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省级公开课教案(附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反思)
有关道德的名言-前台接待岗位职责
第一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87-89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若干份,
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
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会
比较分子都是
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辨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数的概念,经历几分
之一形
成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
的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
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
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感受数学
的简洁美,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建构分数的概念,认识几分之一;
2、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能具体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突破方法: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通
过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对
比、讨论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
1
教学难点
:理解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的分数意
2
义拓展延伸。 <
br>突破方法:课件演示、折纸与涂色直观等手段,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交
流中探索新
知。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探究、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片, ppt。
学生: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分数
谈话:同学们喜欢郊游吗?有两位同学参加了一次郊游活动(课件出
示情景图),他们
带了哪些好吃的东西?
1、理解“平均分”
提问:把这些食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会怎样分?
预设: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2个;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瓶。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半个、0.5个、二分之一个、一半。
【板书预设:1、如
果说出半个、一半、0.5个,则板书半个;2、如果又说出分数二分之
一,则板书二分之一,同时确认
半个就是二分之一。】
追问: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小结:每人“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将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揭示分数
揭题预设①:如果板书是半个,追问学生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揭
题预设②:如果板书二分之一,直接揭题。
揭题:像
1
是这种数,数学上我们把它叫
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2
1
)
2
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说明:紧扣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从观察教材图,分享食
物开始,4个苹果平均
分给2人,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人,都能用整数2和1表示,当平均分1个蛋糕
为2份
时,得到半个,从而引出不能用整数表示得数,揭示课题,让学生理解分数,即通过平均
分而得到的数。】
二、经历过程,认识分数
1.结合动画感受
1
。
2
(1)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蛋糕的完整过程。(动画演示:平均分蛋糕的过程。)
(2)要求:看着这个分蛋糕过程,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在小组里先互相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自主说的过程中,对学生说的不完整、不科学地地方进行及时引导。
(3)小结: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块蛋糕的
(黑板完整呈现)
2、结合书写理解
1
。
2
1
。
2
1
。
2
(1)示范书写:用尺子跟老师在本子上书写
要
求:写的时候,体会
1
有几个部分?
2
1
学生回答。(有这几个部分:2、1、“-”)
2
(2)结合图想一想,
1
的每个部分表示什么?
2
明确:设计分数时为了强调是平均分的,所以特意用“-”来特别表示。
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3)介绍:其实,分数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名称。(板书:分数线 分母 分子)
板书展示:
1
2
11
(1)刚才我们通过分蛋糕认识了
,现在请大家拿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并且用
22
1
斜线表示(课件同时出现要求
),并用笔标出它的。
2
3、实践活动:折出长方形纸片的
学生涂色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同时,展示台出示方法。说说
1
是怎么来的
2
(你为什么要对折?空白部分使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br>(3)课件出示: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的折法(课件出示),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
的部分都
是长方形的
1
是它的。)
2
1
呢?(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
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
2
4、深化分数的认识。
(1)动画演示:现在有4个小朋友,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会分得多少?
1
预设:每人分得。
4
问:(1)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分得
1
的过程吗?
4
(2)它的分子、分母表示什么意义呢?
(3)、判断辨认:以下哪些图形中涂色部分表示
1
?
4
辨析:哪幅图可以用
1
表示,为什么?
4
1
明确:分数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4
三、操作体验、拓展外延
1、操作体验分数
折纸1:用正方形纸折一折,用水彩笔涂色表示出
(1)学生展示作品。
1
表示?
4
1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
4
1
(1)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
(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
1
。
4
(2)折法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2)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折纸2:用折纸的方法还能得到几分之一?
1111
预设:(“” “” “” “”······)
2368
(1)学生用教师提供的长方形、圆形折出几分之一,并涂色。
(2)学生展示作品,说明各自折出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说明:对于分数的读、写、名
称、含义的理解,我重在让学生做到一环紧扣一环。在
1
1
之后,让学生自己操作,折
、画、写出一个长方形的,学生出现了五种折法。
2
4
1
紧接着提出思考性的
问题: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表示这张纸的
4
1
1
呢?
从而强调出因为都平均分成4份,分数是由平均分得到的。有了认识、的基础,
2
4
认
识
就可以将所学知识顺利迁移到对其他几分之一分数的认识,并能够表示出来。】
2、比较分数大小
选取学生用圆表示的
111
、、三个作品进行比较。
248
11
(1)选出和(课件出示)
24
(2)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1
(3)和他们比较呢?你发现了什么?
8
11
表示的是哪一部分?呢?
24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基础练习: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明确几分之一意义。
2、巩固练习:第89页想想做做第4题,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练习:第89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5题、第6题,拓展思维,培养数感
五、总结反思,谈谈收获
1、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举例说一说
2、拓展视野
(1)视频播放(多美滋广告:分蛋糕)
同学们想一想,最后一个小朋友得到几分之一呢?
(2)分数的产生过程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1、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 )( )(
)
( )(
)( )
(
)
2、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3次,每一份是这一张纸的;再对折一次每一份是这一张
(
)
( )
纸的。
(
)
3、下图中,每一种颜色分别是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参考答案:
111111
1、 国旗,五角星或,巧克力、、
3510842
11
2、,
816
3、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0.5)个
读作:二分之一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孩子从认识整数
1
>
1
>
1
248
发展到认识分数,是
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一定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
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
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
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
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获取
知识。
一、联系生活,自然引入
教材以
野餐的场景,体现了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对于
主题图我们的定位在生活
中的事与物,呈现从整数到分数的拓展。“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
“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
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
成2份。要想分的公平,必须要进行平均
分。当分到一个蛋糕时,怎样切才能是平均分?学生发现不能用
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
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形成教学契机,使学生产生
了求知的欲望。
孩子提出了很多表示一半地方法,但由于部分孩子有生活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很快就会有
孩
1
表示。
2
二、直观操作,深刻感知几分之一
子提出
用分数
通过三次的折纸活动以及探究、讨论,加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教材对于分数的认识是
逐
步加深的,先认识二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一,最后会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我在教
材有限的资源上
给予了一定地扩充和加深。比如当学生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后,我让学生自己
去创造几分之一,给了学生自
由发挥的空间。再比如学习比较分数大小时,我也仅仅是提出
了问题,至于如
何解决完全是学生通过自己折一折后发现规律,得出答案。在即将结束的时
候,我又播放多美滋奶粉分蛋
糕的广告,激起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教学注意点
教学时要充
分考虑孩子的只是起点,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
对
11
已
有所了解,教师此时应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放手让了解的学生
22
大胆发表
自己的见解,因势利导,使预设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将更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
习活动的积极性。
1
理解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刚接触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2
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在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从而逐步完善。教师不应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代替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