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2)单元新语文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湖北民族学院-七夕贺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单元主题
单元学情
分析
人教版教材
1、《北京的
春节》
2、《藏戏》
3、《各具特
色的民居》
第二 单元单元备课表
“中华民风民俗”。本单
元选编的4篇文章:《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
居》《和田的维吾尔》,精读课文3篇,略
读课文2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
大。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文章之前,以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华民风民
俗有所理解,但是对传统的
中华民风民俗理解的不够全面,有待提高,还需要加强理解,所以学习课文要
多读课文,
多拓展民风民俗的知识的搜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风民俗。
教学目标
两翼教材 课后作业
每课重难点(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一主”作业: 1、“一主”
重难点:正
《北京的色彩》语文书1、诵读、背诵《北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
上阅读链接
《过年》《除京的春节》精彩句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
夕》
段,小练笔:写一民俗,吸取民族文化智
写自己是怎样过春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
节的。
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
本单元教材围
2、写字词、小册子
文明和传统美德,让学生
绕“中华民风
《主题式经典诵读》: “两翼”作业: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民俗”这一专
《过故人庄》《青玉案元阅读文章理解内方法。
题编写。4篇课
夕》 容,了解北京的民2、“两翼”
重难点:阅
文从不同的角
风民俗写心得,背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了
度介绍了各具
诵规定篇目。
解北京的民风民俗。背诵
特色的民风民
规定篇目。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一主”作业: 1、“一主” 重难点:通
俗,反映了中
《湘西的吊脚楼》《安塞1、诵读、
背诵《藏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
华文化的丰厚
腰鼓》《西双版纳的泼水戏》精彩句段,用成,体
会藏戏独具特色的
博大,所以引
节》
自己的话写一写藏艺术形式,感悟藏戏传统
导学生在把握
《主题式经典诵读》:
戏的形成及特色。 文化。
内容的基础
《水调歌头》《寒食》 2、写字词、小册子
2、“两翼” 重难点:阅
上,让学生了
“两翼”作业: 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了
阅
读文章理解内解各名族风俗,背诵规定
解一些传统的
民风民俗,让
容、了解各名族风篇
目。
俗写心得,背诵规学生进一步了
定篇目。
解文章的表达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一主”作业: 1、“一主” 重难点:通
方法,体会作
《四合院》《侗族斗牛1、阅读《各具特色过通过默读,了解各名族
者表达的方<
br>节》《石林的狂欢之夜》 的民居课文》,积累民居风俗。
法。
文中的好词佳句。2、“两翼” 重难点:阅
《主题式经典诵读》:2、写字词、小册子
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了
《陋室铭》《九九歌两 “两翼”作业:
解各名族风俗,背诵规定
首》 阅读文章理解内篇目。
容,了解各名族风
俗,写心得,背诵
规定篇目。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4、《和田的
维吾尔》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三月歌会》《北京的小
吃》《家乡的土圆楼》
《主题式经典诵读》
《鹊桥仙》《竹枝词》《九
月十日即事》《拉水》
学习内容
“一主”作业:
1、写字词、小册子
2、积累喜欢的字词
并摘抄
3、“两翼”作业:
阅读文章理解内容
了解各名族风俗,
写心得,背诵规定
篇目。
教学目标
1、“一主” 重难点:读
懂课文内容,了解和田的
维吾尔的民风民俗,体会
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
点的
2、“两翼”
重难点:阅
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
了解各名族风俗,背诵规
定篇目。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
习作二:
语文园地二
回顾拓展二:
日积月累:古诗
趣味语文:
1、词语盘点:熟读并积累词语,养成积累的习惯。
2、口语交际:围绕“民风民俗”这一话
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
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
叙事要具
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
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
议。
3、习作:根据习作提示,围绕“民风民俗”这一口语交际话题,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
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
方法,写一民族风俗。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4、日积月累:读懂古诗两首《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
子》,理解古诗的意思。 5、回顾拓展二: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
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
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1、引导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
美德。激发对我国传统民风
民俗的兴趣.
