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乐山会计-提高执行力心得体会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维也纳生
活圆舞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不同地域民族风情”单元的补充课
文。文章选材独特。作
者冯骥才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音乐是维也纳人灵魂之所在”
这一主旨;同时用极富想象、富有画
面、情趣盎然的笔调,生动地描写了维也纳人的生活时
时、处处都洋溢着音乐的气息。
结合略
读教学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朗读、批注等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读
文字联想和想象,理
解、欣赏课文语言;并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展现学习过程,培养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文字,指导以批注的形式正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通过理解“维也纳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欣赏作者选材特点和语言特色。
3.在阅读中,感受“音乐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感受作者对维也纳生活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课题,梳理课文内容
1.读课题,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师:“维也纳”、“圆舞曲”,大家有了解吗?来,说一说。
2.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随机介绍: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
圆舞曲,一种音乐形式,
起源于奥地利。它采用34拍,节奏明显,旋律轻快,由于舞蹈时
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
3.带问题读课文。
师:圆舞曲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4.学生自主交流。
5.带问题读课文。
师:圆舞曲到底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快速读课文,读完后先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6.学生读课文,自主交流。
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自主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随机板书:鸟叫、花儿、街道、酒馆
(二)研读“鸟叫”版块,感受选材特点。
1.过渡:这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却散发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它们和音乐
有什么关系
呢?(板书:生活——音乐)默读课文1——4节,想想鸟叫和音乐之间有什么
关系?
2.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
3.聚焦重点,提示方法,深入理解。
(1)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
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
不重复的音乐?
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
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
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声很像猫叫。
(2)发现描写上的共同点。
师: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作者描写时有什么特点?
(3)通过朗读、联想,感受作者描写鸟叫声时选材之独特。
(4)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描写之独特,形成认知冲突
师:像这样描写鸟叫声的写法,相信很多
同学在自己作文中也会经常写到。可是后面这些鸟
叫声的描写,你们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
(5)用批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师:作者这样的描写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Ppt出示批注,请学生读。
批注一:文中各种鸟的叫声,丰富而不重复,让我联想到了一场清新、悦耳的交响乐。
批注二
:“时断时续,嗒嗒作响”的鸟叫声,让我联想到了音乐会上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小
鼓声。
(6)小结:作者选取的这些鸟叫声,别具匠心,而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则让阅读变得更有
趣味,更有收
获。接下来,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读读后面几部分内容,你可以选择其中
一段,读读,圈圈,划划,
然后像老师一样把阅读体会写在旁边。(板书:联想 想象)
(三)运用联想和想象,赏读课文语言。
1.学生在“花儿、街道、酒馆”中任选一段,运用联想和想象,尝试用批注的形式赏读课文。
2.学生认真读文、划句、圈词,写批注,教师随机指导怎样写批注。
3.选择部分学生交流、点评。
按“花儿、街道、酒馆”的顺序,选择部分学生读批注,教师
在交流中随机指导:强调怎样通
过联想和想象表达文字背后的情感与内涵。
4.再次赏读课文第8自然。
(1)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
(2)配乐引读。《维也纳华尔兹》
作者坐在乡村的当年酒家里,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维
也纳音乐。你看,作者闻到了——
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尝到了——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
,听到了——欢快的
华尔兹舞曲,看到了——满脸通红的老汉,看到了——他满是硬胡茬的下巴,看到了
——他
拉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还看到了——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起劲地跳起舞来……
5.联系全文,提升理解。
师:小酒馆的人们被音乐所陶醉。在维也纳,鸟叫,花儿,街道,这一切都让人陶醉!
ppt出示
音乐,在维也纳 ;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 ;
音乐,
;
音乐,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ppt上补充句子,随后串读学生批注。
(四)拓展课外资料,再赏选材之妙。
1.师:刚才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到了维也纳时
时、处处都有音乐的存在。其实在维
也纳和音乐有关的东西还有很多: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闻名遐迩的
音乐家等等(配乐欣赏
相关图片)
在配乐欣赏时之后——
师:刚才欣赏到的这些似
乎更能说明维也纳是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可是作者却只写鸟叫、
花儿、小路、酒馆,你觉得作者这样写
高明在哪里?
2.学生交流。
3.总结:是呀,作者真是选材独到,用生活
中人人可见、可听,可感的事物,让读者真切
感受到维也纳的人们离不开音乐,走进维也纳就是走进音乐
的世界。所以说这是一首美妙、
动听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齐读课题)
4.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厦门有很多旅游胜地。美丽的鼓浪屿更是被称作“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如
果请你写一篇文章,要表达鼓浪屿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假设题目是《鼓浪屿之歌》,你又会
选择哪些材料
来写呢?课后去想一想,写一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