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温柔似野鬼°
722次浏览
2020年10月12日 13: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爬山虎的脚教案-合同书格式

2020年10月12日发(作者:戚烈云)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作者:李延虎

来源:《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
代的发展和人才培育的需 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课堂教
学有效性,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话 题。就小学数学这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开展探究性
的动手操作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自身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 师,我们应重视实践探究活动的开
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实现课 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营造氛围;使用教具;有效引导;开展实践
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活动应
围绕培养学生的 各项能力展开。就小学数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
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注重有效教学 方法的采用和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
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深刻理解学科知识,从而不断促进数学教学
有效性的提升。
一、营造氛围,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空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
他们的天性,动手操作亦是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为此,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良好教学
氛围的创设,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空间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 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课堂
教学中来,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以“ 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倍的概念及意义,之后进行
相关练习,一定会 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对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
学,向学生展示不同数量的水果 、动物或其他学生熟知的事物,以单个和成倍的方式呈现出
来,使学生对“倍”有直观的认识。之后利用 学习用具作为道具,让学生通过摆放自己手中的橡
皮、铅笔或尺子来进行“倍”的相关练习。如教师发出 指示“铅笔的数量是橡皮的三倍”,学生则
根据手中的用品做出相关的动作。如此,便为学生创设了良好 的动手操作空间和氛围,使学生
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 升。
二、合理使用教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成都人事考试网首页-工作检查书范文


医院投诉-汛期应急预案


高考作文隐形的翅膀-年中工作总结


安塞腰鼓教案-学习雷锋精神演讲稿


师德承诺书-述廉报告


我爱你韩文-春节趣事


党的发展史-贫困证明申请书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土壤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