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 教案
上海豫园-高校教师资格
教学内容: 16、17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课题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
16、表里的生物
1.会写“脆、拦”等8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整体了解;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读出对话时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
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
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复备教
教 学 预 设
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读题设问。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
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①学生发言交流。
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如牛、
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 <
br>(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
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
)
导入创境激疑
(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
里面有生物吗?
(4)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
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2)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
学
目
标
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
默读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
件什么事?
提示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适当圈点勾画。
2.汇报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
都是活的生物,所
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
法。
(2)学生口头“填一填”。
课件出示:
课文先写“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
都是活的生
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
有一个小生物,然后写一次
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并
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最后写“我”信
以为真,
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练习巩固
拓展应用
总 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朗读课文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2
一、解释词语,并抄写。
和谐:
清脆:
钵:
二、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 )( )
怜( )
( )
拨( )(
) 拒( )
( )
怖(
)( )
三、多音字组词。
看kān(
) kàn( )
恶 è( ) wù
( )
秘mì( ) bì (
)
第二课时
课题
16、表里的生物
1.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7个词语。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
知识
课文结尾。
教
目标
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
学
流你的看法。
目
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
课文结尾。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
流你的看法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
交流你的看法。
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
交流你的看法。
教 学 预 设
“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文中的“我”是个
3
难点
教学环节
导入创境
教学建议
激疑
怎样的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
一 合作学习,深入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文中有很多处心理描写,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说理由。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首先请同学们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表里的生物”的特别之处:
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
色的、红色的小宝
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
自主合
作探究
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3)读一读你画出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预设:父亲说“不许动”,表里边会是什
么东西在响呢?我
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
轻易被人看见
,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引导体会:这段话对“我”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
感受到“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和兴趣。文章中还
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将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如——
课件出示: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
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
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
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就像在与人倾心交谈,让我
4
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童年的天真无邪。
指
导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儿童的好奇和天真。
(4)读了上面的几个句子,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5)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补
充:“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
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的句子来印证刚才表述的观点。
课件出示: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
盖里还会发
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
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
曲要单调些。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引导:从第1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因没有满足好奇心,
“我”感到很痛苦)
从
第2句话中你能体会到“我”的什么特点?(“我”善于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父亲的怀表进行仔细观察
)
从第3个片段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个勤于思考、喜欢探索
的孩子。
二 、
研读对话,回顾拓展
1.研读对话,角色朗读。
(1)导语:同学们,文中的对话也很精彩,我们来读一读
吧!学生自由朗读对话。
(2)小组合作,分角色读。
课件出示: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
不但它的秒针会自
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
嘀嗒……没有一刻
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
5
歌曲要单调些。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
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
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
兴不高兴。有一回,父
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3)指导朗读。
(4)小组推荐几个同学,在班上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5)评价朗读。
2.回顾课题,理解结尾。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表里的生物”其实指
的是什么。(表里的各种精密的元件)
(2)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
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我”当时还小,以为是表里的生
物发出的“嘀嗒,嘀嗒”
的声音,并天真地相信了爸爸的话,以为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后来渐
渐长大,“我”明白了钟表的原理,于是不说了。
3.拓展小练笔。
(1)引导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个发现或
6
许是那样的可笑,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
经历?
(2)仿写:请你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4.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
①田字格出示: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②教师指导书写“蟀”字:左窄右宽,“率”的第三笔是撇
折,不是点。
③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拓展应用
写一写你儿时的有趣经历或一个发现。
总 结
板书设计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
7
一、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立即—( );
呈现—( );
反义词:增加—( );
拒绝—( )。
2、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①.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
....
( )
②.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
....
( )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 ( )
..
二、默读课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
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课题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
导入创境激疑
17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
教
学
目
标
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大胆展开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同学之
间互相交流。
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
式和今天的不同。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
式和今天的不同。
复备教
教 学 预 设
学建议
一 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 谈话导入。
第三课时
8
(1)交流想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面貌日新
月
异。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引入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
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
么样的呢?今天
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
趣啊》。(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提问:读
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
“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怎样“有
趣”呢?
)
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一说:怎样提高默读的速度?
