中体会到了
威尼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示例:提着公文包的公司雇员,匆匆走下小艇,赶着去上班。面包店的工人提
着装满面包的篮子,
小心翼翼地上了小艇,去给城东的客户送面包。
四、1.⑥ ②
2.钟毓汗出如浆,而钟会则没有出汗。
3.示例:既说明了两人不同表现的原因,又巧妙地赞颂了皇帝的威严。
4.示例:我觉得钟氏二子是思维敏捷、聪明机智的孩子。
五、1.C
解析
材料中说幼儿和老人长期吃薯片患癌的风险最高。四个选项中,C项中2
岁的妹妹属于幼儿。
2.示例:我觉得胡伟的回答最不可靠。他没有回答小涛的问题,而是把话题转向
了“减肥瘦身”,有打
广告的嫌疑。
3.示例:高油高盐 含可能致癌成分 网络信息混杂,要懂得分辨和选择。
六、1.那么薄的冰,承受不了你的体重(不能承受你的体重)。
2.C A B
7 8
3.示例:(2)不会看路被小砖头给绊倒摔哭。
(3)好奇踩薄冰掉进冰水里(吓
得尖叫)。 (4)强行抢了比他小的孩子的玩具。
4.
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冲”写出了爸爸速度之快,“拽”写出了用力之大,
突出了当时爸爸着急与担
忧的心情。
5.示例:文中的爸爸是一个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错误、疼爱自己的孩子、充满耐
心和智慧的父亲。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