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巡山小妖精
593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1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包承祖)




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工作。
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整理的2017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供大家阅
读!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二( 3)班现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22 人。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 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
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 很大的帮助。
但是本班老生中余亿鸿、曾瑞,新生的钟益嘉的基础很差,故这学期的辅差
工作也很关键。
相信本学期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
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
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 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
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
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
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
识的字。
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
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 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目的要求(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住汉语拼
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350个。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 字型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
面表达中运用。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
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三)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
课文片段。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 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
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
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
8、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四)写话:1、对写话 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
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五)口语交际: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
作学习的形式。
2、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 学过的
识字方法,偏旁部件字形,并创设多种情境复习巩固生字。
4、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 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
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6、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
生的兴趣。
7、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
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6人,女生20
人,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总体 来讲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 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
但优等生与潜能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优秀的孩子很突 出,都比较全面,
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比较主动自觉。
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个别学生有多动症的表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会拖拖拉拉,效
率很低,上课时 无法做到专心听讲,作业不能及时订正;新课程识字量很大,对
个别接受慢的孩子造成阅读困难,从而削 弱了学习的兴趣。
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有待加强。
学生整体书写水平有待提高。
尤其是本学期新转来的4名新生需要特别关注。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7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
意。
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
有关内容写下来。
三、教学重难点:1、复习汉语拼音,学会本册书中的407个生字,能正确
美观地书写其 中276个生字。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大意。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复述指定的课文。
能用普通话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件事,能用通顺的话进行书写。
四、具体教学措施1 、注重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坐,写姿势,
并且培养学生能专注做事的好习惯,同时也使他 们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2、重视朗读训练,人人会正确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会感情朗读课文 ;再让
学生人人弄清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人人会读出每句话
的意思, 会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放开喉咙朗读,达到
多读多练熟练掌握乃至提高学生的 朗读能力。
3、坚持每节课对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
提问的兴趣。
课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质疑问难,努力做到使学生人人有问题可提,人
人会提问题,提的问题有一定 的价值。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


4、坚持每节课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每节课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结合口语交际教学,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具体来说,每一节课创设一 定的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
表达兴趣,让学生大胆发言,大大方方与同学交流质疑、 理解和体会,逐步培养
学生敢说,让学生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 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表达语言,让学
生积累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训练。
积极营造班级爱阅读的氛围,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提 高识字量和阅读量,
提倡孩子每周背诵1~2首古诗。
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 学计划篇3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本班
学生57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 ,积累了一些词汇,
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
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
其主动地发现、探究。
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
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
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
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
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
上的障碍。
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
合格要求。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
学习的能力。
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
另外还 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
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
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
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 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
引力。
本册课 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
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 起学生的注意。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
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
际等训练。
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
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
意。
6、写话(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
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 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


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
中巩固识字。
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 ,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
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
开丰富的联想 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
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
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
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医药代表职业规划


一别一辈子-正比例教学反思


深泉学校-食品营养专业


明星政协委员-人事考试中心网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员组织生活会


南京财经大学地址-建设银行实习报告


重庆工程学院-高中军训总结


宜昌教育网-复旦千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