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贴春联的由来-颁奖典礼流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九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
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
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
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
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
br>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
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
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
性学习内
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
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
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
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
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
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
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
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
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
?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
台”“成语故事
”“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
“趣味语文
”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
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
到放的设
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
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
形式排列。为
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
栏。“读
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
br>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
200个
;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
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
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
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
)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
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
,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
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
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教材的
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
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本
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
专题是从思想内容
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
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
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
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
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
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
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
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
”,但本册教材在内
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
格要求、
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
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
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
形式两方面去关
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比如第三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
说
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
是介
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有的导
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
全国人民为申
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
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
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
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
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
”。这段文字承上启下,
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
读的阅读训
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例如第八组“走近毛
泽东”,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展示了毛
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然后用一段连
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
泽东的情感世界”,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
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略读课文不
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补充的作用。如,
第一组课文主要体裁是散文,
但第二课《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就采用了采访记的形式,通过著名学者回
忆自己的读书经
历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
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
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
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
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例如,第
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
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
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
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
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
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
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
语文能力。有的学习内容还预先布置。例如,在第三组的口语交
际,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商品,
教材则提前两课以“选做题”的方式来铺垫,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
说明书。
再如,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
习整理资
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
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
或图片
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
br>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中,组织学生交
流搜
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获,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体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
样,结合“不忘国
耻、振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
料上反复实践,以有效地培养
这方面的能力。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
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
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
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
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
重新设计。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
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
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
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
你,中国的汉字》(第五
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
问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
联、笑话、通讯报
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
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
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
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
教材的导学功能,引
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
”,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如,《圆明园的毁灭》一
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
写,仔细体会。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
的特点;
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思考?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
br>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另外,思考?练习采用了灵
活安排
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
句
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
课文第七自
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
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
增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在“口语交际?习
作”的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
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
中,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
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
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
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
的创造空
间。
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
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两个板块。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
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
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
我的发现”
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是侧重就阅读、习作、
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交流平台”栏目里的提示,仅供教师教学参考。交流、总结的内
容可以不受其限
制。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
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
“综合性学习”相
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
发现和得到的启发。
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
突
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
先,在导语中提
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
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
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
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
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
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
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
字出力。教材在这两大
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
想;分别提
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
br>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除了学习
专题和
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
师
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的能力,特别是
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单元
,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
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课文的编选、“思考?练
习”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
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
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
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
资料,了解中
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
本册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
继续保持“资料袋”“阅读链接”两个栏目外,还鼓励
学生在课外查找更多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帮
助理解课文和增加阅读量;教材还在“回
顾?拓展”中增设了“课外书屋”这一新栏目,旨在介绍、引导
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
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
活实际,记下自己的
感受、见闻和想象。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
文学习
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
)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
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
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
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
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
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
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
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
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
面
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
面
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
学习的深化和发
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阶段性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
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
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
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
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
中年级阶段
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其次,五
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
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
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
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
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
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
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
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
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
上进行检
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
的其他部
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
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
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
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
阅读。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
混淆
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
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
的同时,还可
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
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
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
进行指导和书写
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
爱好。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
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
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
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
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
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
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
和知
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
都适合有感情地朗
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
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
句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
更利于训练思维,要
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地方提
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
于形式。为
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
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
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
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
结合的方式。比如,
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
习的思想;
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
也
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
利用导语、课后习
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
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
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
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
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
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
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
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从而体会课文表达
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
思想感
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
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
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
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
,不要用现成的结论
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
他合理的选择。另外,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
教学中,
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
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
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
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
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
,重点还要让学
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
,
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br>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
阅读来
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
应予以重视。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
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
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
粗知文章大
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
br>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以
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
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
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
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
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
为了补充本册精
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
材
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
不
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
内容分别插入相
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
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
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4.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
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
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
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
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
教师一方面
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
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
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
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例如,在第三
组的“课外书屋”中,重点推荐了苏联作家比安基的
科普名著《森林报》,并推荐了中外其他一些科普名
著;在“父母之爱”单元,则推荐了脍炙
人口的著名漫画集《父与子》。“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
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
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
笔记,并在班上
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推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
其
他书籍。
(四)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安排
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
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
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
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
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
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
求。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
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
口
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
有
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
所想,训练学生
的思维能力。
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生口语表达常见的问
题就是不够准确、不够有条理,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例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
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
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交际中要注意语言
美,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引
导。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
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
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
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
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
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
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
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
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
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
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
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
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
惯。
对于提供多个话题的口语交际,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
个
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
汇
报、评议。
(五)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共
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
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
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在呈现方式上,
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所谓习作意识,是指学生随时都有用笔来自我表达
、与人交流的愿望。强化习作意识,
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
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
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
表达方式,
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
以
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
种
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
情感,让学生有
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
情和愿望。写的时候,重在把
心中所想、所感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作就是倾吐,是件愉快
的事情。
“小练
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4次小练笔,老师可以根
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
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
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
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
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
记中。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
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
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
降低习作的
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
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
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
须保留。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
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
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
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
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
往往来自于作者对
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
言表达
这种独特感受。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
活中的启示,可以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
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
励学生写照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
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
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本册第二组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合理的想
象,而不是不着边
际的胡编乱造。在鼓励学生说真话的同时,还要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
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
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
习作水平。
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
br>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
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
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
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
整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遨游汉字王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的编排方式,即在导
语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然后
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拟订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商量查找资料的途径。
学生在活动中有
很大的自主权,教材中的“活动建议”只供师生参考,“阅读材料”也是给学生一些例子
,方便
他们寻找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活动中更多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对活动的方
式、方法则可以更放手。
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教师要
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
动计划,一步
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只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课堂上无事可
做、只好把阅读材料当成课
文来教的情况。
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由于各
地、各校、各班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
容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
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阅
读材料”则可以比较放手;对于学习资
源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阅读材
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教师要尽量都让
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
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