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托福考试报名时间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
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
度,如图所示,图中
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
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
:秒”。
(
1
)本实验的原理是
___
;
(
2<
br>)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_____
(填“路程”或“时间”
)
时造成的误差;
(
3
)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
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
小车后半
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
4
)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
测量的路程是
____cm
,平均速度
____ms
;
(
5
)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br>
______
(选填“
A
”或“
B
”)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
v=
s
时间
小于
65.0 0.1625 B
t
s
。
t
(2)[2]
斜面坡度越大
,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
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
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3]
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小车通过前半
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
均速度。
(4)[4][5]
由图可
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的路程是
65.0cm
,运动的时间是
4s
,平
均速度
v=
s65.0cm
=16.25cms=0.1625ms
t4s
(5)[6] A
图为
s-t
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
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
比,故
A
不符合题意;而
B
图为
v-t
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图
B
中能反映小车
运动情况。
2.在
“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
的实
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
达
A
、
B
、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
表示
“
小时:分:秒
”
)
(1)
该实验测
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_______
,(填
“
较
小
”
或
“
较大
”
)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
_
_______
(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
当斜
面坡度一定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
(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br>AC
段
的平均速度
v
AC
偏
____
(填<
br>“
大
”
或
“
小
”
);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
程中做
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
变速)直线运动
(5)
若
S
2
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
=
______ms
。
(6)
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AC
=
________ms
。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 机械运动
【答案】
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即:
v
=
s
较小
长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大
变速
0.15 0.18
t
s
;
t
(2)[2][3]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
br>难,所以为方便计时,鞋面坡度应较小,让小车下滑的时间长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
的误差;
(3)[4]
当斜面坡度一定时,还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4)[5][6]
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
v
=
s
算出的
t
速度偏大;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
是变
速直线运动。
(5)[7]
由图示可知
s
1
=
90cm
=
0.9m
s
2
是全程的一半,则
11
s
1
=
×90cm
=
45cm
22
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
t
2
=
3s
,平均速度
s
2
=
v
AB
=
s
2
0.45m
=
=
0.15ms
t
2
3s
s
1
0.9m
=
=
0.18ms
t
1
5s
【点睛】
(6)[8]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
t
1
=
5s
,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AC
=
(1)
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2)
斜面倾角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
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4)
让小车过了
A
点
才
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求得速度发生变化;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
的路
程(或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否则是变速直线运动。
(5)
根据图中刻度尺
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上半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
(6)
由图示求出小车
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3.小明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
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
滑,小车到达
A
、
B
、
C
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
示小时、
分、秒,刻度尺分度值
1cm
)则:
(1)<
br>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和
_____
。
(2)
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
_____
,斜面的作用是
_____
。
(3)
请根据图
中所给的信息回答:
s
AC
=_____cm
;
t
BC=_____s
;
v
AB
=_____ms
。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
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
AC
段的
平均速度
v
AC偏
_____
(填“大”或“小”)。
(5)
为了测量小车运
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
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做法对吗?
_____
。理
由
是
_____
。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
v
s
刻度尺
秒表
使小车停止运动,便于计时
使小车获得动力,自行下滑
t
10.0 1
0.025
小
不对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
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
A
到
C
的
过程中通过
B
点时的速度不为
0
;小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
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的时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
测量小车
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v
量时间。
(2)[4][5]
在斜面上
放置一个金属板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
的时间;在该实验中,小车放在
斜面上,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
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能
够自由滑下。
(3)[6][7][8]
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cm
,所以
s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
t
s
AC
10.0cm0.0cm10.0cm
小车从
B
点到
C
点需要的时间
t
BC
15:35:235:35:221s
小车从
A
点到
B
点通过的路程为
s
AB
10.0cm5.0cm5.0cm
小车从
A
点到
B
点需要的时间
t
AB
15:35:225:35:202s
根据
v
s
可知,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速度为
<
br>t
v
AB
s
AB
0.05m
0.02
5ms
t
AB
2s
s
AC
可知,
AC<
br>段的平均速度
v
AC
偏小。
t
AC
(4)
[9]
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
s
AC
=10.0cm
一定,如果小车到达
C
点以后才停表,则
会使所测
AC
段的时间
t
AC
变大,根据
v
AC
(5)[10][11]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
C
的过程中通过
B
点时的速度不为
0
;小
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
的时间。
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
_____
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
____
_
。图甲、
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s
2
和全程路程
s
1
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
_____
;
(2)<
br>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
度
v
2
_____
cms
,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
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
1
90cm
s
2
=45cm
t
1
3s
t
2
2s
v
1
v
2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时间
甲
22.5
变速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
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
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
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
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
乙图全程的
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
正确的是图甲。
(2)[4]
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s
2
45cm
v
2
==22.5cms
t
2
2s
[5]
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v
1
=
s
1
90cm
=30cms
t
1
3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
s
3
=90cm-45cm=45cm
下半程的时间
t
3
=3s-2s=1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s
3
45cm
v
3
=
=45cms
t
3
1s
由于
v
3
>
v
2
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5.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
,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
的纸锥。
(1)
如
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
和
_____
。