2、熟悉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3、教学时突出语文学科的主旨: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批一批,
注一注,
背一背,演一演,写一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其中读为主体,写为
根本。
4、让学生在读后限时限速复述课文,或者讲故事复述课文
5、师生动手、动脑搜集相关资料,交流、探讨,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
单元教法
单元用时
1、本组教材可用13——14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
文4——5课时,口语交
际1课时,读写联动: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展示分享课:2课时
。
合计:14课时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1-2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6、《北京的春天》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24--29 页
主题阅读27 页,经典诵读教材104、111 页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腊月、初旬、展览、万象更<
br>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目标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重点段,感悟文中
北京的风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祖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读背单元导读
诗句
二、学习教材《北
京的春节》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在习作
中运用。
1.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1.布置学生了解北京春节资料。2、字卡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以读代讲
单元导读课型
内容与方法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学生在读单元
小诗中明确单
元主题及教学
方法、学法
精读课文,理解
内容,感悟课文
老北京风俗习
惯
一、读背单元导读诗句《绚丽的民俗》
----教法:用师生双读法去读
二、精读《北京的春节》
1、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
、句子读通顺,
并同桌间互读检查。@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
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
交流探讨,感受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
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
么味道,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汇报
4品读体味,感受民俗。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
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交流、品读
5、领悟表达特点。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
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三、拓展阅读,学三、拓展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中《北京的
习《新语主题阅读》色彩》及语文书上阅读链接 《过年》《除夕》;
及《新语主题式诵学习《新语主题式诵读》中的《过故人庄》《青
读》中的文章。
玉案元夕》。
1. 自主阅读《北京的色彩》及语文书上阅读链
接
《过年》《除夕》,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
法上有什么不同?重点:感悟课文内容、及风
俗习惯
----方法:阅读批注法
2.读背《过故人庄》《青玉案元夕》。
(重点:感悟古诗内容,积累语言、感悟风俗
习惯)
四、读写联动
1、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
得
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
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方法: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自主交流
五、小结
1、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青玉案元夕》。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6、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拓展阅读、诵
读,感悟北京风
俗习惯
读写联动、学习
方法
六、作业
在交流、总结
中感悟重点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 3--
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7*、藏戏
人教版语文书30--32 页
主题阅读
25、29、32页,经典诵读教材105、106 页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
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诵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戏独具特色
的艺术形式,体会在
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藏戏喜爱之情。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
读《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
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
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等散文。
3.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自主阅读
内容与方法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精读课文,理解
内容,以读代
讲,感悟民风民
俗,感悟中华传
统文化
一、学习阅读教材《藏戏》一文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上节课,我
们随作
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今天,就
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
人
民喜爱的藏戏。
二.
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三、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
不懂的词语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
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
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
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四、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
可
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简介作者,
学习阅读教材《藏
戏 》一文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1
、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
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
趣的
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
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方法:自读自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
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
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
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
,仍有着无穷的
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
开头部分。
读中感悟,以读
代讲,学习写法
二、学习《新语主
题阅读》及《新语
主题式诵读》中的
文章。
二、自主课外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湘西的吊脚楼》《安塞腰
鼓》《西双版纳的
泼水节》课文,边读边想,体
会课文中的民风民俗。
----方法:阅读批注法
《主题式经典诵读》:《水调歌头》《寒食》
(重点:积累语言、感悟民风民俗)
----方法:读一读、背一背,感悟民风
民俗
三、感情朗读,体1、学生读课文,学习文中
表达上的特点,用自
会
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方法:读写联动---抓住语言、动作
描写人物心里。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四、小结
---方法:自主交流
五、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戴面具演出
藏戏:没有舞台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
戏
三五天没结束
拓拓展阅读、诵
读,感悟民风民
俗,感悟中华传
统文化
在交流、总结中
感悟重点
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5--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8*、各具特色的民居
人教版语文书33---36页
主题阅读33—34、35、37--38
页,经典诵读教材107、109 页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诵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民风民俗,感
悟中华传统文化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启发、诱导发,品读领悟法,学生品读领悟法、合作交流。
自主阅读
内容与方法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精读课文,理解
内容,以读代
讲,感悟民风民
俗,感悟中华传
统文化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简介作者,
学习阅读教材《各
具特色的民居》一
文
二、学习《新语主
题阅读》及《新语
主题式诵读》中的
文章。
一、学习阅读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
1、导入新课:读课题,揭示课题
2、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这篇课文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快速浏览课文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
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
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
问,
在书上标记一下。
.