2.学生交流。
3.归纳提示: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个别字词
的识记上,应侧重于
对内容的理解;尽量不回视,
多扫视;适当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保证阅读
效果等。
4.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大意。
自主合作探究 三、 自主阅读,比较不同
1.探究不同,感知环境。
(1)提出问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
中,“他
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
(2)学生明确:“他们”就是玛琪的爷爷的爷
爷那一代人,“那时候”是几个世纪以前。
(3)教师启发:这句话是玛琪心里所想的。一
个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后的小女孩,怎么会知道“
那
时候”的事情?(通过一本“真正的书”)
9
(4)引导思考:“真正的书”真是个奇怪的措
辞!和它相对的是什么样的书?玛琪用的书和它有<
br>何不同?(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玛琪和托米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
发黄,皱皱
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他们通
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
动,真是有趣极
了,你说是不是?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
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
停留在原地。
小结:一本普通的纸质书却被称作“真正的书”,
令女孩感到格外稀奇。可见这
篇科幻小说的视角十
分独特。它不像一般的科幻小说那样立足现在,展
望未来,而是以未来人的
视角回顾现在,对现在的
学习生活进行“考古”。
(5)自读要求:除书本之外,文中未来
的教育
环境和现在还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文,查找信息并
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
2.了解情节,聚焦科幻。
过渡语: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生活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
化。然而,它和魔幻小说、武侠小说、
神话小说等又有区别,它往往是现实世界向未来的
延伸,
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向往和期待。
(1)提出问题:文中哪些情节是作者的想象?
哪些情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据可循的?
(2)学生交流。
预设:文中作者所写的未来的上学方式都是想
象出来的,但这些
都是有现实基础的科学想象,如
书——电子书;机器老师——网络教学;一对一教
10
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3)相机板书:科学性——基于现实;预言性
——大胆想象。
四 、
探究意图,拓展阅读
1.讨论交流,感知人物形象。
(1)细读课文,找出关于玛琪和托米
的动作、
心理和语言描写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
性格特点。
(2)学生互相讨论,明确答案。
玛琪:天真可爱,富有好奇心,知识面不如托
米广阔。
托米:很有主见,知识面广阔,看待问题理性
全面,有青春期大男孩的“酷”劲儿。
(3)找出课文中能体现两人形象的段落,并且
通过朗读区分出两人的性格差异。
2.研读课文,探究创作意图。
(1)教师提问:玛琪不喜欢眼下的学习方式,
那么
她对“他们那时候”的学习方式又持怎样的态
度?她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呢?
(2)学生研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并交流。
鄙夷不屑——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诧异——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
呢?”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鄙夷不屑——诧异——难过——怀疑——好奇
——赞叹
你所期待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
论,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11
总 结
拓展应用
你所期待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
论,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课外阅读《芬达的秘密》《纳尼亚传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 目不斜视)地看
书。
(2)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 不屑一顾)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3)拖米非常(骄傲 高傲)地瞧了他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
(4)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当 适合)十岁左右孩子们的水平了。
2.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当然 他们有个老师 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
是一个真人 ”
“一个真人 真人怎么会是个老师呢 ”
(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我们这样的老师”指的是
。句子写出
了未来学习方式和今天学习方式中的 不同。
(3)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可能是什么样的?写一写吧。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罗伯特•索耶,这位加拿大“科幻教父”,曾包揽雨果
奖、星云奖和
坎贝尔奖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奖项。他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包括“恐
龙
三部曲”、《金羊毛》、《计算机中的上帝》。在索耶看来,“科幻是现实的镜子”,
科幻作家不应只是
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
还可以预测未来。科幻小说的价值主要体现
在两方面:一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二是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
【资料二】美国近代著名科幻
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
科幻小说,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
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
起了敲门声……”
(1)根据上面的资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12
①读科幻小说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 )
②科幻小说是随意的凭空想象,可以天马行空。( )
(2)请根据材料一中对于“科幻小说”的描述,分析材料二被称为“科幻小说”
的原因。
第四课时
课题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
口语交际:辩论
1.
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
实说话。
2.善于倾听,能听出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
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
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论能
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
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
话
能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
教 学 预 设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
生分歧的问题,如:
导入创境激疑
课件出示:
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不会增进人与人之间
复备教
学建议
教
学
目
标
13
的理解
2.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我
们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
问题。让我
们开一次辩论会吧!
二 分组选题,指导辩论
1.指导分组,选择辩题。
(1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几人可视具
体情况而定,个别小组人数可微调,推选一个小组
长
。小组长负责本组的辩论活动,并担任小组辩论
主持人。
(2)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
题,每个人
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正方和反方的人数原则
上要一样多。
2.播放视频,指导辩论。
(1)播放视频,了解辩论会的基本流程。
自主合作探究
(2)观看视频后,我们对辩论会有所了解。我
们怎样展开辩论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下:
①辩论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三 、 了解流程,尝试辩论
1.小组辩论,明确要点。
(1)辩论准备。
分好了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后,接下
来根据观
点整理、归纳资料。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
在卡片上。
(2)辩论指导。
怎样做到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课件
14
出示提示:
课件出示:
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
己的观点。
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
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3)尝试辩论。 <
br>①小组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简要说明辩论
会的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
br>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②流程:
a.各方主辩人表明观点。
b.自由辩
论:此时双方争先恐后,阐述观点,
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地反驳对方,掀起辩论的高潮。
c.
