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教案
以感恩为题的作文-情人节卡片祝福语
阅读理解
教学主题分析:阅读理解考查内容较多样,一般会涉及到学生平常
的字词积累、句子基础知识、学生的
理解和感悟能力。但是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后做题起来会事半功倍
。
重点:1、掌握阅读理解的阅读技巧;2、学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难点:学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课前热身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
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
仔细观
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
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
合上。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 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1分)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3分)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分)
4、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5分)
第一层:
。
第二层:
。
二、本次课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掌握阅读理解的做题步骤和技巧
(一)、先“读懂文章”,读完文章后:
(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
(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
(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
(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
,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
放过。
(二)文章至少读三遍
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
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
(四)做题技巧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1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
变化,用自己最通
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
家一定会注意的。
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
所谓“字面+中
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
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
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
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
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
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
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
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
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
知识点二:理解文章中心
1、写人是为了表
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词语通俗的表达一
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
的时候不能忘记写。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几点,尽量考虑周全
,从文章
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问题。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5、诗歌阅读多半抒
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表
达要清楚。
6、说明的阅读多半是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一些。
讲例:灰雀 <
br>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
树,树上
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g)脯(pú)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
枝间来回跳动,
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
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zhā)和谷粒。
2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
树林中找遍了
,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
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
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
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
男孩是诚实的。
思考练习: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
灰雀
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参考答案:男孩回到
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深红的灰雀,不再婉转地唱歌,显出很不
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
话,惭愧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_一定
__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3、男孩明明说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男孩是诚实的?
4、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从文中感受到列宁比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赞美了男孩
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同时呼吁我们要提高保护鸟类和动物的环保意识。
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那个男孩?(尊重、喜爱)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喜爱)
男孩是怎么想的?
3
综合训练
阅读与练习。(共18分)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
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
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
,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
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
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
说,“我们慢
慢走,一定可以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
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
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
友惭愧地说:“原
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
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
不来了。”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4分)
风餐( )露宿 气喘(
)吁( )吁 惭愧( )
2.按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1)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2)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3)累得没有一点精神和力气。(
)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3分)
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
4.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 )(3分)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5.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地写下来。(5分)
4
(1)
(2)
(3)
三、教学总结和方法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
置作业
读下面的短文,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
儿子:“
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爸吃那一碗有
蛋的吧
父亲说 孔融七岁能让梨 你10岁啦 该让蛋吧 孔融
是孔融
我就是不让 儿子态度坚决地说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
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
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下去。待儿子吃完,父
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的两个荷包
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
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
子显出一脸无奈。
第二次,父亲又做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
子:
“吃哪一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
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一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着荷包蛋。
“不想占
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我读懂了短文,我会写出一个合适的题目。
2、我会在缺少标点的地方,正确地加上标点。
3、 根据意义写词语。
(1)警告劝诫。( )
(2)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
3、文章写了父子 次吃荷包蛋面条的经过,使儿子从
,变成
4 、通过读这篇短文,我明白了
。
5
5 、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真是令人
感动,你想对父亲或者儿子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