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余年寄山水
703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13: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古代散文-辽宁二本分数线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皮之先)


龙源期刊网 http:
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杨大元

来源:《祖国》2017年第09期

摘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
中注重学习迁移 ,加强能力培养,是必要的、可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教
学,通过加强新旧知识的联 系,寻找和利用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创设迁移情境,沟通
新旧知识,形成一个新的比较好的知识 结构,提高学生数学迁移能力,能用迁移规律来教学、
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迁移理论 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新旧知识的内 在联系,选择正确教法,形成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
构,以提高学生数学迁移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一、塑造良好认知结构,促进数学技能的迁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于学习迁移影响很大,所以实现迁移的
“最关键因素” 就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赖于对先前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和
相当牢固地保持,并且原 有学习越巩固,认知结构质量越高,迁移效果越好。
例如在对《倍数和因数》这一单 元进行复习时,先回忆概念,让学生选取1、2、5、3、
6、4、15,中的一些数,用因数和倍数的 知识说一句话,我根据学生的话贴出写有名称的卡
片:因数、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奇 数、偶数、素数、合数。接着提问:你能
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整理一下,使它们变得有条理吗?学生先 在小组里讨论,然后请学生到
黑板上移动这些卡片,把本单元的知识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图 。
二、选择正确教法,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过程 中,知识是繁多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分析教材特
点及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一)在做中学,促进迁移
儿童发展成长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相 关
知识背景,给学生创造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
识 。
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是这样组织感知活动的:

伏羊节-企业对联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元宵节作文400字


大暑习俗-大学生个人简介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红头船


开心王-焦点访谈观后感


拓展训练作用-世界观方法论


关于月亮的作文-李若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