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小组交流感受,感受深刻的句子。
1、
品读课文,体会写法、读写联动:方法迁移
写一写自己地方的一些民居
------方法:自读自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1、引导阅读新语主题阅读中《四合院》《侗族
斗牛节》《石林的狂欢之夜》,提出要求: <
br>学生阅读课,把印象深刻的句子找出来?多读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
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几遍。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理解含义。交流印象
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含义
配乐范读《陋室铭》《九九歌两首》
2、学生简单解疑
3、领学生反复诵读《陋室铭》《九九歌两首》
4、指导背诵《陋室铭》《九九歌两首》
5、交流文中寻宝
---方法:自读自悟、反复诵读
三、感情朗读,体1.指生朗读课文,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
会写法,读写联动
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
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
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2.学生交流自己作品
---方法:读写联动,自主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总结 三、小结
四、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拓拓展阅读、诵
读,感悟民风民
俗,感悟中华传
统文化
理解课文重点
句,体会体会文
章蕴含的哲理
引导学生总结
回归课文内容,
巩固理解课文
巩固反馈、理解
课文知识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 7
--8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9*和田的维吾尔
人教版语文书37--39页
主题阅读
39、41、43页,经典诵读教材112、113、115 页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
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阅读感悟,采用以读代讲、自主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那内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
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维吾尔乡村风情的喜爱之情。
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
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我们新疆好地方》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自主阅读
内容与方法
一、学习阅读教材《9*和田的维吾尔》一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
吾尔族的了解。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
你了解到了维吾尔 族哪些风俗习惯。
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
或精神的语句。
2、
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
族?
----方法:自读自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
3、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特点、表达特点 <
br>@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
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
脉
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写自己熟悉的
民
族风俗,进行说话练习,写自己熟悉的民族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精读课文,理解
内容,以读代
讲,感悟哲理
附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板书课题,
齐
读课题,简介作者,
学习阅读教材《9*
和田的维吾尔》一
文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二、学习《新语主
题阅读》及《新语
主题式诵读》中的
文章。
三、感情朗读,体
会写人物内心活动
方法
四、小结
风俗)
------方法:读写联动---抓住语言、动作描
写人物心里。
拓展阅读、诵
读,感悟民风民
俗,感悟中华传
二、自主课外阅读
统文化
《新语文主题阅读》:
《三月歌会》《北京的小吃》《家乡的土圆楼》
----方法:阅读批注法
《主题式经典诵读》:
《鹊桥仙》《竹枝词》《九月十日即事》《拉水》
读中感悟,以读
代讲,学习写法
----方法:读一读、背一背,感悟内涵
3、学生读课文,学习文中写人物心里的写法
学生片段练习
------方法:读写联动---抓住语言、动作描写
人物心里。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在交流、总结
---方法:自主交流 中感悟重点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9*和田的维吾尔
苦→甜
热爱生活
巩固反馈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9--10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40
--44页
回顾•拓展二、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交流平台、趣味语文
知识与技能: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也可以交<
br>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古诗,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趣味导入,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按要求感知、理解;学生自读自悟熟读并背诵古诗,养成积累的习
惯,引导学生搜集和课文
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
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
文明和传统美德,激
发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
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
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激发对我
国传统民风民俗的兴趣.
学习了本组课文,了解课文中表现出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怎样写出
民风民俗。
也可以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资料,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字卡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2.查阅、搜集资
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两首
古诗作者和诗意。3.阅读趣味语文。
体验感悟、诵读复述,合作交流
基础训练课
教学时间:
内容与方法
1.自己阅读词语盘点的内容
2.齐读日积月累两首古诗,抽生说说你最喜欢
哪首古诗?为什么?
3.自由朗读、背诵《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二、@谈话导入@体
会范例。结合《北京的春节》,
了解介绍介绍节日方法
:
如《北京的春节》详略
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
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
回顾课文
总结方法
体会作者表达
自己
学生积累语言
附案
语文园地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词语盘点、日
积月累
日积月累
二、交流平台(回
顾拓展二)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迁移练习。交流学习本组课文或搜集的课
外
民风民俗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
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方法:读悟、交
流
三、日积月累
四、趣味语文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1.学生默读
《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
在有趣的学习
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中体会标点的
2.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
神奇魅力
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
------方法:诵读法
五、单元测试及试1、生完成单元测试。
卷讲评。
2、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薄弱、易错知识点和作文中的不足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4、小结
---方法:自主交流
5、作业
1、学生背诵课文
2、语文小册子
3、预习下一课
语文园地二
词语盘点
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
趣味语文
在交流、总结
中感悟重点
巩固反馈、理
解课文知识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 11--1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二
人教版语文书41页
主题阅读 页,经典诵读教材 页
知识与技能:
1、围绕“民风民俗”这一话题进
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
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
说
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你
方法。
3、学习修改、充实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民风民俗习作集
过程与方法:
交流、观察、合作、评议,先交际后写作,重经历悟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回
顾本组课文中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这些独具魅力
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
美德,激发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
兴趣.
