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公式 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春节小报图片
八
公式
年
S
t
求路程:
svt
求速度:
v=
求时间:
级物
物理量
理公
单位
式归
备注
纳
v
┄┄速度
s
┄┄路程
t
┄┄时间
ms
m
s
N
kmh
km
h
V
平均速度
=S
总路程
T
总时间
;车过桥、车
过洞时,
S
总路程
=S
桥(洞)
+S
车
。
1 m=10dm=10cm=10mm
1h=60min=3600s
1min=60s
23
速度公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 g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
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密度(物体单
位体积的质
量)
求密度:
ρ=mV
求质量:
m
=
ρV
求体积:
V =mρ
G
┄┄重力
m
┄┄质量
ρ
┄┄密度
m
┄┄质量
V
┄┄体积
F
浮
┄┄浮力
kgm
kg
m
3
3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单位为Nkg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
g=kg≈10Nkg
3
kg
gcm
g
cm
3
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
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1k=10 g 1gcm=1×10kgm
3633
3333
3
1m=10cm 1L=1dm 1mL=1cm
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称重法公式:
G
┄物体重力
F
拉
F
浮
=
G
-
F
拉
浮力公式
(液体和气体
对浸在其中
的物体
有向
上的托力,物
理学称这个
托力叫浮
力。)
压力差公式: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有:
平衡公式
F
浮
=
G
物
普适公式:
P=
┄物体浸在液体中
N
通过二次悬挂,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在
空气中的重
,再浸入液体中,测出在液体中
的示数。
时测力计的读数
F
浮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N
kgm
m
3
3
G
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m
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ρ
水
=
10
3
kgm
3
规则物体体积
V=S
底面积
h
高
F
浮
=
G
排
=
m
排
g
F
浮
=
ρ
液
g V
排
ρ
液
┄液体的密度
V
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
体积
F向上┄下表面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
F向下┄上表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
此公式揭示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不受浮力。
F
浮
┄浮力
G
物
┄物体的重
G
物
=
m
物
g
=
ρ
物
V
物
g
P
┄压强 Pa
(Nm)
N
m
Pa (Nm)
kgm
m
3<
br>2
2
2
F
浮
=
G
物
,物体处于漂浮
或悬浮
N
F
浮
>
G
物
,物体上浮
F
浮
<
G
物
,物体下沉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V
排
=V
物
。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S
受力面积
2
F
S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42
1cm=10m
压强公式
(物体单位面
积上受到的
压力叫压强)
液体压强公式:
P
=
ρ
液
g h
深
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此公式还适用于侧面与底面垂直的立方体水
平放置时。
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点的竖直
距离。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
P
┄压强
ρ
液
┄液体密度
h
深
┄深度
大气压强
P=×10
Pa
5
Pa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1
1
帕斯卡原理:
∵
p
1
=
p
2
∴
1
2
F
S
1
F
S
2
F
F
2
S
S
2
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
只要代入的单位相
同,无须国际单位。
备注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公式 物理量 单位
N
m
N
F
1
┄动力
L
1
┄动力臂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即:
F
2
┄阻力
F
1
L
1
=
F
2
L
2
L
2
┄阻力臂 m
绳子末端拉力与物重关
系:
滑轮组公式
(滑轮组定
义:由几个
滑轮组合在
一起使用就
叫滑轮组)
F
┄
绳子末端的拉力
G
物
┄提升物体的重力
S
┄
绳子末端拉力移动的
距离
h
┄
物体上升的高度
n
┄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
段数
G
动
┄动滑轮的重
N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机械效率为1),正常
下此公式是不成立的(基本不用),
必须知
道拉力F的大小。
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
系:
1
F
=
n
G
物
(省力必然费距离)
绳子末端拉力移动距离
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
系:s
=n h
m
不必单位
V
绳末端
=n V
物
F=
(
G
物
+G
动
) N
J
N
m
W
J
S
没有单位
J
J
此公式要不计摩擦,机械效率小于1
W
┄动力做的功
机械功公式:
F
┄动力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
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的乘积
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
W
=
G h
1W=1Js
1kW=10W
公式变形:
P=Fv (v为速度)
机械效率
η
常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3
W
=
F s
功率(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W
P
=
t
P
┄功率
W
┄功
t
┄做功所花的时间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
效率)
W
有用
×100%
η
┄机械效率
W
有
┄有用功
W
总
┄总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量。一
切运动的
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物体
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
的动能就越大。
(2)势能:势能可分为重
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统称为机械能。
W
有
=
G
h
[适用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
=
F s
[适用于杠杆和滑轮]
W
总
=
P t
[用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W
总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
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
力。
扩散:不同物
质相互接触,
彼此进入对方
现象。
1)分子是原子组成的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