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课文
长春一汽高等专科学校-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清早醒来,不睁
开眼,尽量用耳朵来辨认天天叫醒我的
这些家伙们,单凭听力,我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家伙所处的位
置,是在窗前那株高大的七片叶树里边,还是远远地在房脊
和烟突上。当然我不知道这些家伙的名字。
我的家乡决没有
这么多种奇奇怪怪又美妙的叫声。我的城市里只有麻雀。
有一种叫声宛
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
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调?后来我在十四区博物馆听鸟儿们的录音时,才知道这家伙名叫AMSEL。
它长得并不美。我在闭目倾听它的鸣
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
彩凤。
其实它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似一只小
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
我发现,闭
上眼睛时,声音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
有一种叫声像是有人磕牙,另一种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
沙哑又苍老,但它们总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一种鸟叫
得很像是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
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
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的猫”。
一位奥国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
合唱为“免费的音
乐会”。参加这音乐会的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我闭目
时
也能听出这些钟声来自哪座教堂。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
堂的钟声沉雄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
教堂的钟声
却清脆而透彻。小教堂钟声的加人,常常使这“免费音乐会”
达到高潮。然而,每每
在这个时候,从窗子会溜进来一股什
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五月里的维也纳是“花天下”。
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型的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
的
颜色好像是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
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就如同走进花的巢穴。按
照惯例,城
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置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
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
新的图案。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
裁,还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
起
一架芬芳的三角琴。于是,维也纳的灵魂:音乐与花,全
叫它表达出来。
古城依旧的维也
纳,也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开车在
这些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全像是
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雅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
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或是一个雕像„„这
是行驶在笔直的
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
在这个音乐之都中
,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的音乐会,到处的
音乐家雕像与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无声地感受到音乐
p>
的存在。所以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
着地上的音符。”
有人说,真正的维也纳的音乐并不在金色大厅或歌剧
院,而是在城郊的小酒馆里。当然,卡
伦堡山下的那些知名
的小酒店的乐手们过于迎合浅薄的旅游者的口味了。他们的
音乐多少有点商
业化。如果躲开这些旅游者跑到更远的一些
乡村的“当年酒家”里坐一坐,便能够体会到真正的维也纳<
br>音乐。坐在长条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当年酿造
的葡萄酒——那种透明的发粘的纯紫色
的葡萄酒更像是葡
萄汁,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
那是一种差不多有
二尺长很嫩的猪肋;忽然欢快的华尔兹在
你耳边响起。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老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
朝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
音乐。一条短尾巴
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左转右转,整个酒店的目
光都快活地抛向他
。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
这才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