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巡山小妖精
567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13: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后进生转化措施-部队党员转正申请书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王昭耀)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彭洪

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39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
手实践建立的 是学生的表象思维,是一种直观学习,它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数学学习更加形
象,课堂学习不再是简单 的讲和听的形式。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
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 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
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
一、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 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有了兴趣,学习地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
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是 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与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 生的学習兴趣,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例如:
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每組学生提供了8个角 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它们进行
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角的标准不一样,得到 的种类也不同,当学生按照三
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 名字,学生都争着
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不管取对取错名字的学生我都给予了不同的表扬和鼓励, 大大地
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
松、愉快。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
要努力为学生创 造积极思维的情境。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具有实用性,
愉悦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 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使整个
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引力 。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主动探索
的欲望。
例如教学“ 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伊始,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
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 爱发言的同学,但老师觉得这个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
老师出出主意?(让学生说,当学生 说到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的一样)
这样,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之中,为探 索新知识做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此时,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开动脑筋 想一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剪一剪、
摆一摆,找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剪开的纸盒发 现前、后面的面积都是
长×高得出;上、下面的面积都是长×宽得出;左、右面的面积都是宽×高得出; 再把前、后、
左、右、上、下面的面积全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学生议论 纷
纷,即:(前面的面积+上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或者:前面的面积×2+上面的面积×2+

阳光信贷-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三句半台词大全爆笑-幼儿园大班论文


感人的作文-祖国我为你骄傲


志愿填报-店庆活动策划


六御大帝-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湖北省建设网-中国保险职业学院


三十六大-小升初英语试卷


临汾市三中-竞选大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