各方三辩总结陈述,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在辩论的过程中,如出现冷场或卡壳的现象,主
持
人相机调控)
在小组辩论时,教师巡视,相机处理偶发情况。
2.班级辩论,落实要点。
(1)确定辩题。让学生选择,如——
正方观点: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增进人与人之
间的理解。
反方观点: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不会增进人与人
之间的理解。
(2)小组推选。 全班共推选出八名辩手,正方、反方各四人:
第一主辩手、第二辩手、第三辩手、总结陈述人,然后再推选一名主持人。
15
(3)辩论开始。各位辩手各抒己见。
四 、
师生交流,总结评价
1.评议总结,升华认识。
(1)在辩论过程中哪些同学表现得特别出色?
学生说一说哪些同学在这次辩论活动中表现得
特别好,并说明理由。如:声音清晰,说话有条不
紊,准备的资料十分翔实,善于表达自己的观
点,
能抓住对方说话的漏洞进行反驳,等等。
(2)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总 结
我们学到了组织一次简单的辩论会的方法,
了解了辩论的常识。
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懂得说话要有理有据,善于表达自己的观
点。
……
2.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学生讨论后归纳
总结。
课件出示:
注意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
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的文明。
课后反思
作业:把自己的交际内容写下来。
16
第五课时
课题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
2.能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能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大胆设想故事,描述神奇的科幻世界
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
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
教 学
预 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曾看过一部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书中作者叶永烈幻想的事物,有的现在已经变为现
实了。如小说中提到的下棋机器人,现在已经有了。
课件出示:
复备教
学建议
教
学
目
标
导入创境激疑
2.回忆交流,畅谈故事。
(1)提出问题:你印象最深
刻的科幻故事是什
么?故事里写了哪些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
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这些科
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7
二 打开思路,大胆想象
1.热身练习,引导想象。
(1)提出问题:如果大脑能直接从书上拷贝知
识,如果
人能在火星上生活,如果你能用时光机穿
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会发生些什么?
(2)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自主合作探究
过渡语: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把自己天马
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2.讨论交流,大胆想象。
(1)提问: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会是
怎样的?
他们可能运用了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
术?这些科学技术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样的奇特
经历?
(2)提示:放飞想象,你想到了哪些不可思议
的科学技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课件出示:
18
(3)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人物有怎
样奇特的经历呢?课件出示例子:
课件出示:
三 、读写结合,领悟写法
1.了解科幻故事的基本特点。
(1)回顾学过的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思考:科幻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科学、幻想、小说,对应的就是科学性、
预言性、文学性。
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推
测一下:科幻故事的三要素是什么?
明确:科学、幻想、故事是其三要素,即科学
性、预言性、故事性。
(2)重点讲述科幻故事的“故事性”:强调故
事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科
幻
故
事
科学——科学性:基于现实
幻想——预言性:大胆幻想
故事——故事性:生动和连贯的情节
课件出示:
19
2.引导学生回忆课外阅读的科幻故事或科幻小
说,领悟写法。
(1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过
科幻小说或科幻故事,想一想:哪篇故事的写法给
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从“科学性”“预
言性”“故事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四 、 范文赏析,编写提纲
1.课件出示提纲及范文:
总评:故事以“
我”第一次乘坐飘行车的内心
变化为行文的线索,条理清晰。故事的语言描写出
色,“我”、小
燕和小虎子之间的对话体现了人物的
特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生编写提纲,写好
提纲后,同桌互相交流、
评议:是否体现了科幻故事的三要素(科学、幻想、
故事)?
