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贵州省望谟县-打工论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年级一班 郑梅
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相邻阶段,搞好
两者衔接极端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将有力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因为在语文教学
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都是与儿童
认识能力的提高分不开的。
儿童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之,对
客观事物有了较深的认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儿童
实际出发,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发
展儿童认识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一是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重视从词中识字
和加强句的训练。
小
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儿童识字,从字义来
说就是教儿童学词。词是代表事物及其关系
的语言单位。儿童学词,
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
和
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因而字词教
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
离文。”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
律的经验总结。在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
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
看图填空组词等。图画是客观事物
在纸上的具体反映,它同文字一样
也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
儿童的感官,
符合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同时,要把识字教学和加强词句的训
练结合起来,
只有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观事物,起到
表情达意的作用。词和句的训练不仅是语言的基本
结构单位训练,也
是认识事物的训练。词的训练是概念训练,句子训练是运用概念进行
判断推理
的思维训练。这样,儿童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把培养阅读能力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认识
事物过程中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 <
br>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正确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与字量
有关,更与儿童认识事物能力的高
低有密切关系。教学中,应使儿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
br>内容认识新的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从而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
读教学中,儿童理解语言文字和认识具
体事物就这样相互结合,不断由已知到新知、由感性到理性、使认
识
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是在说话写话当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说话和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刚入小学不久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有一
定发展,但要说得清楚、完整、流畅、准确,还需进一步训练。特别
是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简单、
肤浅甚至是
错误的。说话和写话不仅能提高儿童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
达能力,而且通过观察、思考、说话、写话,能
正确认识事物,从而
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因为无论是说话还是写话,首要的都是要使学
生有话
可说,都需要材料,这个材料就是生活。因此,说话写话教学
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语言文
字的学习,与对事物的认
识统一起来,使语言文字起到表述对事物认识的工具作用。从这个意
义
上讲,说话和写话不仅是对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在运用语言
文字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识
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
教学中,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相结
合,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将减缓幼小衔接的坡
度,使儿童顺
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
上老师时刻注
意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她运用极其亲和力的语
言,提醒孩子怎样听讲、如何读书、怎么坐立;而
且还结合小孩子的
特点通过富有挑战性的语言,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谁会读
这段话?
”“还有谁也会读?”“谁能比她读的声音大一些呢?”“还有谁
能这段话读得好听一些?”“谁敢和这
位同学比一比?”这些挑战性的
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br>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低年级教学的关键所在,低年级教师必须时刻关注
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低年级语文的主要特点就是识字教学。
可
是很多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繁琐的说教。告
诉孩子们字的结构、读音、组词、书写
,很少关注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一节课认知的生字少的时候这种方法还可以,如果生字太多学生就造成视觉听觉疲劳,进而对识字产生厌烦情绪,也就出现了人在教室心
在外。昨天晚上在魅力语文房间
有幸聆听了一些专家对低年级识字教
学好的建议,听完感触颇深。中国的汉字是勤劳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
晶,汉字的构造蕴含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如果老师们能结合着汉字
的特点引导学生识字,可以
提高识字的速度;如果老师能结合语境进
行识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如果老师能创设
情景
通过各种欢快的游戏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如
果老师能够教给孩子一
些识字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识字的能力。总
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首先要注
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经常出去听课,也时常带着老师借用其他学
校的学生上过课,
总感觉其他学校的学生有生气,尤其是语文课上会读书。上周教研室
的田主任
我们在一起听课的时候,又谈起这个话题。他说最近几年我
们学校对课堂学生的读书重视不够,每次来听
课总感觉对读书无兴
趣,读书声音小而且没激情。是啊,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很多
老师也
懂得多读是语文教学的法宝,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读,
通过形式多样地读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但是每每学生站起来
的读的时候,总感觉学生把文本的意蕴读跑了,把作者的写作意图给
读丢了。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是灵动的;朗读赋文
本予生命,赋课堂予精 彩。课堂上如何借助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对
文本的感悟能力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培养的学生的语感 。一年级
语文教材的内容浅显,不需要给孩子分析什么段落层次结构,不需要
剖析文本的思想内 涵,更不需要了解复杂的修辞方法;它需要的是老
师引导学生会把文字读成句,会把文本的情感读出声, 会把自己的情
融进去。如果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就能重视学生语感的训练,加大
对学生语感的 训练力度,对今后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果我们能抓住 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加大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加强孩子语
感的训练,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也会很快迈入正常的教学轨道中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