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新疆证券-村民委员会
1——电子备课封面及教学计划
二○一八至二○一九学年度 第一学期
学
科
科学
班
级
五年级5班
教
师
9
附件
科学
学
科( 五上 )
教
学
计
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1、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
实、注重证
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
质量和学
习质量。
2、培养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
述观察到的事
实和现象。培养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
成正确的解释。
3、通过观察、
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
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热
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1、班级基本情况:我教学的五年级(5)班有56人,大部
份学生都在
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不够自主去
获取知识
和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
上,理解不甚深刻。
2、在知
识的主动学习上: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以及家长和学校乃至社
会偏重于语文、数学、英语,使学生没有多
少时间接触大自然,至使个别学
生对科学课没能很好地重视。
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
四、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
月日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8月27日至9月1日 报名注册、开学
1、种子发芽实验(一)
9月3日至7日
2、种子发芽实验(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9月10日至14日
4、蚯蚓的选择
2
2
3
2
4
5、食物链和食物网
9月17日至20日
6、做一个生态瓶
2
5
7、改变生态瓶
9月24日至28日
8、维护生态平衡
1
6
10月1日至5日
国庆放假
1
7
1、光和影
10月8日至12日
2、阳光下的影子
2
8
3、光是怎样传播的
10月15日至19日
4、光的反射
2
9
5、光与热
10月22日至26日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
10
10月29日11月至2
日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2
9
11
1、地球表面的地形
11月5日至9日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2
12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月12日至16日
4、土壤中有什么
2
13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1月19日至23日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2
14
11月26日11月至30
日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2
15
1、我们的小缆车
12月3日至7日
2、用橡皮筋作动力
2
16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2月10日至14日
4、测量力的大小
2
17
5、运动与摩擦力
12月17日至21日
6、滑动与滚动
2
18
12月24日至12月28
日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2
19
12月31日至1月4日 期末复习
2
20
1月7日至11日 期末考试
9
学 科
教学内容
备课教授课
邰秀平
科学
(第五上册)
师 时间
种子发芽实验(一)
第 3 周 9
月
7
日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
教学重难
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的条件。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
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
。
教学准备
课本第4页)
9
(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
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教师提示: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
要空气等。)
3、师,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
它发芽,刚才
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
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
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
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
br>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提示:制订周密的实
验计划,只能改变
一个条件等。)
2、师: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
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
,温度组,土壤
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
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
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课本4页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
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
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
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
报告。
教
学
过
程
4、《同步训练》第1课作业
9
板书
设计
一、种子发芽的条件:
阳光 水分 适宜的温度
二、设计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
实验组
参照实验组
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学习认识比对
反思
实验的重要性和设计对比实验设计方法。
参考
资料
附件2——电子备课格式(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增加栏目)
备课教授课
邰秀平
科学
(第五上册)
师 时间
学 科 第 3 周 9
月
9
日
教学内容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
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9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课本书5页)
9
(主要内容)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
教
学
过
程
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
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
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
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
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9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参考
资料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