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方案
交通安全手抄报图片-中国连锁销售
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
教学资源应用大赛方案
一、参赛对象
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注册的中小学教师。参赛教师均
须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活动管
理平台报名参赛,并填
写《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登
记表》(见
附表1)。不同学段、学科参赛对象有所不同。
江西省电教馆根据参赛选手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
的
注册情况,对参赛选手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
参赛选手不能参加比赛。
二、比赛学科
小学: 语文、数学、英语
初中: 语文、化学、生物
小学英语、初中生物限县城城关镇、区街办以下的中小学
教师参赛。
三、比赛要求
所有参赛选手在报名参赛的同时需上传一节12分钟的无生
模拟展示课(格式为wmv或flv
)及相关课件、教学设计等(课
题自定)。教学设计应重点阐述展示课突出利用“班班通”设施
及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或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教学资
源,以展现信息技术支持与学科课程融合,创
新课堂教学,解
决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效果。
参赛选手的课
件、教案及模拟展示课教学视频在上传的同
时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网上作品网络投票截止时间为
9
月30日。未按要求上报上述材料的参赛选手取消省级参赛资格。
四、比赛方式
省级比赛:参赛选手现场随机抽取课题,根据所抽取的课题
内容利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或国家基础教
育资源网上的资
源在限定的时间内(一般为4个小时)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并
完成教学设计,再
依据制作好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利用“班班通”
设备,在12分钟之内,向评委及观众现场进行无生模拟
讲课。
具体规定如下:
1. 各设区市各学段各学科可推荐一位选手参加省级比赛。
各设区市于10月20日前完成本辖区中小学“班班通”学校教师
资源应用教学大赛的选拔推荐工作,并
通过“活动管理平台”进行
报送,同时将《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
用大
赛登记表》、《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
应用大赛推荐名单》(见附表2)纸质文档
报省电教馆。
抚州市南丰县作为教育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
”单位,各学段各学科可直接选拔推荐一位
选手参加省级比赛。
2.
参赛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评委根据省电教馆制定
的评审标准(见附表3)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
3. 选手最后得分为现场比赛得分(占90%)和网络投票得
分(占10%)
之和。网络投票得分又由网上上传作品投票得分
和现场比赛投票得分两部分组成,各占50%的权重。
各设区市、县(区)、中小学校均要组织教师参加评选活动,
做到校、县(区)、市逐级评选,
努力将这项活动深入到全省所
有中小学和教师。各市、县(区)和学校的评选及奖项设置可
参照
省级比赛进行。
省级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
1.
个人奖项设置
按学段分学科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为获奖教师颁
发证书。
2. 集体荣誉奖奖项设置
设最佳组织奖5个,由省教育厅为获奖设区市颁发奖牌。
最佳组织奖的评选原则:
指 标
各设区市获奖积分:
一等奖数×7+二等奖数×4
各设区市参与“大赛”的中小学校数百分比
各设区市参与“大赛”的中小学教师数百分比
排 序
按积分值由大到小排序
记分
序号×0.6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2
序号×0.2
按以上三个指标记分之和由小到大排序,前5名获“最
佳组
织奖”,抚州市南丰县的各项指标不计入最佳组织奖的评选。
各设区市中小学学校数与中
小学教师数均以《江西省中小
学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准。
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上报材料的,将取消最佳组织奖评选
资格。
联系方式: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省电化教育馆
邮 编:330046
联 系 人:徐辉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附表: 1.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
应用大赛登记表
2.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
应用大赛推荐名单
3.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
应用大赛评分标准
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
“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登记表
设区市教育局(盖章)
网上上传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学科
□ 初中语文 □ 初中化学 □
初中生物
□上
教材版本 册别
□下
资源来源
历年任教
年级(可
多选)
教师姓名
联系地址
小学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作者照片
(2寸彩色免冠)
教师资源
初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性别
出生年月
单
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是否示范校
我(们)同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合理使用我(们)的作品,并将我(们)的作
品
整理、加工、制作、编辑成册。
参赛选手签名:
年
月 日
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
“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推荐名单
学段
学科 网上上传课题名称
姓名
单
位
联系电话
参加本届“大赛”的参赛学校数: 所;
参加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数: 件。
设区市教育局(盖章)
年 月 日
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
“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评分标准
授课人: 授课年级:
授课名称:
权
项目
重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10
教学目标
分
3. 重难点把握准确,解决得好。
1.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即内容正确,层次结构清楚,整体设计
10
教学内容
分
2.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内容的选择合理有效,渗透思想教育于学科
教学之中,
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1.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并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
10
教学方法
分
2.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指挥、调配得当,具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
10
教学能力
分
3.结构设计完整合理,层次清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4.
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强,教态大方,亲切而不拘谨;
10
教学效果
分
2.学生基本理解、学会、掌握当堂知识技能,能达到教学目标;
1.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控制得当;
2.传授知识准确无误,系统性强;
性;教法灵活、多样、新颖、具有创新意识。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容量适度,并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2.三维目标深广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
评 价 标 准
分
得
总计
3.能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先进性,优化教学
过程,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
1.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解决重、难
点;
2.根据
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体和资源,与教学过程有
机结合,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充分体
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
“班班通”
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
媒体设施
及教学资
源的应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
4.媒体及教学资源的选择科学、合理,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密切结
合,教学效果显著;
5.设计的教学课件紧密结合教学,制作精美,格式规范。
50
3.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
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及心智技能、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