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余年寄山水
914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06: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追求作文-家长会作文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桑世杰)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
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 少年》,一篇略读课文是新闻报道《中国
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包含“口语交际”、“我的发 现”、“习作”、“日积月累”
和“趣味语文”。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具有丰 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应该增强自身朗读水平的培养,体会作者抒
发的情感,学会和作者实行情感上的沟通 ,达到领会意境,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
培养语感。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学会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准确书写生字的水平。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
2.自读自悟。教师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2.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背诵1、2自然段。

教师导学案
一、导入
简要介绍和平鸽与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课文导读
读书方法提示:
1.初读课文首先要解决生字词和难懂
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
美。
3.要边读边做批注,利用“批注式阅< br>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与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准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
觉、睡梦”等词语。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同学、老师交流。
三、跟踪指导
参与到每个学生交流环节活动中,协
助、指导、深化学生学习活动。
四、作业
1.熟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2.做好活动单中的检测反馈题。
3.背诵1.2.自然段

2.抽生分小节读。
3.组织学生评价读诗歌情况。
4.小组代表范读展示。
活动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诗
歌节奏,并画出生字词。
2.组长指名朗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3.说说你用什么巧方法记住生字字形的。
4.小组展示,全班质疑解难。
活动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
子读通顺。能够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画出诗歌朗读节奏,组内试读。
3.小组指名读
【检测反馈】
一、我会拼写。
Wǎn ( ) xiá( ) tóng( )yún( )
péi( )tong( ) chén( ) jī( )
二、我会辨认,会组词。
陪( ) 霞( ) 趁( ) 拔( )
部( ) 假( ) 赶( ) 拨( )
三、我会填写。
( )的晚霞 ( )的小朋友
( )的浪花 ( )的鲜花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体悟景美人更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品味优美的语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师导学案
一、温习旧知
谈一谈通过上节课对课文初步学
习的收获和这节课想知道什么。
二、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世界人民是一家。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
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感悟诗歌内容。
2.搜集、积累相关环境资料,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说一说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
3.小组展示,背诵诗歌。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活动二、指导精读 积累感悟
四、作业 1.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诗歌。
1.写一写学到的词语或自己觉得 (1)你能发现第一节中的一对反义词吗?
优美的句子 (2)读了这1-2节,你知道了什么?
2.搜集一些搜集、积累相关环境资 (3)说说太阳一天的活动,勾画相关语句,想象诗歌所描
料,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绘的画面。
(4)朗读第3-4节,你觉得太阳要去哪里?能不能让太阳
只照耀我们一个国家?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汇报
活动三、延伸,深化中心
1.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
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小组讨论发言。
3.让学生展示收集的相关环境的资料。
4.让我们把自己对本课的感受用一段话写下来吧。
【检测反馈】
一、我能给带点字标出准确读音。
1.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 )的晚霞。
2.她陪着( )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
( )的浪花……
二、我能把这些宝宝送回家。
欢乐 快乐 欢快
1.在别的国家也有( )的小朋友。
2.孩子们在海边戏水,唱起( )的歌。


26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13个字。能准确读写“假日、背包”等18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
生字、新词;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写作方法。

教师导学案
一、预习导航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
的国旗叫什么名字吗?你喜欢
吗?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与国旗 相
关的动人故事吧。(板书课题)
二、导入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会理解生字,读记、理解“假日、背包”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五星红旗
1.自主思考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五星红旗?国旗有什么含

< p>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
义?
概内容。
2.小组交流。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3.小组展示,教师完善。
活动二中,让学生初读课文,
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并完成任务。
活动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四、检测反馈
1.自主读文,勾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当堂完成
2.小组内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交流识、记字方法。
五、作业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反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
课文内容
活动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2.结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
1.与身边的小组伙伴分 段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在不懂的地
写了一件什么事?
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质疑完善。
【检测反馈】
1.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chǔ( ) biàn( ) piāo( )


便




chù( ) pián( ) piào( )
2.我能用下列词语说话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26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 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
解。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师导学案
一、导入
让学生预习课文,想一想“我”当
时的处境怎样。
二、导读
1.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读人物情
感的变化,走进《一面五星红旗》去倾
听、去品味,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
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


悟。
2.读文前,师生探讨读书方法。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体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四、检测反馈
师生合作,当堂完成。

