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篇

别妄想泡我
728次浏览
2020年10月13日 00: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4山东高考分数线-江南大学本科招生网

2020年10月13日发(作者:陶金)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 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 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
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
学探究性活 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
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 成科学的行为习
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 br>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
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 科学地看问题,想问
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
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 建立解释模型,
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 大
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
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
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 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
生态瓶的制作 、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
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
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 产和
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
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
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
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 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
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
自然力共同 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
重 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
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 部分学习测
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
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 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
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



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
能力,创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
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
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 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
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 科
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
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 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
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 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
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
趣 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 、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
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

新西兰的首都-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昆明中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电子琴入门简谱


捣蛋鬼日记-三年级语文上册试卷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非洲人的生活习惯


江苏计算机二级-军训通讯稿


活着读后感1000字-清明节作文300字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总结-静海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