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温柔似野鬼°
945次浏览
2020年10月13日 15: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作文网-财务负责人工作职责

2020年10月13日发(作者:梅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棵大树的高约10(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小明的体重约25( )
2. 63是( )的9倍,( )的4倍是128。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天=( )时
3年=( )个月 6元5角 =( )元
4. 小李的身高是1米75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5.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
6.37×24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在( )位上。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
8. 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9.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 )元。
10.妈妈早上8时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5时下班,她一天工作( )小时。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 0×8=0÷8 ( )
2.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
3.2 900是4的倍数,所以2900年是闰年。
4.56×40的积和560×4的积相等。
( )
( )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
三、快乐ABC。(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早晨当你背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
A.西 B.北 C.东
2.下列节日所在的月份均有31天的是( )。
A.元旦、教师节 B.国庆节、儿童
节 C.国际劳动节、建军节
3. 5平方分米与5分米比较,哪个小?( )
A、5平方分米 B、5分米 C、无法比较
4.分别从2位老师和3名学生中各选一人组成一个小组参加知识竞赛,一共有( )
种不同的选法。
32
A.3 B.4
×24
C.6
128
5.在右面的竖式里,64表示( )
A.64个十 B.64个百 C.64个千 D.64个一
+64
768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60÷3= 9.8-8.6= 12×40= 540÷6=
0÷9= 70×80= 300×13= 5.3+2.6=
2.用递等式计算。(9分)
(1)522—322÷7 (2)39×8÷6 (3)53×(98-49)
3.列式计算。 (8分)
(1)56个103减去563是多少?
(2)727除以6,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五、看小区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号楼在6号楼的南面,小广场的西面是( )号楼。
(2)4号楼在5号楼的( )面,5号楼在4号楼的( )面。
(3)大门在小广场的( )面,在1号楼的( )面。
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9分)
1.春风街道办事处为灾区收集了48吨救灾物资。平均每辆
车每天运多少吨?(5分)



2.小美要抄一篇850字的文章,用每页22行、每行21个格子的 作文纸抄写,2页纸够
吗?(6分)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 墙上有一块黑板,长是3米,宽是1米。现在要
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4.琦琦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8.3元;又买了一天《小小少年》,花了9.5元。
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她付给阿姨20元,够钱吗?(6分)

5.一列 火车上午7:30从始发站出发,当日下午2:30到达终点站。火车平均每小
时行驶120千米,这列 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6分)

参考答案: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 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千克 2.7, 32 3. 400, 48,36,6.5 4. 1.75
5.990 6.三 百 7.15平方厘米,16厘米 8. 8,161 9. 2.7 10. 8


二、对错我判断。(10分)√××√√
三、快乐ABC。(10分)ACCCA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20, 1.2, 480, 90, 0,5600,3900,7.9
2.用递等式计算。(9分)476,52,2597
3.列式计算。 (8分)1509,121……1
五、看小区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7, 2 (2)西,东 (3)南,东
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9分)
1.48÷2÷3=8(吨)
2.22×21×2=924(个) 924>850 够。
3.6×3-3×1=15(平方米)
4.8.3+9.5=17.8(元) 17.8元<20元 够
5.下午2:30是14:30。
从7:30到14:30经过了7小时。
120×7=840(千米)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按照下图摆原片,第20个是什么颜色?


【答案】 解:20÷4=5

答:第20个是黄色。

【解析】【分析】1红3黄 共4个圆片为一组,用20除以4求出一共有多少组,因为没有余数,说
明第20个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 个颜色相同。



2.分一分。

三(1)班喜欢蓝球、足球的学生名单:



【答案】



【解析】【分析】共有4名同 学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把这四名同学填入圆圈重叠的部分。把单独
喜欢篮球的名字填入左边,单独喜 欢足球的名字填入右边。


3.从下面的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0×9+8= 9×9+7= 98×9+6= 987×9+5=

仿照上面的算式,再写几道试一试

【答案】 0×9+8=8,9×9+7=88,98×9+6=888,987×9+5=8888。

可以得到9876×9+4=88888,98765×9+3=888888。

【 解析】【分析】除了第一个算式,剩下的几个算式等号前面是:一个数×9+(这个数的最后一位-2),
等号后面是:等号前面的这个数是几位数,积就是(几+1)个8,据此作答即可。


4.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答案】解:4×3=12。

答:下面的早餐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解析】【分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4种点心,共有3种饮料,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5.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子。




【答案】 989+109=1098

【解析】【分析】从低位加 起,可见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尾数和是8,因为4+4=8,9+9=18,所以○
可能等于4,也可能 等于9。

假设○=4,再看十位:8+6=14,可得到□=6;继续看百位:4+2=6 ,此时△=2,但是结果中不存在千
位上的△,所以不可以。4+12=16,但是△一定是一位数不可 能是12,所以不可以。综上没有结果,
即○不可能等于4。

假设○=9,再看十 位(有个位进的1):8+1+0=9,可得到□=0;继续看百位:9+1=10,此时△=1,但
是 结果中千位上△也为1,所以正确。

所以989+109=1098。


6. 2 2 7 7

【答案】解:7+7=14

14-2=12

12×2=24

【解析】【分析】“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 ,我们不
可能把牌面上的3个数或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一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3×8= 24、4×6
=24求解:把牌面上的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 明,这种方
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7 .东东的一天。(连一连)
【答案】解:第一个是6:13,应该是起床时间;

第二个是8:55,应该是睡觉时间;

第三个是4:12,应该是放学时间;

第四个是12:05,应该是吃午饭时间;

连线如下:



【解析】【分析】钟面上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先确定钟面上的时刻,然后根据 实际情


况选择每个时刻时该做的工作是是什么.


8.三( 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
两种 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答案】 解:25+22-13=34(人)

50-34=16(人)

答:有16人两种都不喜欢。

【解析】【分析】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喜欢吃橘子的人数- 既喜欢吃苹果
又喜欢吃橘子的人数;

两种都不喜欢吃的人数=班级总人数- 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


9.三年级订《上年天地》的有20人,订童话世界 有18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订这两种杂志
的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20+18﹣8

=38﹣8

=30(人)

答: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有30人.

【解析】【分析】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有的人数=订《上年天地》的人数+订童话世界的人数- 两种杂
志都订的人数。


10.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篮球比赛的 有20人,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乒乓球比赛有12人,
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有 多少人?



【答案】解:55-14=41(人)

41-20+12=33(人)

答:参加乒乓球比赛有33人。

【解析】【分析】题目中已知学生的总数和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那么,参加比赛的人数=学生的
总数 -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参加乒乓球比赛的人数=参加比赛的人数- 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两项比
赛都参加的人数。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老人与海鸥读后感


季度思想汇报-法律意见书范本


北京市人事考试网-洪培博


信的书写格式-暑期活动


暮江吟-北京民办大学排名


推普周活动方案-福建漳州师范学院


孝顺名言-摄影大赛策划书


古诗文默写-大自然的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