(1)找出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读句,
体会作者情感。
(2)自由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自己落水的场面,学
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手法。
(3)想象当时作者经历的变故。
2.学生小组交流探究。
3. 小组代表展示。
活动二:指导精读4—10自然段, 积累感悟
1.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4—10自然段。
(1)对于老板来高姿态 ,用新大衣和五星红旗来交
换面包,谁值钱?
(2)为什么老板宁可要五星红旗,而不要新大衣?甚
至还愿意为了五星红旗而多出面包?
(3)我同意了吗?找出句子,体会情感。
2.小组交流自己理解感悟。
3.组长指定组员代表小组发言汇报。
活动三:延伸,深化中心
1.自主学习课文最后两节,找出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
句子读一读,从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你对那个面包店老板
想说点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检测反馈


一、 我能把这些宝宝送回家。
灵活 机灵 机智 宽阔 宽敞
1.翠鸟长着一双透亮( )的眼睛。2.这是一个聪明
( )的孩子。
3.猴子是一种( )的动物。4.我们的教室( )
明亮。
5.汽车在( )的公路上来来往往。
二、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送
我 。
2.星期一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 。
3.同学们 。

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准确读写并积累“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词语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导学案 学生活动


一、检测预习 【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回顾、组内探讨本课初读课文,学会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所讲内容 教学重点:
二、导入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自教学难点:
学。 初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方案】
1.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活动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他们各抒己见,探讨疑难。 1 .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能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从词语,并能把课 文读流利。
文中体会到的内容,老师抓住时机2.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方法,纠正错误字音。
实行指导。 3.组代表范读课文,讲解识字方法。
3.适时点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活动二:再读课文,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1.自主读文,试着解决下列问题:
四、检测反馈 (1) 找一找 “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里看出
当堂完成 来?
(选做题)选字组词。 (2) 从哪里能够看出“我”很犹豫,哪句话能体现作者
(购 构) 结 收 的遗憾?
买 造 2.小组内交流问题答案。
(恳肯) 诚 定 3.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全班交流完善。
切 中 【检测反馈】
1.我会填。
名不( )( ) 琳琅( )( ) 构思( )( )
爱不( )( ) 语无( )( ) 栩栩( )( )
2.我能连一连,读一读。
各式各样的 景色 仔细的 喊起来
雄伟壮观的 神情 高兴的 摆手
一丝遗憾的 木雕 连连的 挑选






27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师导学案 学生活动
一、预习 【学习目标】
检查、汇报课文预习情况。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


二、导入
提问: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
“我”。激发兴趣。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
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
会点评;
2.老 师把握时机,给学生打
气,让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去展示
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水平;
3.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
解、消化。
4.引导学生融进课文,身临
其境,感同身受,产生震撼心灵
的阅读感受。
四、检测反馈
组内合作,当堂完成检测。
预习28课《中国国际救援
队,真棒!》

情。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活动方案】
活动一: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
情的句子,体会作者意图。
2.小组内反馈交流理解。
3.组代表发言,班级交流完善。
活动二:再读课文,研读两次对话。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组内分角色读课文,交流解决下列问题:
(1) 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2) 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3) 通过哪些言行,行为以及神情的句子表现黑人少年的
内心情感?
3.小组代表总结讨论交流成果,集体完善提升。
【检测反馈】
(1) 我会填。
( )的象墩子 ( )的木雕 ( )的坐凳
( )的中国话 ( )的响声 ( )的牙齿
(2) 我会写句子。
琳琅满目 。
栩栩如生 。
爱不释手 。
(3)我会连线。
各式各样的 景色 仔细地 喊起来
雄伟壮观的 神情 高兴地 摆手
一丝遗憾的 木雕 连连地 挑选





*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水平。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搜集相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导学案
一、预习
检查、汇报预习情况。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的是在异
国他乡,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
民友好的故事。那么,今 天我们
要学习的也是发生在中国人民和
非洲人民之间的事情,下面请打
开书本共同学习 28课《中国国际
救援队,真棒!》
(板书课题)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活动二中,老师到各组听取
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四、检测反馈
指导使用列图表,写提纲,
录纪要等方式。
五、作业
1.课后继续考虑那种方案最
好,为什么?把它写下来。
2.搜集相关书信的知识或逸
闻趣事。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2.搜集相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
合素养.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搜集相关中国救援队的资料,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
素养。
【活动方案】
活动一:资料展示
1.小组成员组内以演讲形式展示自己所搜集资料。
2.组长负责收集整理发言要点。
3.组长发言,班级交流。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 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交流识记技巧,统一理解。
3.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成果。
活动三: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
2.组员发言,合作交流。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集体交流提升。
【检测反馈】
1.我来帮你读准音。
记载( ) 兴奋( ) 挣扎( ) 散文( )
载誉( ) 高兴( ) 挣脱( ) 分散( )
2.试着让句子更生动,更形象。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体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悲惨景象。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 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教学重难点


