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春节教案
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公务用车自查报告
人教版新起点四年级英语教案——lesson4
来源:网络 2009-09-02
22:49:58
[标签:人教版 四年级 教案]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音磁带。
3.具有典型节日特征的实物或图(如:气球、月饼、国旗、灯笼等)。
教学内容
A Read, match and say.
1.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学生通过阅
读三篇小短文,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并且学习相关的单
词和语言(不要求掌握),从而使学有余
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2.每篇小短文下各有一个图标(月饼、国旗、火鸡),这不仅提示了“moon cakes,
national flag, tu
rkey
dinner”在三篇短文中的意思,而且降低了连线活动的难度。短文中的生词不要求学生掌握。
3
.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克服生词障碍,初步阅读英语短文和整体理解的能力,同时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
4.本部分的另一个设计意图是:通过阅读,使学生初步感知e-mail的书写格式。
B
Look and say.
1.本部分中的文字是供学生模仿谈论节日的语言参照,下面的四幅图(
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元旦、春节)
供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并熟悉的节日进行谈论时使用。
2.
在四幅小图后有一个空白框,学生可在此框中画一幅自己熟悉的节日景象图,然后创造性地谈论这一节
日
。
3.本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C Look, think and write.
1.本部分通过阅读和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认读本单元所学的重点词汇。
2.短文中的图标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较为生疏的词语。短文中的生词不要求学生掌握。
D
Try to say.
1.本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绕口令的训练,使他们感知字母组合“ay”
的发音规律,但不要求学生掌握
“ay”的发音规则。
2.本部分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音的发音习惯。
教学建议
<
br>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谈论A部分组合图中的三个节日。如可以先问学生一些问题:“What can
you se
e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等。
2.A部分有关国庆节的短文,为阅读活动提供了示范。教师
可指导学生阅读这篇短文,让学生猜一猜“na
tional
flag”是什么意思,应提示学生注意短文下面的图标。
3.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A部分的其他两
篇小短文,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不要逐字逐句翻译短文内容,不
要查短文中的生词,应设法先从整体上理
解短文的大意。
4.在学生完成连线任务后,教师可指导他们分成四人小组谈一谈各自的连线结果,以
及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通过组内之间的相互交流,尽可能多地理解短文内容。
5.在B部
分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先指导他们听B部分的录音,并模仿录音说短
文,教师
也可逐句教学生说短文。
6.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短文,如:组织学生分组互教互学,
朗读好的学生可以领读;还可
分组朗读或全班齐声朗读,直到熟练上口,为下一步“说”的活动做好铺垫
。
7.在组织学生分组就C部分括号中所提供的表示先后顺序的四个单词进行操练之前,教师应先为学
生做示
范,如:“I like Spring Festival.On this day, we
usually have a big party at home in the
evening.F
irst, we make jiaozi at a big round
table.Next, we eat jiaozi together.Then, we talk
and laugh.F
inally, we watch TV together.” 然后让学
生结对或四人小组进行操练。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进行边说、边做、
边表演等形式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
描述其他的节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8.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介绍节日的比赛,奖励说得好的小组或个人。
9.在C
部分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短文,整体理解短文大意,然后认读四个单词,并要求学生
独立完
成填写任务,最后组织学生结对相互检查,相互帮助,相互纠错。
10.在D部分教学中,教师可指导
学生边听录音,边阅读绕口令。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操练,
直至朗朗上口。教师不必过多地解
释读音规则,也不要要求学生掌握。
11.录音材料:
A项:详见学生用书。
B项:详见学生用书。
D项:详见学生用书。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引
导学生把阅读本课A部分短文和完成C部分短文填空的情况用
导学生把自己说节日的录音磁带存入学习档
案。
连线和填空练习评价表
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指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的表现:
—能够基本理解短文的学生有多少人?短文填空做对三个以上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基本正确地说出一个节日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两个节日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创造性地说出其他节日的学生有多少人?
—表演能力强的学生有多少人?表演获得表扬或奖励的学生是谁?
—能够流利说出绕口令的学生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