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

温柔似野鬼°
945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06: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知心朋友-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盛茂烨)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小语四上第八单元中的开篇,本组4篇课文都是围绕“ 科技
成就”这一专题展开的,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技成就,展现了现代科技的神奇
和 威力。本文简短的几百字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给人 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学习本课是为了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了解20世 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
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 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
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 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
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课文还利用诗句表现 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设计的微课堂教学内容是课文的第2至4自然段,通过对人类上百万年的发展与20世
纪一百年的对 比,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打来的巨大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掌握了一些阅读方
法,能结合上下文和 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能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乐 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也具备一定的收集信
息的能力。
3、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 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受出生年代的限制,对科学技术的
发展了解甚少,对课文中高科技知识知晓率较低 。班内学生都未经历过20世纪的生活,对
20世纪的生活缺乏真实的感受,对20世纪的科学发展知之 甚少。学生虽收集了一些资料,
却是很有限的,对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飞速变化感受不深,就 给本课的学习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
1、学生通过读、说等实践活动,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
利。
2、通过对关键句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第2--4自然段,通过对两组近义词的对比,体会20世纪100年的变化相
当于20世纪以前上百万年的总和,从而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1




2、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 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
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㈠初读课文,了解主旨
上课伊始,通过学生认读词语和句子,体 会呼风唤雨的意思,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
习,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 段,了解20世纪时一个呼风
唤雨的世纪。 在此基础上,进入微课堂教学。
㈡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3分
师:是谁呼风唤雨?
生:是人类呼风唤雨。(师板书:人类)
师: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
生:人类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板书:现代科学技术)
师: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征服了 自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使人类与自然达到了和
谐统一。
师出示句子:在20世纪一百 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
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这句话中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
生:我找到的反义词是发现和发明,改观和改变
出示词语:发现和发明 改观和改变
师:这两组反义词有什么区别呢?打开“学探诊”P70
发明 发现
1、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 )
2、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 )
科学家 了许多先进设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师:我们把这两组反义词带进句子中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科技发展的飞快。
师: 谁再把这句话读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2



(意图:通过对两组近义词的辨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㈢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⑴师:人类上百万年的时间里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默读, 用直线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生活状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20世纪人类科学发展成
就的语句。
(学生边读边画)

上百万年人类的成就,寄托愿望 5分
你找到的描写人类上百万年生活状态的语句是什么?
①生:我找到的语句是:那时没有电灯, 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我觉得那
是人们的生活条件太差了。
师:在人类历史中,结合你对农耕社会的理解,你认为还会没有什么?
你能用句式:在农耕社会里,没有……没有……没有……还没有……说说吗?
生:那时没有洗衣机,没有空调,没有电脑,也没有MP3。
生:那时没有照相机,没有暖气,没有手机,也没有电扇。
师:同学们,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的总和中,人们没有现代人生活中的东西你有什么感
受?
生:我觉得当时的人们生活太不方便了。不能像我们现在的生活,想上哪就上哪。
师:是啊,那样的生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是不发想象的。齐读这句话。
(意图:通过句 式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20世纪之前人们生活处于农耕社会,人们的
生活水平极低。)

②生:我找到的语句是:人们只能在神化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来寄托 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对加点的词语怎样理解?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
生:千 里眼是指能够看得很远的地方。顺风耳是指能够听到很远的地方。腾云驾雾是利用
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师: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能代替它们?
生:望远镜能代替千里眼。电话、手机能代替顺风耳。飞机能代替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在我 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认为神仙才能做到的,我们都实现了。你们说,我们厉害
不厉害?请你自读
(意图: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20世纪之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不方
3



便。)

⑶20世纪人类的成就,舒适方便 7分
师:到了20世纪,人类的发明和发现,使20世纪的科技成就迅猛发展。你找到的语句是
什么?
出示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 br>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
益把人 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在20世纪的这些成就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生: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人们
的发现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是人们的发明。
师:男女生分读,从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课文中:“20世纪,人类登上 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
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句话中按照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 顺序描写的。
(意图:通过细致品读语句,感受作者用词准确,感悟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大。)

师:对,作者的描写正说明了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你还知道20世纪的发明或
发现?用 句式:20世纪人类发明了……,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生: 20世纪人类发明了彩色胶卷,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人类发明了空调,20世纪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世纪)。
生:20世纪人类发明了电脑,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
师:介 绍一些发明和发现。
1、 1954年彩色电视试播成功。图为现代电视导播控制中心。
2 、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其迅速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
3、1957年10月4日,苏联拜科努力航天中心,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
克 ”1号发射成功,太空时代开始了。
4、20世纪40年代有了第一批彩色胶卷,彩色相片走过了漫长的跨世纪之路。
D男女生再读
4



(意图:通过学习对20世 纪人们的发明和发现的具体事例,巧妙的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
生活的意义。)


诗句过渡,感悟巨变

如果用一句诗句来表达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作者用这句诗说明
了什么?
生:我觉得“一夜”之间春天就来到了,说明特 别快。就是说20世纪的发展非常快。“千
树万树”说明梨树非常多,结合课文,就是说明20世纪的变 化非常大。
(意图:这句岑参的这句诗句作为联系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的总和与20世纪的过渡句 ,
充分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 成就之大,范围之广,使人们始料未及的。)




5

寒假里的一件事-入党介绍人的意见


宁德师专-董事长助理岗位职责


谭晶为什么退赛-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川大学锦城教务网-企业口号


丰子恺散文-怎样写入团申请书


2014中考-教师节是哪一天


以桥为话题的作文-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法律硕士报考条件-总结开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