回顾本组课文中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我国的民风民俗.并学习写作方法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民风民俗的材料
交流、观察、合作、评议,先交际后写作,重经历悟体会
读写联动课
内容与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一、回顾口语交际
的内容,明确读写
主题。
二、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进行交流
三、确定写的主题、
写一写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回顾单元文章
特点,激发说话
兴趣,为下文写
打下基础。
1、回顾本组课文中从不同的介绍某种民风民
俗,感受内容,交流方法
----方法:交流、
2、学生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
小组内交流
对课外
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
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
节、端午节
、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
工艺品等。)
3、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
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评选最佳发言
引导大家总结
三、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确定主题进行
4、指导学生习作 重经历悟体会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
写作文
-----方法:先交际后写作,重经历悟体
会。
5、评改作文
3、全班评议
培养学生的自
4、形成作品集 评作文的能力
---方法:自主交流、互评、学习、借鉴
学生在交流中
改作文,在评议
中改作文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方法:自主交流
誊写课堂练笔
口语交际•习作二
民风民俗
在交流、总结
中感悟重点
巩固知识
四、作文交流、评1.自读作文
议
2.小组内互评
五、小结
七、作业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13--14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主题诗会(语文园地二
学
生喜欢优美的古诗、名句,能读一读,但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所以要通
过主题诗会,激发学生积累感悟
民风民俗的古诗、名句、佳句
人教版语文书22=44页
主题阅读24--45
页,经典诵读教材104---116 页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本单元民风民俗的诗歌及名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及积累丰富的
语言。
2、通过朗读背诵诗文扩大了学生积累的量,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3、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展示学生在本单元积累的诗词、
教学目标
经典片段,为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
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诵读、欣赏,评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积累、展示、交流本单
元的民风民俗诗歌及名句,激发了学生的朗读、
背诵、积累的兴趣、爱好
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
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课文教学相协调的音乐)。
课前积累本单元或者课外民风民俗的诗歌及名句
启发、诱导发,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诵读积累本
单元的诗歌及名句。学生用鸟
鸣法、多种诵读方法诵读积累本单元的诗歌及名句
主题诗会(积累展示分享课)
内容与方法
1、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要求识记的诗歌、课
文词语、名句、片段等。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1、回顾梳理本单元
中美文佳句、诗
歌、课文词语、
名言警句等
2、积累、展示、诵
读。
3、评价
4、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积累的课
内外的课文内
美文佳句
让学生积累、展示、诵读。开始。
让学生自主评价,选出优秀选手,表扬优秀选
激发了学生的
手
朗读、背诵、积
累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
回归课文内容,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5、作业
学生回家巩固积累本单元的诗歌及名句
积累展示分享课
(积累的诗歌、名句)
巩固积累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资源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教学时间:
设计意图
附案
人教版语文书 页
主题阅读
页,经典诵读教材 页
4、小结
5、作业
板书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12-13课时“双基训练”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在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基础上梳理人教版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最
基础的字词句
讲解薄弱、易错知识点和作文中的不足。
人教版教材 页,本单元的基础的字词句
教学时间:2课时
设计意图
附案
教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归纳总结,讲评巩固
课型:“双基训练”课型
环节与方式
1、总结归纳单元知
识,复习本单元生
字,词语。
2、复习语文园地要
求积累运用的知识
点。
3、单元测试及试卷
讲评。
内容与方法
1、归纳梳理本单元要求识记生字,词语。
2、强调课文知识点回顾本单元写作方法。
1、复习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
2、学生复习、背诵。
1、生完成单元测试。
2、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薄弱、易错知识点和作文中的不足。
1、阅读有关.阅读名人成长的故事书籍。
2、预习新课。
4、小结
5、作业
总结提升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上第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年 月
授课时间 年 月 备课人 :
第14课时展示分享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贯彻“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我的课堂
我做主。” 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人教版语文书
页,新语文主题阅 页,经典诵读 页
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展示学生在本单元积累的诗词、经典片段,为
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
教学重难点
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
教学资源 与课文教学相协调的音乐。
教具及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课型:
环节与方式
1、梳理本单元中美文
佳句、诗歌、课文词语、
名言警句等。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展示分享”课型 教学时间:
内容与方法 设计意图
1课时
附案
2 、学生积累展示
3 、教师讲评、发奖。
激励评价
4、小结
5、作业
1、阅读有关.阅读„„„的书籍。
2、预习新课。
总结提升
积累语
言,提升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