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教师导学案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 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学习重难点】
分组交流、讨论、补充、评议、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交流搜集的资料
1.自读口语交际要求,整理所收集的资料。
2.分组交流自己所收集资料。
3.小组展示,看谁的资料最新奇。
活动二:口语表达我最棒
1.根据所收集资料,自主制作主题发言稿。
2.小组发言,交流完善。
3.小组选优秀代表展示,看谁内容得当,表达清楚连贯。
【检测反馈】 修改完善主题发言稿。



一、温习旧知
敲定方案之我见。
二、导入
世界真奇妙,不说不
知道。这次口语交际就让
我们说说我们所了解到的
世界。我们能够说说从广
播电视、书报杂志中了解
到 的国外情况,也能够介
绍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还
能够讲讲中国人民和世界
人民友好交往 的事情。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
习过程
可按活动方案实行
四、检测反馈
根据课堂交流和老师
提示,要求学生修改完善
主题发言稿。
五、作业
预习我的发现、日积
月累、趣味语文中的内容。



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自己最想写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内容具体,句子通顺,衔接自然。
教学重点:
书信格式。
教学难点:
信封的格式。


教师导学案
一、温习旧知
检查汇报上节课作业。
二、导入
1.教师尽力创造条
件,让此次习作具有真实
性(如:联系其他学校同
级老师)
2.激发学生真心交友
的兴趣,带着激情,完成
习作。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
习过程
讲解信封的格式如何
写,进一步检查信的格式。
四、检测反馈
当堂完成
五、作业
1.预习回顾•拓展一
2.继续修改,习作“给
远方的朋友的一封信。”并
准备邮发。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要注意书信格式。
【活动方案】
活动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 br>(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
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 ,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
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活动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
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
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活动三:看谁写的好
组内推荐优秀习作,班内分享。
【检测反馈】
完成下面的信封,注意格式要准确。



语文园地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识字方法,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2.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持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师导学案 学生活动


一、温习旧知 【学习目标】
二、导入 1交流识字方法,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2.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1.活动一中,引导学生抓住三个方面达水平。
实行讨论交流。 【活动方案】
(1)首先谈谈理解和感受。 活动一:我的发现
(2)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1. 自己读,找规律。
让其他同学读 2. 小组交流理解及词语理解。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3. 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展示交流。
2.活动二中,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探讨活动二:读读认认
中去。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生字多读几遍?
四、检测反馈 2.小组交流:
(1)谁想读给大家听?
五、作业 (2)谁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生字?
1.预习趣味语文。收集本节课相关(3)请带着生字再读读这些词,说说自己的发现。
的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熟字加偏旁、形声字,左:上下结构,右:半包围)。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4)同位合作读一读。
(5)小组开火车认认这些生字并组个词。
3.组内代表展示,集体完善。
活动三:读读背背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
(1)谁来读?(指名分句读,纠正读音,随时让其他
同学读)
(2)请再读读这些诗句,读不好的诗名自己多练读,
看看自己哪些诗句读得好?
(3)谁把自己读得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指导读。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读完了诗句你有何发现?
(相关友谊)
(5)我们都有朋友,快试着把这些诗句背一背吧。
3.指名背诵展示。
检测反馈



趣味语文(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2.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导学案
一、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标点符号的趣味故事。
二、导入
以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三、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1.通过学习故事,使学生 感受到标
点符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
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2.教师领唱标点符号歌,也可当顺
口溜背下来。
四、检测反馈
五、作业
1.预习《古诗三首》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习作,看看标点使
用合适吗?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2.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标点符号故事大家讲
1.将课前收集的关于标点符号的趣味故事汇讲。
活动二:小标点,大用处
1.学生读文中故事。
2.交流读后感受。能够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
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又是怎样解的
围呢?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 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活动三:我唱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引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能够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检测反馈】
1.我写常用的标点符号既规范又好看:
感叹号 问号 顿号
破折号 冒号 括号
省略号 引号 分号
书名号
2.我能准确填入标点符号:
(1)走了许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迂回的明如玻璃

带子 河
(2)它是树 不是伞 哥哥肯定地说


重庆教师资格-澳大利亚留学网


现代诗歌精选-李开复名言


河北省会计考试时间-重大教务网


历届高考状元-柯棣华


合肥财经学院-军人述职报告


邯郸学院教务处-体育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浙大教务网


西安美院官网-辽宁省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