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详解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失去与得到
一、总体构想
一年级上册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从一年级下册开始
的后续教
材,适当地顺次加大改革力度。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教材编者对三年级上册教科
书从内
容到形式做了精心的安排,并将课程改革的理念整合于教材的编写之中。
二、基本结构
1、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
安排
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
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
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
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
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
3
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
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
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
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为了照顾不同地区
的差异和体现学生在习题选择上
的开放与自主,教材相机安排了“选做题”(可参看73页);此外,教
材还于课
后练习中安排了“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开阔眼界(可
参看
27页);考虑到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
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
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
提高习作水平。
3、“
语文园地”在栏目的编排上,与二年级教材有着很大的承继性。每个“语
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
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在每个“语文园
地”中都有安排;第5个栏目属于机动
栏目,我们从“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中
选择一个放在具体的语文
园地中,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需要说明的是“趣
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趣味语文”(参看132
页)
,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在处理这
部分内容时,在不影响教学进
度的情况之下,可以通过教师本人和学生课前的准
备,将其组织成容量为一节课大小的“趣味语文活动”
,以此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
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成语故事”(可参看33页),结合本单元的
专题引
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积累、增进修养。教师在处理
这部分内
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复述故事,交流感受,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材料,
将其组织成容量为一节课大小的“
成语故事阅读”活动,使学生加强积累、增进拓
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
伸、扩展阅读之用。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和一个词语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
求认识的字,有200
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这些生字,
除了随精读课文一起学习以外,在“语
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
生既可以通过增减偏旁的方法来认识新字(如82页“读读认
认”),也可以借助
同类事物的列举或者词语的组合来学习生字(65页“读读认认”、114页“连连
认
认”)。词语表所列举的词语都来源于精读课文,一般不含生字,学生可以参照
这个词语表自
由抄写、积累,但不要受它的局限,学生还可以积累课内课外学到
的含有生字的词语。
5、注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里面的生字,只要学生还未会认,
每次出现都要
求注音。导语、连接语、课后练习、资料袋以及语文园地中的生字,
只在本书首次出现时注音,在本书中
第二次出现以后不再注音。学习伙伴的话与
文章、作者的说明一律不注音。有些生字的读音根据具体的语
境会发生语流音变,
即轻声或者儿化,教材中对此做了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