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别妄想泡我
662次浏览
2020年10月13日 14: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老罗推荐的书-感恩老师的话简短精辟

2020年10月13日发(作者:詹武)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数数 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包括数数 数 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
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 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
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 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
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 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

《数数 数的组成》是本单 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
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 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 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
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 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
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 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
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
使学生掌 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 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
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

2、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 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
(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 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
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 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
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 数应是多少。

二、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

这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 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
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而一年级的学 生在入学前,经过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对100以内的数
有了初步认识,有的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对 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但孩
子们的头脑中还没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中, 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
念的获得,还应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 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
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 教法、学法:

由于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 心强,在四
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 br>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愉快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 ,制作色彩鲜艳、富有动感的课件,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直接的感官认识,在直观生动
的学习环境中认识1 00以内的数。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
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
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同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其中,注意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
作意 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

1、 带领同学们回忆020各数,并指名数一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都认识过
哪些数字朋友?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通过数20以内的数,为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奠定基础,同
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2、 揭示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 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数数,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数。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数数。

[让学生感知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主题图

教师用语言描述:随着春天的 来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老师想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带同学
们去大草原看一看。(教师边叙述边出示课件 草原图)你们瞧,这里的景色多迷人呀!蓝蓝的天


空,绿绿的草原,不远处还跑来了一群 活泼可爱的小羊,(课件出示一群小羊)同学们数数看,
有几只?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有 10只,接着出示第二群羊,老师问:现在一共有几只羊?这样
使学生感知20有多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设计的先出示一群羊10只,而不是20只一起出,目的是为了让学
生 通过数知道一群羊是10只,从而为下面出示100只羊打基础。]

最后出示其它8群羊,老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请大家先估一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教学例1:

(1) 数数量和小羊只数同样多的实物小棒或其它学具。通过自己动手数数来验证自己的
估数准不准。同桌合作数数,一人数,一人边看边听,数错了马上帮他纠正。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数数的结果,并展示数数的过程。

(3)教师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问 一捆是几根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也就是说10
个一是一十。教师接着演示把其它小棒也10根10 根地捆成一捆,捆完后老师问:一共是几
捆小棒?(生回答10捆)教师接着问:也就是多少根小棒?( 生回答100根)那也就是说10个十
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10个十是一百。

(4)验证小羊的只数。老师说:同学们, 我们知道了手中的物品是100个,那小羊到底是
不是100只呢?我们再来数一数,数之前你们先想一 想,怎样数我们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呢?让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怎样数又快又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 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交流时,
教师用课件出示100只羊,10只小羊用红线圈起来,教师问这是几个 十?生回答一个十。然
后接着再把10只小羊圈起来,教师提问:这是几个十?生回答二个十。然后依次 圈出3圈、4
圈、5圈、6、7、8、9、10圈,教师问:这是几个十?最后生回答10个十。教师接 着问:10
个十是多少?生回答10个十是一百。那么小羊的只数就是100只。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它们
在观察中思维, 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教学例2


例2的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活动,当数到几十九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 几十。为了
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安排学生数数的活动:

(1)利用学具直观数数。先让学生利用小棒从35数到42,然后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 师用课件先出示35根小棒,接着再出示1根小棒,让学生从35接
着数就是36,然后依次出示小棒让 学生数数。当数到39时问:39后面应该是多少?使学生理
解39根小棒再加1根是40根,39后面 应该是40。然后接着数到42。在这里我通过课件直
观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88数到100。

(3)对口令游戏,从56数到63,再数到72。

[设计意图:让学生脱离小棒数数,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由直观认识上升到抽象认
识。]

4、 教学例3

例3是学习数的组成。教学时先提出摆小棒的要求,老师说:请

同学们摆35根小棒,怎 样摆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35根呢?请同桌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 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教师用课件先出示35
根单根的小棒,接着出示10根小棒捆一捆,一共 捆了3捆,还有5根单根的。最后让学生看
着小棒图说一说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教师板书35里面有( 3 )个十和( 5 )个一。
然后出示42根小棒,不再演示直接思考:4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生回答教师板书42
里面有(4 )个十和( 2 )个一。

[设计意 图: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
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 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此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来小结:开始数了100根小棒,接着又脱离小棒数
数,最后学习了 数的组成。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怎么数出100个数;知
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板书数的组成)

汽车促销策划方案-2017年1月22日


最想做的事-同步卫星


新婚快乐-反腐倡廉工作总结


郑州四中-许愿池


鸟不宿-手机促销活动


包头市人事考试中心-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荷花作文300字-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


红十字手抄报-朝花夕拾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