(2)
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
该选择
_____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_____
来比较
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
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
在图乙中选择纸锥
_____
(选填
“
A
”或“
B
”)进行实验较好。
(4)
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
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
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_____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
.若测得纸锥在
A
、
B
两位置间的
实际距离为
6.40cm
,则
A
、
B
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
_____ms
。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秒表
乙
时间
高度
A
先变大后不变
0.16
【解析】
【详解】
(1)[1]
[2]
根据
v
具是秒表;
(2)[3] [4] [5]
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
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
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
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
所经过的高度;
(3)[6]
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
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
于时间的测量,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
A
较好;
(4)[7]
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
变;
[8]
由图示可知,
AB
间的运动时间:
s
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
t
t
0.2s20.4s
,
纸锥的速度:
v
s
0.064m
=0.16ms
。
t
0.4s
6.小军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
(
1
)图中这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
______
图,另一种读数
方式会使测量结果
______
(选
填“偏大”或
“偏小”),铅笔的长度应为
______cm
;
(
2<
br>)接着,小军又用这把刻度尺去测量他的物理课本的厚度,五次读数分别为
0.72
cm
、
0.74 cm
、
0.72 cm
、
0.92
cm
、
0.72 cm
。记录的五个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
___cm
,该物理课本的厚度应为
________cm
,小军多次测量同一本课本
并求出平均
值的目的是
_________
;
(
3
)若这把刻度尺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
测量结果将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甲
偏大
3.40 0.92
0.73
减小误差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2[3]
由图可知,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垂直,因此
乙是错
误的,乙图的读数偏大,甲是正确的;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其示数
为
3.40cm
;
(2)[4][5][6]
用刻度尺测
物理课本的厚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
差;
5
次读数中,
0.92cm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
则物理课本的厚度
为
L
0.72cm0.74cm0.72cm0
.72cm
0.73cm
;
4
(3)[7]
这把刻度尺
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明显,由于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
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
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7.如图所示,在测量小
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
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
1
)根据实验的原理
___________
,需要测
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
_________
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
量。
(
2
)图中
AB
段的距离
s
AB
=
________cm,测得时间
t
AB
=1.6s
,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br>v
AB
=
________
cms
。
(<
br>3
)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
AB
会偏
________
。
(
4
)实验中应多次测
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__________
由静止开始下滑。
(<
br>5
)发
v
AB
________
v
AC
。填
(“
>
”、“
<
”或“
=
”)
(
6
)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中能反映图甲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___
___
。(选
填“
A
”或“
B
”)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第三中学2019--
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v
【解析】
【详解】
(1)[1]
测小车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
s
时间
40.0
25.0
小
同一位置
>
B
t
s
v
。
t
[2]
小车下滑运动时,时间测量误差较大,所以需多次测量。
(2)[3]
读图得
s
AB
80.0cm40.0cm40.0cm
。
[4]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v
AB
s
AB
40.0cm
25.0cms
。
t1.6s
(3
)[5]
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时间测量值偏大,所以平均速度会偏小。
(4)[6]
多次测量为了保证运动距离相同,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
下
滑。
(5)[7]
在斜面上下滑的小车做加速运动,所以
tBC
t
AB
,即
2t
BC
t
AB
t
BC
。又因为
v
AC
2s
t
AB
t
BC
v
AB
所以
vAB
v
AC
。
s
t
AB
2s
2t
AB
(6
)[8]
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所以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B
图像。
8.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r>B
点和
C
点的时
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
1
)该实验原理是
______
;
(
2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
(选填“大”或“小”
);
(
3
)小车通过
AB
段时测得时间
t
AB
1.6s
,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
______cms
;
(
4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
度
v
AB
会偏
______
(选填“大”或“小”)。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v
【解析】
【详解】
s
小
25.0
偏小
t
(1)[1]
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v
s
;
t<
br>(2)[2]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3]
小车通过
AB
段时测得时间
t
AB
1.6s
,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s
AB
40cm
25.0cms
;
t
A
B
1.6s
(4)[4]
如果让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
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v
均速度会偏小。
s
知,平
t
9.小倩和小青配合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
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
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
.
(
1
)为了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
和
______
.
(
2
)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
落的
______
(时间
路程)比较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
应
该选用纸锥锥角
______
(较大
较小)的纸锥
.
(
3
)两位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
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军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
原因是
______
.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秒表
时间
较大
未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解析】
【详解】
(1)[1][2]
由速度的公式
v=
间的工具是秒表;
(2)[3][4]
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
br>便于时间的测量;
(3)[5]
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
的关系,两个纸锥的质量不同,未控制
纸锥的质量相同。
s
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
t
10.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
的平均速度.
(
1
)该实
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________
进行计算的.
(
2<
br>)由图可知,
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_____cms<
br>,则
BC
段的平均速度
v
BC
=_____cms
;
(
3
)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_____
(选填
“
慢
”“
快
”
).
(
4
)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
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
度
v
AB
会偏
_____(选填
“
大
”
或
“
小
”
).
(
5
)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
度
v
正确吗?
______________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
v
【解析】
【详解】
(1)[1]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v
(2)[2]
由题图知,
AB
段的路程:
s
AB
,他的做法
t
BC
s
20cms
50cms
快
小
见详解
t
s
;
t
s
AB
10.00dm6.00dm4.00dm
AB
段的时间是
t
AB
2s
;小车通过
AB
段
的平均速度:
v
AB
[3]BC
段的路程:
s
AB
4.00dm
2dms20cms
t
AB
2s
s
BC
6.00dm1.00dm5.00dm
BC
段的时间是
t
BC
1s
;小车通过
BC段的平均速度:
v
BC
s
BC
5.00d
m
5dms50cms
t
BC
1s
s
可知
,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
t
(3)[4]
由于小车在
BC
段的速
度大于
AB
段的速度,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5
]
过了
B
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
v
偏大,速度就会偏
小;
(5)[6]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
br>B
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C
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不正确,理由是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C<
br>点
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