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过科幻小说或科幻故
总 结
事,想一想:哪篇
故事的写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教师相机从“科学性”“预言性”“故事性”等
方面进行总
结。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
教
学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作文。
知识
目标
20
目
标
2.展示习作,师生评议。
3.修改习作。
4.和同学交流,看看谁写的科幻故事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能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大胆设想故事,描述神奇的科幻世界
学会欣赏作文并进行自我修改
学会欣赏作文并进行自我修改
教 学 预 设
一 动笔起草
1.启发谈话: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
划”行事,写起文
章来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
复备教
学建议
教学环节
导入创境激疑
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相机对写作
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3.提醒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尝试修改习作,其
他的同学加快写作的速度。
二、
指导修改
1.启发谈话。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有一定的
道理。托尔
斯泰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
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
自主合作探究
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
下过功夫。习作初稿
写好以后,我们还要反复修改
完善。
2.指导自改,提示修改方法。
课件出示:
修改步骤:
自读。
21
自改:“换”拗口、意义不明确的语句,“调”
前后紊乱的语序,“添”一些具体内容,“删”
多余的内容。
自查:对照本课的习作要求,看内容是否奇
特而又令人信服。
3.互改习作。
同桌之间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修改。
4.课堂交流。
(1)说一说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和体会。
(2)讲一讲修改他人作文的过程和理由。
三 、 评价欣赏
1.交流展示。
教师引导: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
br>有许多精彩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精彩之处读
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
的
成果。还要简单说一说这些句段好在哪里。
2.班级评赏。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
生评赏。
将习作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念出来。
组织学生评一评,并说明理由。
(2)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
成果。
总 结
22
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果。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知识
目标
教
学
目
标
能力
目标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
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
言的意思。
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
的意思。
1、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情感
目标
2、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
的楷书作品。
重点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
教
学 预 设
一.谈话,导入“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汉书·贾谊传》
复备教
学建议
难点
教学环节
谈话: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形
导入创境激疑
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
天生的一样牢固)今天我们来
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交流。
(板书: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2.读一读,结合实际交流。
(1)启发引导: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
题,你们会怎么办?
23
预设:遇到问题,随时向人请教,或者读书、
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对啊,勤问勤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
能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我们获得好的学习
方法。(板书:勤问勤查的习惯)
(2)自读交流。
①同学们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教师提出
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勤问勤查”,还提到
了哪些学习方法?
重点的句子做标记。
②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勤问勤查的习惯
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1)引导交流:在学习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
种良好的
学习习惯,你们还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课前预习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写
日记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3)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
二 、 词句段运用
1.推想词语的意思。
24
(1)设问引入。
师:同学们,词语是
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有
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
整体来运用的。理解词语意思
的方法有哪些呢?
预设: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
抓重点字等方法。
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联系文言文中学过的字
的意思,推想词语意思的方法。
(2)举例说明。
①出示词语:赴汤蹈火。
②引导:请联系文言文学过的字的意思,说说
词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指名说)
③回顾:《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
的“汤”是什么意思呢?(热水)
④学生试着解释词语。
⑤教师小结:跳进热水之中,踏着烈火,比喻
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完成练习。
①学生根据刚才的方法,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
字的意思,推想词语
的意思,完成课本第91页的第
一题。
课件出示:
你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
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
②学生交流。可以运用泡泡提示语中的句式交
流。
25
走马观花:走,奔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边诉说,边哭泣,形容
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
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引用名人名言。
(1)谈话引入:请说一说你们知道的名人名言。
(可指名回答,也可小组内互相交流)
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名言真不少。在文章
中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①读下面的语段,体会引用的好处。
可以用以下
两种方法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
处: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比较引用名人名言和去
掉名人名言的
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出示: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
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教师归纳总结。
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具有提纲挈领、总领全篇、
引人入胜、为整篇文
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
名人名言可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
具有突出中心
、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练等作用。
26
而在文章末尾引用名人名言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
启迪读者的作用。
(3)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师提问:你在习作中引用过名人名言吗?通
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举例说明,谈体会。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
并提出要求。
三、书法欣赏
1.图片导入。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
家?
学生:
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
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
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
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
柳
体)、元代赵孟(赵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
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
欣赏书法作品。
(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
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27
课件出示:
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
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
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
秀丽
柔美,稳健大方。
③师:欣赏完《三门记》,你对今后的写字有什
么想法?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 积累古语名言
1.读一读,了解大意。
(1
)考考大家: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
人胜过前人,可以用哪一句古语名言来形容?(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读一读下面的古语名言。
课件出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自由朗读,教师教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
读。
(3)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大致意思。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8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发生
变化,事物的发展
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
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
状,进行变革。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不停地
革新。这句话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要及
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
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
更深。常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
前
人。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如果对人民有好处,
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
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4)这四句话的共同意思是什么呢?(改革创
新,发展超越)
2.背一背,畅谈体会。
(1)引导背诵。
(2)拓展说话:学习了以上四句古语名言之后,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
一、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29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