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关于老师的名言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一(5)班
方怡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的数学。我班的学生人数是53人。在
经过了一
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
些较浅显的
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
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
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
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
习态度,
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从
2011年7月开始,实验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新颁布的《标准2011》对
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
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
六年级)》,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
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
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
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
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
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
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
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
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
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
决问题的内容,让学
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
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
、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
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
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
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会用加、
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
民币。
5.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
间的关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
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
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认真倾听
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
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
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0%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
学困
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
困惑,设计作业
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
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
,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
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
强,帮助学困生重新
树立学习信心。
八、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2 课时
例2
1课时
例3
例4
2
例5
1
例6
2
整理和复习
3
单元练习
1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1
读数 写数
1
练习
1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2
解决问题
1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
练习
1
摆一摆 想一想 1
单元练习
1
5.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认识人民币
2
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简单的计算
2课时
解决问题 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
例1、例2
4
例3
例4、例5
3
整理与复习
3
7.认识时间(3课时)
8.找规律(4课时)
9.总复习(4课时)
课时
课时
2课时
课时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