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诚实的孩子》
国家粮食局网站-春节祝福语简短优美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
科 目
课 时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全日制聋校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
课文。讲述列宁八岁时到姑妈家做客
的一件事,列宁不小心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承认,通过妈妈的
说教,告诉我们
做错事要主动承认错误,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语 文
第二课时
教学对象
编 号
听障组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媒体技术呈现课文、教育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都应诚实。
三、学情分析
聋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
合作、讨论等形式
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br>组织他们采用讨论、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重要性。
2.理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旗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
揭示课题
家讲一个故事《狼来了》。听了这个故事
,你们
明白了什么?生....引出课题《诚实的孩子》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整体感知
读的时候思考(课件出示):
诚实的孩子讲的是谁啊?那为什么说列
宁是个诚实的孩子呢?
生回答。
过渡: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
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
探究学习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过渡:到姑妈家做客时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答。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两个问题:
a.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玩耍时发生了什么
事?
b.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为什么只有列宁
没有笑?
请生回答。
2.分角色朗读。
过渡:那列宁回到家后心情怎么样呢?
通过课前
让学生上网收
集资料,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积
极参
与到本课
的学习中去。
课件展示
课文,直观演
示。
这一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
自读课文不加
字、不漏字,
读正确、读通
顺的好习惯,
同时让学生初
步学习边读边
思的读书方
法。
四、拓展延伸、
发散思维
(三)分组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问题:
a.列宁回到家后为什么不高兴?
b.妈妈告诉列宁应该怎么做?(板书:写信认错)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渡:列宁写信了没有啊?
下面我们学习第四自然段,大家齐读课文,
姑妈在回信上说了什么啊?
由于都是聋生,
比较重视直观教
学,所以每段都用
多媒体课件形式展
现,抓住课堂有限
的时
间,让学生学
到最多的知识。
(课件出示)姑妈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
培养学生自主
是个诚实的孩子。
学习和合作探究的
能力,同时激发学
同学们,老师和家长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
生表达
的欲望以及
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
自我表现能力的提
仍然是
一个诚实的孩子。那学习这篇课文,以后
升。
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聋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比较差,所
以在教学过程中引
1.把今天学习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背诵课文,默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打碎花瓶
导其回答问题。
五、自主作业、
培养能力
六、板书设计
诚实的孩子
写信认错
教学反思
《诚实的孩子》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小时候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主
动
认错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
预设目标:本节课是第
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列宁做错了事要主动承认错误。在课
文的
导入部分,我首先以故事《狼来了》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这则故事
说了什么?让学生思考
的同时我给予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发挥想象。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读姑妈、表兄弟
表姐妹和列
宁的对话,让学生观察列宁当时的表情,体会列宁当时撒谎的心情,
提问时面对全班
同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在教学
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
探究的学习能力,
我走到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
我以不同
的朗读形式进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默读、分
组读,齐读等,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
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让学生能读、会读,在读中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但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认为这节课首先表扬的比较单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读的形式虽然多,由
于学生处于中低年级,又因
为学生耳聋的原因,在知道学生默读的时候,有的学生发出了
声音,
单他们又听不到自己发出的轻微声音,在加上我指导的不够,以后要
加强这方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