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辨析练习及答案
12月份的节日-业务员的工作总结
高考语文专题:病句辨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5
题;共
22
分)
1.
(
2018•
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
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
100
周,
30
多
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
,倾尽毕生精力,
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
“
智
慧新城
”
的有力推手。
D.
无
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
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2.
(
2018•
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
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
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r>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
“
最多跑一
次
”
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
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
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
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
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
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3.
(
2018•
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洋一号
”
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
1995<
br>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
任
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
45
天、航程
6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
熟悉的人而言,(
)。在
这里,重力和
ADC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
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
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________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
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徽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
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____________
,并可根据需要
_
___________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
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
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
大洋一号
”
的远航活动
,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
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上留
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
年后,
“
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
,<
br>____________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
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
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
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
查。
B.
这
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
务。
C.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查
任
务。
D.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
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
次的任务。
(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洋一号
”
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
“
大洋一号
”
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
走进
“
大洋一号
”
,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
进入迷宫一样的
“
大洋一号
”
,会分辨不出方向
(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
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
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
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4.
(
2018•
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徒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________
的迁徒盛举,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
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
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________
。对
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
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
助航设施
”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
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
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徒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
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
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
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_____________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
br>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徒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________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
待着更加
________
的故事出现。
(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
B.
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
C.
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
D.
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
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
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
迁徒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5.
(
2018•
卷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
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
就讲创新和继承对立开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
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
,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____________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____________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
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
的共性,诚如某戏刷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____________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
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
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________
,除唱
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
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
“
剧剧
有创新,
剧剧有新腔
”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
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_________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堵的笼罩下突破藩
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
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
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
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
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
来。
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
创新之路来。
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
接受的创新之路
来。
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
创新之路来。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答案】
C
【考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
A
.“
了
”
改成
“
的
”
,《人类简史》做主语。
B
成分残缺,缺宾语,
“
试图解开
……
的问题
”
。
C
正确。
D
语序不当,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
”“
无论是在比赛现场,还是在天津
”
。
故答案为:
C
。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
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
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
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
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
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
句子做语法分析。
2.
【答案】
D
【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
A
.
出版社除了
…
外,图书营销
…
中途易辄
B
.
…
的原因,仰赖的就是
…
重复赘余
C
.
“
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
的主语不是观众,偷换主语。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
句类型<
br>——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
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
【答案】(
1
)
B
(
2
)
C
(
3
)
B
【考点】语句连贯(排序),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⑴
A
项经历航次搭配不当;
C
项经历了航次搭配不当;
D
项执行航次搭配不当,
故选
B
。
⑵
“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
“
在这里
……”
,这是语境,句子要表达
“
大洋
一号的实验室像迷宫
”
,
“
在这
里
……”
在迷宫里
,所以承接上面的应该是
“
迷宫
”
,排除
BD
。
“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紧跟
“
走进大洋一号
…
…”
比较好,排除
A
。
故选
C
。
⑶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再接再厉:比喻
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第四个空根据语境选
“
再接再厉
”
,排除
A
C
;
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
“
事情容易办
”
;但易如反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
“
反掌
”
的比
喻;
强调极其容易;它的容易程度超于
“
轻而易举
”
。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
办时。一般用
“
轻而易举
”
而不大用易如反掌。根据语境和语感,选
“
轻而易举
”
,排除
AD
。
故选
B
。
故答案为:(
1
)
B
(
2
)
C
(
3
)
B
【点评】
今年语言文字题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还是考查近义成语辨析、修改病句、补写句子。但是给
一大段文
字,三道题全在其中。补写句子也由主观变成了客观。看起来好做了,实际上错误不明显,迷
惑性更大。
4.
【答案】(
1
)
B
(
2
)
B
(
3
)
C
【考点】语句连贯(排序),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分
析】⑴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
常壮大。随波
逐流是贬义词,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而随遇而安是褒义词,指能
适应各种环境并
感到满足。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
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全力以赴:是个褒义词
,是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
引人入胜
:
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
娓娓动听
: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
(
健谈而且感人
)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别
吸引人。
根据词语
“
迁徒盛举
”
我们可以确定迁徙的规模
巨大,第一空选用词语
“
波澜壮阔
”
,排除
CD
选项。
“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_________”
前
句肯定,后句否定,可以确定第二空选用的词
语应是
“
随遇而安
”
,
排除选项
A
。
⑵
A
项错误在于
“
通过海
岸线等作为参照
”
的说法,介词
“
通过
”
不能同后面的“
作为参照
”
搭配。
C
项
错误在于
“
辨析
”
不能同
“
方向
”
搭配,
只能说
“
辨别方向
”
。
D
项错误在于
“
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
”
和
“
辨识方向
”
的说法。
正确答案是
B
。
⑶根据上下文
“
也会
沿着
”
,
“
它们天生
”
及句式确定为主动句。
故答案为:⑴
B
;
⑵
B
;
⑶
C
。
【点评】⑴此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近义成语辨析,
需要明白每一个成语意思,适合的语境。可以
用
“
排除法
”
做。
⑵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
句类
型
——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
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⑶补写语句
此题考查补写语句。通读,根据上下语句内容和句式填写恰当句子。
5.
【答案】(
1
)
C
(
2
)
C
(
3
)
B
【考点】语言得体,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
】⑴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
AB
,
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
D
。
故选
C
。
⑵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
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名噪一时,
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
于一个时期。
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排除
BD
,
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排除
A
。
故选
C
。
⑶
C
项,关联词不当,排除
C
;
AD
成
分残缺
“
眼花缭乱
”
前应加
“
让人
”
或者
“
令人
”
,排除
AD
;
故选
B
。
故答案为:⑴
C
;⑵
C
;⑶
B
【点评】本题要求
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强调了考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更侧重考查
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力。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